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祖龙沉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章 祖龙沉默

 

祖龙沉默。

许上接着说:“秦吏增多,赋税必然随之上涨。

税负越重,百姓反抗就越激烈,朝廷需增加更多秦吏,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无解的困境。”

法家以军功为核心,所有律法归结为两字:赏与罚。

民众唯有通过战场拼搏才能获得晋升。

祖龙握拳道:“既然民生凋敝,不如休养生息。”

许上摇头:“霸道军国主义的惯性无法改变。”

他强调:“你以为统一后,关中的勋贵会善待中原百姓?即便祖龙愿休养生息,边关将领也能引发边疆冲突,或是制造天灾警告,迫使祖龙发动大规模战争。”

极致的法家注定要在对外扩张中狂奔不止。

想停下来?

绝无可能。

那些未获军功的将士,按律法分家后……

如何养家?

如何晋升?

国内经济依赖战争驱动。

不打仗,矿产开采、冶炼等战争相关产业都将停滞,将士们还能否维持生计?

唯有军功。

绑定百万秦军将士的衣食依赖,尤其土地赏赐至关重要!

现在说停就停,这合适吗?

此章节未完,请翻页继续阅读!

“小赵,你还是要多研究商君的驭民五术。”

许上补充道:“儒家强调宗族制度,法家主张分家制度。

简单来说,就是不准你搞群体宗族生活,必须按什伍制度编排户籍,便于战时征召与司法连坐。”

“驭民五术包括:愚民控制思想,疲民制造纷争,辱民鼓励举报。”

“弱国强民 弱,贫民被疯狂剥削。”

“总之,若五术均无效,那就杀掉他们!”

……

驭民五术乃强国猛药,许上却不推崇,因其过于极端,让他觉得商君太【无情无义】……

在商君眼中,除君主外,其他人不过是可再生的草木资源。

“夫子,商君视商贸如洪水猛兽,批驳礼法教化为腐朽乱政,墨家机关为奇技淫巧,使人无所事事。”

祖龙整理语言反驳道:“但惠文王即位后,逐步废止了商君法中的一些极端律例。”

为何嬴驷的谥号为惠文王?

因他调和了商君之法。

例如,商鞅废除货币,也是嬴驷恢复的。

“秦惠文王功不可没。”

许上点头:“但极致法家本质不变,即除君主外,民众皆为矿产与蝼蚁。”

“官员只是挖掘资源的工具!”

“儒家至少名义上,官员能成为父母官,百姓受苛政压迫时,因‘君父’名义,会认为是奸佞迷惑君王。”

“只要除掉奸佞,天下依然清明。”

“不得不承认,儒家相较法家,在这一点上更具优势。”

“然而法家短期内爆发的军力、民力、国力,儒家也难以企及!”

……

许上最终得出结论。

法家重急功近利,虽一时强势但难以为继;儒家则温和持重,却易流于软弱。

然而,仅凭一家学说难以维系大国长治久安。

"如今重新审视迎回太后之事,是否可行、该不该做?结论必然是祖龙应以孝道与礼仪为先。

"

"因为任何单一学派都不能支撑统一后的大秦基业。

故而,所有叛逆之责尽归嫪毐承担,赵姬则视为受奸人蒙蔽者,她余生需履行太后职责,与祖龙共同倡导孝礼文化!"

"融合道家天命观、儒家教化、法家法制、商鞅经济理念、兵家军事、工匠建设及阴阳家祭祀等思想才是正途!"

"内外兼修,兼容并包,此乃治国良策!"

……

许上的话语让祖龙茅塞顿开,而蒙恬则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此前,祖龙自己都未能说服自己迎回太后,此刻反思,确信此论有理。

于是起身向许上深施一礼:"夫子所言外儒内法、兼容百家,使晚辈受益匪浅,恍如顿悟……多谢夫子指点!"

话音刚落,蒙恬亦急忙行礼:"多谢夫子点拨!"

……

蒙恬作为未来秦朝中坚力量,早年对法家和兵家深信不疑,对儒家却颇为抵触。

毕竟老秦人务实,军旅世家更崇尚实力。

老将蒙骜对鲁国腐儒、齐国商人尤其看不起。

吕不韦初入秦时,蒙骜当面斥其为贱商,吕不韦也只能默默承受。

谁让蒙骜战功卓著,曾收复河西失地,平定三川、太原、上党等地呢?

……

前期你吕不韦不得不忍耐。

后来,吕不韦为何能与蒙骜成为同僚呢?

首先,吕不韦通过攻灭东周展现了自己的才能。

其次,他主导修建了郑国渠。

蒙骜渴望征战立功,自然支持修建大渠这一国策。

由此可知,通过蒙骜的经历与性格,可以大致推测出三代蒙恬的思想观念。

儒家、商家、阴阳家等学派皆是虚浮之谈!

不过,经许上点拨后,蒙恬对诸子百家的优劣能以更辩证的态度看待。

思想上的偏见害人不浅,绝不可有!

蒙恬思索片刻,身体更加恭敬地躬身。

这个时代对长者业师极为尊重,即使关中不像儒家那样强调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但战国风气普遍认为曾教导自己的业师值得毕生敬仰。

“哈哈!你这年轻人不错,一看就是练武的好苗子。”许上笑着夸赞。

蒙恬拱手致谢。

随后,许上又说道:“其实我更喜欢听你们叫我老丈。”

他不喜欢那些看似高雅的尊称,更习惯接地气的称呼。

然而祖龙坚持要用“夫子”,觉得这样更显正式与尊敬。

最终许上妥协了。

称呼不过是个形式,熟悉后顺口就好,“夫子”也无妨。

“小赵,回去告诉你父亲,让他再劝谏祖龙,若想成就千古一帝之业,必须外儒内法,兼容百家!”

许上认真说道:“无家孝何来忠国?若不能做百姓之君父,难道要做孤寡暴君吗?”

“法律固然能强国强兵,但儒家教化可将统治成本降至最低。”

“例如儒家征收赋税时,就说九州子民理应供养君父,这是天经地义之事。”

“试想今日朝廷突然宣布征用你佩戴的玉珏作为赋税,你定会本能抗拒。

但若我是祖龙,要求你以此充作赋税,你必会欣然献上。”

“因你称我一声夫子,便视我如师如父。

儒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理念,使君臣关系与父子无异!”

“此‘孝’字,乃统御天下的根本思想。

从家庭到宗族,再到帝国,‘孝’贯穿始终!”

“若舍弃‘孝’,便似自毁根基,‘外儒内法’也将成为空谈!”

……

外儒内法的核心在于以‘孝’治国。

明朝嘉靖曾言:身为天子,若有人假借皇命贱买灾民田产,则天理不容。

嘉靖得知有官员冒用宫中名义盘剥灾民时,勃然大怒。

有人质疑此事影响是否真有如此重大?

其实并非小事。

嘉靖必须捍卫其‘万民君父’的形象,否则将失去民心支持。

若君主背离民众,何来统治基础?

这不仅关乎名声,更关乎国家存亡。

破坏君父形象者,等同叛国,当受重罚!

“先生所言,我己领悟。”祖龙感慨道,“原来外儒内法竟如此重要,我对儒家之前的误解实在不该。”

“哈哈哈!”

许上含笑宽慰道:“关中的年轻人难免对中原儒学有些偏见,这是人之常情。

你的价值观受成长环境影响,情有可原。

今 救我性命,我自然要回报。”

“咳咳”

祖龙略作迟疑,试探性问道:“先生,以您渊博的学识,待家父困境解除后,能否向朝廷举荐?我不敢奢求高位,但客卿之职定能成全。”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fccff-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