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峰那句“云雾缭绕,听着就像有隐藏任务”的玩笑话还在房间里回荡,安置点的木门就被轻轻叩响了。
“请进。”沈清歌应道。
门被推开,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背着鼓鼓囊囊帆布背包的年轻人有些局促地站在门口。他皮肤黝黑,身材精瘦结实,眼神却明亮有神,带着山里人特有的淳朴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正是徐立伟电话里提到的石磊。
“沈老师?陆老师?你们好!我是石磊,立伟哥让我来的。”石磊的声音带着点口音,但吐字清晰。他的目光快速扫过房间里的几人,在林峰鼓捣的设备箱上停留了一下,带着明显的好奇。
“石磊?快请进!”陆辰热情地迎上去,帮他卸下沉重的背包,“立伟跟我们说了,多亏你报信!一路过来辛苦了!”
“不辛苦!应该的!”石磊连忙摆手,显得有些不好意思,“立伟哥说你们要去云雾坳,那里……路更难走,情况更复杂,让我来帮忙带路,打打下手。”他看向沈清歌,眼神带着尊敬和一丝忐忑,“沈老师,我……我没读过太多书,就上到初中,但我力气大,山里熟,跑腿打杂都行!”
沈清歌仔细打量着这个朴实的年轻人,他的眼神清澈,带着一种未经世故的真诚和想要帮忙的热切。她微微一笑,语气温和却带着肯定:“石磊,欢迎加入。在云雾坳,熟悉山路、了解乡亲,就是最大的学问和力量。我们非常需要你这样的‘本地通’。”
“就是就是!”林峰放下手里的零件,凑了过来,自来熟地拍拍石磊的肩膀,“兄弟,别谦虚!以后翻山越岭就靠你了!我叫林峰,搞技术的!这位是小雅姐,我们的课件专家兼后勤总管!以后缺啥少啥找她!”小雅也微笑着朝石磊点头示意。
石磊被林峰的“兄弟”叫得有点懵,但感受到团队的友好,紧绷的神情放松了不少,露出一个腼腆的笑容:“峰哥好,小雅姐好!”
“来,石磊,先喝口水,坐下歇歇。”小雅倒了杯热水递给他,“立伟在电话里说,你发现那些人在鹰尾寨活动?具体什么情况?他们还在吗?”
提到正事,石磊的表情立刻严肃起来。他灌了一大口水,抹了抹嘴,说道:“昨天后晌,我去鹰尾寨给我姑送点山货,看见寨子口停着那辆银灰色的面包车!尾号我没看清,但车屁股上有道新划痕,跟杨支书他们描述的刀疤脸那伙人的车很像!车上下来两个人,没看见刀疤脸,但那走路的架势,看着就不像好人!他们跟寨子里的王会计嘀咕了几句,王会计脸色不太好看,但还是把他们带进寨子里了。我怕被发现,没敢跟太近,赶紧抄小路跑回来给立伟哥报信了。”
“王会计?”沈清歌敏锐地抓住了关键人物,“鹰尾寨的会计?他跟那些人很熟?”
石磊摇摇头:“不清楚。但王会计……在寨子里名声不太好,都说他爱占小便宜,跟外面的人勾勾搭搭的。以前收山货,就有人说他压秤坑人。”
陆辰和沈清歌交换了一个眼神。看来,这个王会计很可能是“阳光新能源”诈骗团伙在鹰尾寨的内应或者新的目标!刀疤脸团伙虽然主力被抓,但可能有漏网之鱼不死心,想在更偏远的鹰尾寨继续行骗或者转移视线!
“李队长知道了吗?”陆辰问。
“立伟哥说,他一接到我电话就立刻报告给还在村里的警察同志了。”石磊答道。
正说着,沈清歌的卫星电话响了,正是李建国队长。
“沈组长!鹰尾寨的消息收到了!干得漂亮!我们的人己经过去了,控制了王会计!果然,那两个人是刀疤脸手下的两个小喽啰,侥幸逃脱,想利用王会计这个内应在鹰尾寨如法炮制,再骗一笔‘通路费’跑路!人赃并获!这下是彻底清干净了!”李队长的声音透着轻松和赞许,“石磊同志立了大功啊!回头得给他请功!”
挂断电话,沈清歌将好消息告诉大家。石磊听说自己报信抓住了坏人,脸激动得有些发红,搓着手憨笑:“没……没啥,应该的。”
“怎么没啥?太重要了!”陆辰笑着用力拍了下他的肩膀,“石磊,你这双眼睛,就是咱们在云雾坳的‘雷达’啊!”
“雷……雷达?”石磊对这个词有点陌生。
“就是能提前发现危险的好东西!”林峰解释道,又兴致勃勃地拉着他,“来来来,雷达兄弟,正好!给你看个更厉害的好东西!”他拉着石磊走到桌边,拿起一个比手机略大、带天线和简易按键的黑色设备。
“这叫‘风语者’接收器!”林峰献宝似的介绍,“是赵工,哦,就是我们工作室的技术大神,刚搞出来的!你看,只要这样打开,调到特定的频道……”他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就算云雾坳没手机信号,只要寨子里有个喇叭或者我们架个小发射器,重要消息就能像广播一样传到你耳朵里!还能加密呢!厉害吧?”
石磊小心翼翼地接过那黑色的小盒子,翻来覆去地看着,眼睛瞪得溜圆:“没信号……也能听广播?还能保密?这……这太神了!那我们寨子以后有啥急事,就不用跑断腿挨家挨户喊了!”他仿佛看到了这设备在闭塞山区的巨大价值,脸上充满了惊叹和兴奋。
“不止通知!”小雅补充道,“比如发现可疑的人进寨子啦,或者有新的骗术提醒啦,都可以用这个快速告诉大家!石磊,到时候可能还需要你帮忙,用咱们云雾坳的土话录几句话进去呢!”
“行!没问题!”石磊一口答应,干劲十足,“包在我身上!”
看着石磊迅速融入团队并对新科技展现出热忱的样子,沈清歌和陆辰都感到欣慰。这又是一颗被“星火”吸引、即将点燃的新种子。
“好了,大家抓紧时间休整,检查装备。”沈清歌拍拍手,恢复指挥官的状态,“石磊,你对去云雾坳的路最熟,我们需要知道详细情况。路况如何?大概要走多久?寨子里大概多少人?主要是什么民族?语言沟通问题大不大?”
石磊立刻认真起来,像汇报军情一样:“沈老师,去云雾坳的路,比来鹰嘴寨还要险!有段路叫‘鬼见愁’,是在悬崖上凿出来的栈道,木头都朽了,窄的地方只能过一个人,下面就是几百米的深涧!下雨天根本不敢走。快的话,天不亮出发,也得走大半天。寨子里……听我姑说,也就二三十户,百来口人吧,都是‘雾族’,说的是‘雾语’,跟外面的话完全不一样!寨子里会说官话(普通话)的,可能……可能就一两个人,还都是老人。”
栈道“鬼见愁”?完全不通的语言?只有百来口人?这些信息让房间内安静了一瞬。挑战的难度系数首线飙升。
林峰咂咂嘴:“好家伙……这难度,妥妥的S级副本啊!不过,”他看向石磊和桌上的“风语者”接收器,“咱们有本地向导,有新装备,怕啥!语言不通?那就用‘风语者’放音乐!用肢体语言!总能搞定!”
小雅则己经开始在平板上快速查找:“雾族……资料好少!我赶紧想办法找点基础词汇和图片素材,争取做点看图说话的应急课件!”
陆辰看向沈清歌:“看来,在云雾坳,‘数字种子’的选择可能更少,甚至可能没有。我们的第一目标,恐怕得是找到那个懂官话的老人。‘风语者’是传递信息的生命线,但面对面的沟通和理解,还得靠最原始的桥梁——那个老人。”
沈清歌点点头,眼神凝重却毫无退缩:“再难,也要去。正因为隔绝,那里的乡亲可能更需要一道光,哪怕只是微弱地照进去,告诉他们外面世界的基本规则,防止他们成为下一个被‘假光伏’‘假保健’吞噬的目标。”她看向窗外,暮色开始西合,远方的群山轮廓在夕阳下显得神秘而苍茫。“石磊,今晚好好休息。明天天不亮,我们就出发。”
“嗯!”石磊用力点头,“我认得路!保证把大家安全带到!”
夜幕降临,安置点亮起了灯。林峰和小雅在灯下最后调试设备和整理课件包。石磊则坐在一旁,爱不释手地研究着那个“风语者”接收器,时不时问林峰几个问题,眼神充满了求知欲。
沈清歌站在窗边,看着外面零星亮起的灯火,那是附近村落的微光。陆辰走到她身边,递给她一杯热茶。
“在想云雾坳?”陆辰轻声问。
“嗯。”沈清歌接过茶杯,暖意透过杯壁传来,“也在想,我们带去的‘星火’,究竟能照亮多少。”
“哪怕只能照亮一个角落,让一个老人免于被骗,让一个孩子知道山外的世界不止有悬崖,就值得。”陆辰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就像石磊,他可能不懂什么是AI,什么是系统,但他懂了‘风语者’能帮到寨子,这就是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燎原之前,它首先得是一点一点,驱散个体身边的黑暗。”
沈清歌侧头看向陆辰,昏黄的灯光下,他的侧脸轮廓清晰,眼神坚定而温暖。她想起石穴中他决绝的话语,想起这一路走来的种种。心中某个角落,变得更加柔软而坚定。
“你说得对。”她轻声回应,嘴角微微扬起一丝弧度,“那就一点一点地照亮。明天,先穿透那‘鬼见愁’的迷雾。”她将茶杯轻轻碰了一下陆辰的杯子。
清脆的瓷器碰撞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为即将踏上最艰险征途的团队,敲响的一记清越前奏。
窗外,深山的夜空中,繁星点点。而安置点内,灯火虽小,却执着地亮着,为即将深入未知迷雾的“星火”,点亮着出发前的温暖与希望。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fdaeh-2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