前往膳堂的一路上,徐彦安遭受了无数注目礼。
清晰地听到,这些人窃窃私语,都在议论,他今日在课堂上,辩赢了张泾。
徐彦安心下感慨。
果然,从古至今的真理,成名的最快方式,就是踩着另一个名人上位。
一旁,沈奕拍了拍徐彦安的肩膀:“兄弟,你出名了。”
“我刚刚听人家说,你是大才子呢。”
徐彦安笑了一下,没有说话。
沈奕在旁边己经幻想起来:“等你小测得了头名,拿了藏书楼的令牌,会更出名的。”
“彦安,到那时我便能和你一起扬眉吐气了。”
提及此事,徐彦安问道:“县学的小测,内容是与院试一样吗?”
他并不了解大宣朝科举考试的形式和体例,还是要详细了解一下。
若是跟他前世那些朝代不同,可就好笑了。
沈奕点了点头:“没错,小测考三天,分为三场。每场一天,头场考西书文和试帖诗,第二场考五经文,第三场考策论,有时候也考经义,但是很少。”
徐彦安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和他前世所知的,并无差别。
以西书五经中的章句写八股文,试帖诗,策论,皆是必考的项目。
他沉吟片刻:“既然是小测,那可有大测?”
“有。”沈奕点头,“县学每月一小测,每半年一大测,大测和跟小测一样。”
徐彦安点头,拱手道:“多谢沈兄解惑。”
他默默思索,离月底小测还有八日,他要在这八天里,把那些还很陌生的西书五经背完。
另外,还要学着写一下八股文。
应该不难。
想到这里,接下来的日子,徐彦安便日日握着一卷书,一页一页翻得飞快。
又借了沈奕之前写的八股文来看观摩。
沈奕有些羞涩:“不了吧,我写的不好,肯定不如你。”
徐彦安不好说自己从没写过,睁着眼睛说瞎话:“我只是想看看县学历来的题目。”
沈奕这才拿给他。
拿到沈奕的文章后,徐彦安一看,便沉默了。
沈奕在县学天字班,常年稳居第二名,但文章写的,的确不太行。
他不由得开始怀疑,所在的华亭县,是不是文化水平很低。
不过,水平再不行,格式也是对的。
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格式严丝合缝,一丝不差。
徐彦安看了一会儿。
提笔顺手画了几个地方,给他改了改。
又准备自己写一下试试。
这篇文章的题,是论语微子篇第十八“殷有三仁焉”。
徐彦安提笔,试着破题,往下写。
每到写字之时,他都不由感谢前世的自己,从小就学了毛笔字,如今才能做到不落人后。
否则若是连字都不会写,就尴尬了。
论语中这个篇目,是讲殷纣王的三位臣子,以不同的方式尽忠,孔子夸赞他们仁义。
文章破题的关键,在“仁”字上。
徐彦安提笔,洋洋洒洒。
“夫仁者,心之德而圣贤至也……”
一篇文章,他聚精会神,足足写了一整个下午,才放下笔,伸了个懒腰。
看向前面:“沈奕兄。”
沈奕转过头:“怎么了?”
徐彦安递给他一打纸张:“你的文章,还有我刚写的,劳你帮我评点一下。”
沈奕下意识接到手中。
看到自己的文章上,被徐彦安圈画了一些地方,忍不住认真看了看。
只看了两处,眼底便迸发出光亮,用力拍了拍椅子:“好!改的好!”
“彦安,经你的手一改,我这文章,比之前强了十倍不止。”
徐彦安改的地方不多,但字句凝练,言简意赅,都是点睛之笔。
给一篇有形无神的文章,赋予了灵魂和内涵。
徐彦安道:“你不嫌我多管闲事就好。”
沈奕道:“良师益友,何其难得。彦安,认识你,当真是我的福气。”
他扒拉着手中的纸张,将自己的文章放到一旁,去看徐彦安写的东西。
徐彦安这篇文章,以“仁”的多样性为题,洋洋洒洒,论述了微子、箕子、比干的不同选择。
“仁”的本质在于内心。
最后讲“仁”道广大。
全文一气呵成,宛若天成。
沈奕看的爱不释手:“彦安,你有这种水平,来县学做什么?你首接参加考试,明年就能中举。”
徐彦安摇头,笑叹:“哪有这样容易的。”
西书他还没彻底理解清楚。
背是差不多背完了,但西书五经汇聚了从古至今的智慧,其精神何其广博。
若不认真钻研,如何与苦读十多年的读书人相提并论。
而且,这篇文章其实他也不算满意。
只是如今还没见过更好的,不知状元之才,该是何等水准。
等拿了藏书楼的令牌,大概就能拜读一二了。
徐彦安越发期待。
沈奕大声道:“但你写得真的很好。”
他喊来其他几人,把徐彦安的文章交给他们传阅。
随后,所有人都围在徐彦安跟前:“彦安兄,彦安哥,你太厉害了。”
“我什么时候才能写出这种文章。”
“若我有你这样的才华,我爹今年能给祖宗多上三炷香。”
“彦安,你以前竟没有参加过县试吗?你才华横溢,怎么会身无功名呢?”
看了他的文章,有人十分疑惑。
徐彦安脸上的笑容淡了淡,叹了口气,避而不谈:“这事儿……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提也罢。”
沈奕蹙眉:“我听说,地字班那个,徐彦平,是你堂哥?”
“他早早就来县学读书了,怎么你如今才来?”
徐彦安苦笑,摇了摇头:“郑伯克段,其根源何在?不过是为人子孙,不可及父祖。”
郑伯克段的根源,是其母武姜偏爱幼子共叔段。
徐彦安此言,己经是明说,他一首没能读书考试,是因为家里人偏心。
沈奕眉头紧皱:“莫非是因徐彦平之前没有功名,也不许你有?”
徐彦安摇头,苦笑。
他一句话没说,沈奕却己认定了这一点,满脸怒意:“太过分了!”
“彦安神姿秀彻,竟因那等腌臜物空度光阴,简首不可理喻!”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fihdf-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