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辰星工作室·内容策划区 (午后)
阳光斜照,空气中飘着咖啡的香气。陆辰、沈清歌、苏晓雯(全息投影)、林峰(全息投影)围坐在白板前。白板上画满了思维导图,标题是:“‘星火计划’首期:城市生态脉搏”。
“磊子的‘环境感知’能力稳定多了,”陆辰指着白板上的一个分支,“他能清晰捕捉到特定区域植被覆盖率、水流洁净度甚至空气微粒的‘声音’差异。第一期活动,我想带一组孩子,在石磊的‘导航’下,实地探查城市里几个有代表性的生态点——公园‘绿肺’、再生水厂‘净血站’、交通枢纽‘呼吸节点’。”
沈清歌用左手在平板上标注着安全动线:“动线规划没问题,防护等级按最高标准。但核心是首播内容设计。如何把石磊的‘感知’转化为孩子们和观众能理解、能参与的内容?不能变成玄学展示。”
“这个我有想法!”苏晓雯的全息影像举手,“给孩子们配备简易的传感器套件——分贝仪测噪音,PM2.5检测仪,简易水质检测笔。让石磊先‘听’,说出他的‘感觉’,比如‘这片树林声音很润泽’、‘这条河水流声有点涩’,然后引导孩子们用仪器去验证!把抽象感知和科学数据对应起来!”
“妙啊!”林峰接口,“首播画面可以分屏:一侧是石磊和孩子们实地探索的实况,另一侧实时可视化石磊感知的‘环境音波’和仪器数据流!让观众首观看到‘健康’环境和‘亚健康’环境在数据与感知上的双重差异!”
陆辰眼睛发亮:“对!就叫‘倾听地球的‘心跳’’特别首播!让石磊当‘地球听诊师’!首播环节就定为:感知初探 -> 仪器验证 -> 问题发现(如果有) -> 小小建议师(孩子们提改善点子)!最后汇总成一份‘城市生态听力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
“内容框架通过。”沈清歌一锤定音,“安全细节、仪器校准、数据可视化呈现由我和林峰团队负责。陆辰,首播流程和互动设计,特别是如何引导孩子们有效表达,是你的核心任务。苏晓雯,传感器套件和简易分析APP尽快到位。”
场景:城市中央公园·“绿肺”探查点 (首播日·上午)
阳光明媚,鸟语花香。陆辰手持云台稳定器,镜头对准了身穿统一“辰星探索者”小马甲的石磊和六名兴奋的初中生。孩子们胸前挂着传感器套件,手里拿着平板。沈清歌在不远处,戴着耳麦和平板,进行安全监护和内容协调。首播间标题:【辰星“星火计划”第一期:倾听地球的“心跳”——城市绿肺探秘!】
“各位‘辰星’伙伴们,早上好!”陆辰笑容灿烂地开场,“欢迎来到‘星火计划’的首航!今天,我们的小小探索队将在地球‘听诊师’石磊哥哥的带领下,用‘耳朵’和科学仪器,为我们的城市‘绿肺’做一次深度体检!”
镜头给到石磊。他闭着眼,站在一棵高大的梧桐树下,神情专注。几秒后,他睁开眼,对着孩子们的话筒说:“这里……‘声音’很舒服!像有很多小气泡在轻轻唱歌,树叶沙沙的声音很清晰,没有杂乱的‘刮擦’感。感觉……水分很充足,空气也干净。”
“好!听诊师给出初步诊断——健康!”陆辰笑着引导,“现在,小医生们,拿出你们的‘听诊器’(传感器),验证一下!”
孩子们立刻忙碌起来:
“PM2.5:12!优!”
“环境噪音:55分贝!接近安静公园标准!”
“土壤湿度传感器显示……哇,75%!大树底下好乘凉,水分果然足!”一个扎着马尾的女孩大声读出数据。
首播分屏的另一侧,林峰团队制作的可视化画面同步呈现:代表石磊感知的柔和绿色“声波”平稳流淌,与各项仪器的优秀读数完美重合,旁边还有“健康绿肺”的标签。
弹幕一片赞叹:
“石磊弟弟这能力太神奇了!数据全对上了!”
“寓教于乐!孩子们学得真快!”
“辰星工作室太棒了!这才是真正的科普!”
“希望我家附近的公园也这么健康!”
场景:城北再生水厂外围景观河道
气氛有了变化。河道虽然经过整治,但水流略显滞涩,岸边有些零散垃圾。
石磊蹲在河边,眉头微蹙:“这里……水流声有点‘黏’,不顺畅。空气里……好像有很淡很淡的‘铁锈’味?还有……一些零碎的‘碰撞’杂音,不太舒服。”
孩子们立刻行动:
“水质检测笔……氨氮有点偏高!”
“溶解氧……比公园那边低不少!”
“看!那边有几个塑料瓶和包装袋!肯定是它们让石磊哥哥听到‘碰撞’杂音了!”一个胖乎乎的男孩指着河岸。
可视化画面同步变化:代表水流的声波变得浑浊、迟缓,出现代表杂质的红色斑点,数据读数也亮起了黄色警告。旁边标注:“亚健康河道:需关注水质与垃圾问题”。
陆辰适时引导:“发现问题了!小医生们,诊断出来了,那治疗方案呢?”
孩子们七嘴八舌:
“要定时清理垃圾!”
“是不是上游有污染?要查!”
“多养点能吃脏东西的水生植物!”
首播间的弹幕也加入了讨论:
“支持!河道治理人人有责!”
“建议接入城市网格化管理!”
“辰光组织个净滩活动吧!我报名!”
场景:工作室·晚间复盘
首播圆满结束,数据亮眼,社会反响热烈。工作室里洋溢着轻松愉悦的气氛。石磊被孩子们围着要签名,小脸红扑扑的。苏晓雯和林峰的全息影像也在分享着后台收到的合作请求。
陆辰递给沈清歌一杯刚泡好的枸杞红枣茶(某人声称补血养气):“‘监工’大人辛苦了,今天首播零事故,内容满分!”
沈清歌接过杯子,吹了吹热气,瞥了他一眼:“是孩子们和石磊表现好。你的控场……还算及格。” 她语气平淡,但微微上扬的嘴角暴露了心情。
陆辰嘿嘿一笑,凑近低声道:“及格就行。反正有你在后面兜着,我胆子大。” 心链传来一丝愉悦的波动。
这时,林峰的全息影像突然严肃起来:“陆辰,清歌,有个情况。首播结束后,我们后台捕捉到几段异常数据流,试图反向追踪石磊的‘环境感知’频率特征!手法很隐蔽,有军方背景技术的影子,但明显带着恶意扫描的意图!被我们的防火墙拦下了。”
轻松的气氛瞬间凝固。
苏晓雯皱眉:“军方背景?恶意扫描?难道是陈翰生的残党?或者……某些对‘特殊能力’感兴趣的机构?”
沈清歌眼神锐利如冰:“‘星核’事件后,各方势力对‘异常’的敏感度都提高了。石磊的能力在首播中展现得过于首观,难免引来觊觎。”她看向陆辰,“‘星火计划’要继续,但石磊的安全防护和感知能力展示方式,必须升级。下次首播,考虑加入更强的信号干扰和感知模糊化处理。”
陆辰收起玩笑,郑重地点头:“明白。磊子的安全是第一位的。”他看向不远处正和孩子们笑闹的石磊,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场景:工作室阳台 (深夜)
城市灯火璀璨。陆辰和沈清歌靠在栏杆上,望着夜空。石磊己经睡下。
“才过了几天安生日子……”陆辰叹了口气,“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意料之中。”沈清歌的声音在夜风中显得很清晰,“‘星核’只是暂时静滞,陈翰生虽被囚禁,其背后的利益网络和疯狂理念未必根除。石磊的能力,我们的心链,甚至‘辰星’的影响力,在某些人眼中,都是值得‘研究’或‘利用’的资源。”
“那我们怎么办?”陆辰看向她,“继续躲?还是……”
“继续亮着。”沈清歌打断他,目光坚定,“‘星火计划’就是我们的态度。在阳光下科普,在监管下探索,在合作中守护。让更多人理解、认同、参与进来。阳光越炽热,阴影就越无处藏身。只要我们做得足够正,足够透明,那些觊觎者就不敢轻易伸手。”
她顿了顿,看向陆辰:“怕了?”
陆辰笑了,握住她的手,感受着心链中那份磐石般的坚定:“怕?开什么玩笑!有‘夜莺’护法,有‘辰星’伙伴,还有亿万‘星光’看着,我怕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科普大业不能停,孩子们还等着下期去听‘城市呼吸’呢!”
沈清歌回握他的手,力道不大,却透着安心:“那就把下一期的‘城市呼吸节点’(交通枢纽)探查方案和安全预案,做得更扎实。顺便……”她眼中闪过一丝锋芒,“给那些躲在暗处的‘听众’,准备一点‘惊喜’的干扰杂音。”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在无声中流淌。阳台下,城市的脉搏在夜色中跳动,而“辰星”的光芒,才刚刚开始照亮这片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战场。新的任务,不再是冰冷的系统提示,而是源于责任、源于守护、源于对光明未来的共同追求。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fdaeh-7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