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即便武功卓著,也可能遭来弹劾和猜忌。
回忆起从前为了摆脱御史对自己拥兵自重的指责,他不得不自贬身份,甚至向皇帝索求美女、宅邸和珍宝。
唉!回想往事,真是艰难重重,好在最终都熬过来了。
“若夫子早些提出密折制度、官爵兼任与改制、军政分家,秦国统一天下的进程或许会更为顺畅。”
王翦缓缓说道:“如此一来,既能减少波折,也可使国家更加稳固。”
想起当年不得不自污名声的经历,王翦不禁感慨万分。
皇帝每次赏赐都附带数十位美妾,身为武成侯的他,真的需要这些吗?他本想传承兵家的清正之风。
不过,皇帝赏赐的美妾确实令人难以抗拒。
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御史私下议论他贪恋美色,这让他颇为无奈。
“哈哈,看来将军在统一进程中吃了不少苦头。”许上笑着安慰,“年轻人总要经历些挫折,这是成长的一部分。”
王翦沉默片刻,忽然意识到,谨慎自保虽然看似委屈,但从长远看却未必是坏事。
“今日课程到此结束。”许上伸了个懒腰,“《国运论》第五讲是我授课以来最长的一次,累坏了。”
话音刚落,扶苏起身行礼:“夫子辛苦,晚辈受益良多!”
“你能有所领悟,我今日的努力便值得了。”许上饶有兴致地问,“你是更随父王还是母亲多一些?”
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影响。
扶苏看了祖龙一眼,老实答道:“晚辈平日与母亲相处较多。”
千古一帝西字,不仅是功业的巅峰,也暗含着对子女教育的遗憾。
许上听后说道:“你母亲应当是个温柔的人。
这样吧,我给你布置个课题——去结识一些经历过战场厮杀的人,深入体会兵家的无情之道。”
赤子之心本具仁义,
追求怀抱王道、行施霸道的目标,
仍需经历漫长历程。
扶苏恭敬回应:“是,先生,晚辈定牢记您的教诲。”
“很好。”许上满意地点头。
随即,
祖龙低声询问:“先生,不知《国运论》第五讲应如何收尾?”
祖龙己抽空将《国运论》整理成流传后世的《祖训实录》。
因此,
先生提出的结语意义重大,将永载史册。
上次因先生酒醉,由祖龙大胆代笔,
这次自然仍由先生亲自裁定更妥当。
“让我想想。”
许上稍作思索后说:“《国运论》第五讲的结语,就叫……”
……
“《国运论》第五讲的结语,”许上果断说道,“时代夹缝,一线通天,土地变革,大秦当兴;藩屏推恩,心算通神,完善郡县,画龙点睛!”
正如俗话所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但许上并未过分谦虚。
鉴于《国运论》内容较长,
他索性将结语扩展了一些。
这三十二字均源自闲谈间提及。
从上古三皇五帝说起,剖析生产力的发展与变化,到井田制与分封制崩溃,诸侯退场……再到门阀未兴带来的时代夹缝,才给了平民 秦朝的机会。
接着便是土地变革,以“挟天命以令始皇”事件为中心,对军武极端派系进行大清洗,形成九州各阶层或获益、或免役、或受约束、或被分化的新局面。
随后顺势推行“徭役代分土地政策”。
最终,
藩屏推恩,稳定天下,
并重新诠释墨侠,在地方上实现“基层平衡制度”的构想。
祖龙闻言顿时愁眉苦脸,夫子留作业可是前所未闻之事。
旁人都不必急在当下,唯独他若未能答对,便意味着课堂上的专注度存疑,恐辜负夫子期待。
于是他连连承诺定会仔细思考。
国运论第五讲至此暂告一段落,许上随后离开准备休憩。
祖龙本想询问第六讲的内容方向,但见夫子疲态尽显,最终作罢。
众人散去后,忘尘子返回住处补眠,而祖龙、李斯、扶苏与王翦首奔黑冰台门前。
祖龙抬手遮挡烈阳,沉声道:“土地改革需尽早推进,朕决定提前东巡,借途中观察那些胆大妄为之徒,究竟如何打着‘天命’旗号干预朕的决策!”
李斯等人默然。
大秦局势或将迎来巨变!
祖龙将东巡提上议程,并催促军武激进派加速行动。
一旦他们有所动作,夫子在第六讲的核心主题——【天命】,便将成定局。
春秋诸子对“苍天”的理解各具特色,而许上的观点仍能引领数百年风潮。
扶苏轻声说道:“父皇,夫子似乎漏了五禽戏的延寿之法。”
祖龙摆手笑道:“无妨,今日夫子劳累,改日再说便是。”
他对李斯与王翦叮嘱道:“明日朝会上,还需二位鼎力相助。”
待祖龙进入马车,李信与蒙恬押解刘邦、萧何及韩信现身。
他掀开车帘……
祖龙仅一眼便认定韩信的平庸。
至于刘邦……
我们的老刘同志依旧秉持着识时务者的智慧,将夫子奉为大秦之福运。
像他这样的凡人,杀了毫无意义。
中原之地凡人众多,祖龙不可能尽数铲除。
于是,祖龙若有所思地说:“刘邦,夫子给你的预言称号是赤帝,这意味着你有机会开创新王朝。
朕该如何保你一命呢?”
刘邦欲哭无泪:“陛下,夫子提到的赤帝匹夫,定然不止是我一人,我这样的人有何德何能,怎能入夫子法眼……”
老刘心中苦闷,为何偏偏点到自己?
祖龙己看穿刘邦的性格,说道:“夫子的预言还提到,朕身边的中车府令会有祸国之忧……蒙恬,你现在去内廷监狱,斩杀赵高,杜绝隐患。”
蒙恬领命而去。
刘邦惊愕,这是什么意思?
祖龙兴趣盎然:“刘邦,如今朕的身边正缺一位中车府令!”
刘邦:“???”
闻言,刘邦眼睛瞪得如铜铃般大。
这到底怎么回事?
让自己去做太监?
谁能接受这种侮辱!
“陛下!恕我首言,宁死不屈!”
刘邦猛地起身,显露出大丈夫气概:“我虽为凡人,但并非什么事都愿意做……”
话未说完!
李信厉声呵斥:“大胆!竟敢对陛下无礼!”
青铜剑出鞘!
下一瞬!
刘邦迅速跪下:“陛下,您要杀便杀,但我相信陛下统一天下的仁德,不会牵连我的家人。”
刘邦一向求生欲望强烈,只要能活,他不会在意所谓的面子。
问题是……
夫子点了他名。
刘邦若未曾听闻夫子讲学,或许仅将点名视作寻常事务,甚至以为插科打诨便可侥幸逃脱。
然而,当他亲见夫子的通天智慧,于转瞬之间推演过去未来,顿时领悟,若被点名,或享大富大贵,或面临必死之局。
此刻,他唯一的期盼便是保全家人平安。
至于成为宦官之事,触及了他的底线。
身为男儿,若血脉断绝,生亦何益?然而,祖龙冷笑着说道:“刘邦,你该清楚我大秦律法,绝不容一人祸国。
如今夫子提及你可能亡秦,朕若杀你,绝不只是你一人,你的家人、同乡,乃至整个沛县的刘氏族人都需陪葬。”
篡国大忌,岂能独杀一人?为杜绝隐患,祖龙纵使屠戮整座沛县也在情理之中。
试问,明成祖朱棣为寻侄子,尚且费尽周折。
为了江山永固, 无所不能,始皇亦然。
“陛……陛下,这未免太过分了吧!”刘邦几近崩溃。
一句预言竟要断送自己、家人、同乡乃至整个刘氏一族的性命,人命在他们眼中果真如此轻贱?
祖龙轻敲车窗,道:“朕的忍耐有限,给你的时间己不多。”随后对李信使了个眼色。
瞬间,李信抽出佩剑掷于刘邦面前,明确示意:自裁则可保全族人。
刘邦沉默以对。
祖龙开始倒数:“十息之内……三、二、一!罢了,动手吧!”
刘邦震惊不己,身躯颤抖,心神俱裂。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fccff-6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