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百年之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章 百年之后

 

百年之后,万物归尘。

但美食美酒,他却很享受。

民以食为天,

即便是隐士也免不了俗。

“夫子,”祖龙稍作思考后说道,“您的教诲希望能有个总结。”

祖龙记忆力极佳,

他想整理出夫子的授课要点。

……

以启后世君主之觉悟

“结语嘛,随性些便好。”

许上兴致勃勃地问:“你准备如何增补?”

祖龙沉思片刻:“先生觉得【国运论】如何?”

国运,国祚。

许上所授的百家学问,实至名归。

“哈哈,不错。”

许上点头同意:“那么今日点拨的结语便定为【国运论】之外儒内法!”

外儒内法,兼容百家。

不论大秦能否延续二世、三世乃至百世……

许上留下的【国运论】都将万古流传。

这或许是置身事外,却顺应天命的简便之道。

到此为止,

许上与祖龙的第二次会面告一段落……首遇在乡野间。

随即,

蒙恬上前整理散落的食盒。

许上倚回土炕上,闭目说道:“小赵啊,记得劝谏祖龙早做决断,如今太后被贬至旧都雍城,形同幽禁,恐多有疏忽……”

“此间若太后赵姬遭人挟制,后果不堪设想!”

“比如,偃领五国合纵攻来,大军逼近函谷关,再让沦为阶下囚的太后赵姬现身 ……函谷关守将又该如何应对?”

……

历史确曾有敌国窥伺太后赵姬之事,虽未得逞,影响却极为恶劣。

综上所述,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

迎回太后都势在必行。

即便祖龙此刻正怒气冲天,

许上相信,只要阐明利弊,祖龙自会明白何去何从。

“先生所言甚是!”

祖龙听罢握紧拳头,语气坚定:“我即刻前去催促家父上奏。”

许上微笑摆手:“去吧去吧,路上小心些。”

祖龙:“晚辈告辞。”

许上寥寥数语,便令祖龙顿生警觉。

缘由简单,

此前祖龙对五国合纵之忧并未太过重视,

毕竟他己委任昌平君为相,稳固秦楚联盟!

然而,祖龙未曾料到太后可能遭赵国邦谍挟持。

若真让偃得逞,他不仅难以实现统一天下,连秦国现有的地位恐怕都岌岌可危。

一国之君被擒,尚可另立新主,但太后被掳却无解之局。

敌人可将她置于军前羞辱,而他又能如何应对?难道公开弑母?

这种困境令人绝望。

咸阳狱外,祖龙越想越觉寒意袭来。

他与偃自幼为敌,曾在邯郸多次受其欺凌。

以他对偃的了解,对方绝不会放过这个威胁他的致命弱点。

想到此处,祖龙深感庆幸。

若非结识夫子,后果不堪设想!

“快!蒙恬,速去告知渭阳君,称太后有危险,让他即刻率宗室前往雍城守护太后。”

祖龙迅速下令:“孤先回宫,调遣蓝田大营三千锐士封锁雍城各要道,务必让敌谍插翅难逃!”

蒙恬拱手应诺,随即策马疾驰而去。

在这危急关头,祖龙只信任自己的心腹与宗亲。

渭阳君虽常嬉闹,但遇大事从不含糊。

安排妥当后,祖龙赶回雍城。

途经东门时,望向悬挂的二十七颗头颅,问道:“门吏何在?”

守城秦吏出列行礼:“参见王上。”

“把那些头颅摘下吧。”

祖龙终究妥协。

秦吏领命行事,祖龙扬鞭策马,朝雍城疾驰而去。

这章尚未完结,请翻至下页继续阅读!

跟随其后的是一支由百名宫廷卫尉组成的队伍,个个身手非凡。

几个守门官吏互相对视,疑惑满布。

“究竟发生何事,竟令陛下如此着急?”

“这二十七颗人头才刚悬挂,为何又命人取下?听说他们冒犯了王上的禁忌。”

“王上此举,实属罕见,此事定有隐情!”

……

几位守门官吏边议论,手上的事务却未停止。

不多时,吕不韦府上的管家前来询问情况,关中冯氏也派使者探听究竟。

然而,祖龙行动迅速,连勋贵大臣们也未能探知详情。

唯有深宫中的华阳太后,在听取昌文君的报告后,隐约猜到了 。

……

西小时后,祖龙自清晨赶至黄昏,终于望见了雍城。

需知,这一速度己相当快捷。

从咸阳到雍城共一百五十里,每隔三十里设有一处驿站,祖龙带领卫尉,一路上换马不停,方能在日落前到达。

此时,雍城在渭阳君指挥下己全面戒备,全城展开大规模搜捕,每户皆被排查。

旧都宫廷禁止出入,太后的居所由宗室卫尉严密保护。

雍城正门处,祖龙下马问道:“蒙恬与渭阳君何在?”

片刻后,他活动着僵硬的双腿,长时间骑行让他落地时有些不适。

卫尉欲上前扶持,但被祖龙拒绝,他并不娇气。

宗室子弟拱手答道:“禀王上,蒙中郎与君侯正在追捕赵国 ,想必不久便有结果。”

渭阳君,又称君侯。

“嗯。”祖龙点头,“带我去见太后。”

宗室子弟:“是。”

片刻之后,祖龙来到旧都宫廷前。

与此同时

渭阳君执长戈而来,押解数名形似商贾的赵国安插细作,向祖龙禀报:“陛下,赵偃贼心未灭,欲对太后不利!幸得陛下先觉,否则后果难料!”

“伯父英风依旧。”

祖龙赞许。

大秦以武立国,渭阳君少年时便威震一方,如今宗室之中,无出其右者。

忽而,祖龙于那几名细作间察觉熟悉气息。

“嗯?”

他微眯双眼,说道:“别藏了……郭开,久违了!”

郭开乃偃之伴读,贪懦嗜财。

“嘭!”

闻此,郭开跪地颤栗,匍匐向前:“祖龙,恳请念及往日情谊,饶我一命!赴汤蹈火,唯王令是从!”

“呵!往日情分?这话你也说得出口?”

祖龙剑眉微挑。

郭开猛然挺身,狠掴自己耳光,连连认错:“小人失言,请惩处!”

“罢了。”

祖龙与渭阳君对视,继而说道:“郭开,生死由你,全看你愿否将功折罪。

比如赵国朝局隐秘,寡人盼你能尽述。”

“是是是!定如实招来,倾囊相授……”

郭开满面皆是求生之志,令祖龙顿生嫌恶。

于是,祖龙挥袖示意,渭阳君上前扣住郭开后颈:“走,咱们详谈!”

郭开如惊弓之鸟,哀声道:“我有赵国机密,要亲告祖龙!”

渭阳君冷笑:“告我亦可,抑或你惧怕至此,竟敢轻视本侯?”

郭开慌忙否认:“不敢,绝不敢!”

待渭阳君带走郭开,祖龙正式踏入旧都宫室。

秦献公为稳固王权,将大秦都城从雍城迁至栎阳。

其后孝公即位,为配合商鞅变法,再次迁都至咸阳。

或许有人疑惑,迁都与巩固王权、强国富民有何关联?其实道理简单:国都常为政治与经济的核心,当地旧氏族势力盘根错节,难以动摇。

迁都离开旧势力范围,新君主的权威自然增强。

同样,孝公与商鞅变法亦如此,若不迁都,变法易受旧氏族阻挠,寸步难行。

幸而,前路虽艰,先祖们皆挺了过来,才让祖龙今日有如此底气。

每逢重大祭祀或典礼,仍需在雍城进行,祖龙不久前刚在此加冠,今日重临此地,心境己不同。

祖龙步入内殿,侍女、寺人、医者皆伏地不起,唯宗室卫尉躬身行礼。

他深吸一口气,整理情绪后入内。

殿内窗扉紧闭,烛光摇曳,昏暗幽冷。

掀开帘幕,熏香弥漫,只见太后赵姬披头散发,蜷缩抱膝,眼神空洞。

祖龙心中顿感不适,她终究是自己的母亲,如今这副模样,让他倍感沉重。

祖龙低声唤道:“母后……”赵姬却不作声,目光茫然。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fccff-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