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终毁于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章 终毁于次

 

“从某种意义上讲,商鞅纯粹至极的法治同样孕育出一股力量——东出的力量、吞并的力量、统一的力量。”

“这股力量历经六代积蓄,到第七代才得以实现,商鞅地下有知,必会欣慰微笑。”

……

这次许上未再提及商君的瑕疵,而是给予他最高评价。

若非商君变法,便不会有今日的统一伟业,也不会有延续两千年的秦政法制体系。

商君与孝公对华夏的贡献理应世代流传。

“从‘法’到‘势’,堪称法家巅峰。

晚辈认为应奏请皇帝为商君立碑。”

祖龙心中萌生为商君正名之意。

如此功臣,却被判定为谋逆并车裂致死,实在不公。

许上摇头:“不可,小赵!你若奏请为商君 ,首先会面临关中旧族和嬴氏宗亲的联合反对,因为他们曾首接定下商君的罪名, 无异于承认他们错误。”

“依我看,你的能力尚不足,莫要自找麻烦。

待秦二世登基、大赦天下之时,或许能为商君 。

比如假设扶苏为二世皇帝,他师从儒家学者淳于越,代表儒家立场,由他为商君正名,既可安抚法家人才,也能稳固未来外儒内法的国策。”

“这才称得上顺势而为。”

……

历史中从未有人为商君翻案。

祖龙甚至为杀神白起 ,却对商君只字未提……显然内部阻力不小。

许上不愿让小赵单独处理此事,以防引火上身。

“晚辈明白了。”

祖龙拱手说道:“如今我所要做的,是劝谏祖龙推行‘外儒内法’与‘兼行百家’的国策,这才是当务之急!”

“孺子可教!”

许上满意地点头,随后说道:“商君重视农业,轻视工商业,韩非的《法》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著名的‘五蠹’便将儒士、游侠、纵横家、门客及工商民众皆视为祸害。”

“学者儒士以文乱法干预朝政,游侠破坏法制,门客游手好闲,工商业者剥削农民财富等。”

“法家小友,你如何看待商君轻视工商业,以及韩非将儒士、游侠、纵横家、门客及工商民众视为祸害的观点?”

……

许上又瞥了一眼李斯。

刹那间,三公左丞相李斯浑身一震。

倒是华阳太后有些被冷落,她难得兴致勃勃地准备发言。

夫子的这道题不算难,她大概能答出个七七八八。

“啪嗒。”

李斯放下鱼竿,恭敬地说:“回禀夫子,人有善恶之分,儒士、游侠、纵横家、门客及工商民众亦有优劣之别。”

“比如墨家代表了底层农工阶级,其创造的机关术、城市建设法和守城术,法家根本无法比拟。”

“而且,在墨家最鼎盛时,由圣贤墨翟带领,成千上万的墨者组成的战斗力不逊于任何国家,这十分可怕。”

……

本章节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续精彩内容!

“即便战国末期墨家 ,秦墨在统一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商君轻视工商业,是因为当时的大秦面临灭国危机,必须实行全民耕战,不得不如此!”

韩非的《五蠹》理论虽全面,但难免偏激,尤其是他对工商业的评价,显露出其王族出身的阶级偏见,略显狭隘。

……

李斯出身于寒门,但这寒门并非普通平民之家,而是没落贵族。

与韩非身为韩国公族相比,李斯的身份差距明显。

然而,李斯对底层百姓的理解与韩非完全不同。

他虽为法家 ,却不排斥墨家思想,甚至对商业持开放态度。

在他看来,只要受控,商人能在荒年调节各地物价,这便是好事。

但对那些借天灾或国难牟取暴利的不良商贩,李斯自有百般严厉手段应对。

“很好!非常好!”许上愈发欣赏这位法家 !

因为李斯的回答正合他的心意。

祖龙见状,忙给李斯使了个眼色——悠着点,别露馅了!

李斯心中叫苦,身为左丞相,面对夫子提问,答得不好会丢朝廷颜面,答得太好又怕暴露身份。

这中间的分寸,实在不易把握。

许上却毫不在意,说道:“韩非的《五蠹》,逻辑上无可挑剔,只是在评判工商业时,眼光确实稍显狭窄。”

李斯拱手致谢。

……

华阳太后今日终于深切感受到李斯的真实能力。

过去她身处深宫,从未见过外臣。

起初她以为祖龙重用李斯是为了平衡朝中势力,却未料到,李斯果然是荀子的得意 ,学问非凡。

华阳太后从未见夫子如此夸赞一人,李斯堪称首屈一指!

祖龙平日里总是谦逊低调,难得被许上连连夸赞。

"法条方面,我们己讨论得差不多了。"

许上稍作停顿后说道:"小赵啊,你要记住,秦法需从战时转向治世,必须遵循八个字:外儒内法,兼容百家。

"

祖龙恭敬地行礼:"是,夫子,晚辈铭记于心。

"

许上未深入探讨秦法的具体转变方式,因这类话题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今 们仅做初步铺垫,核心仍是解读嬴秦的治理之道。

忽然,

"老山羊,你又发什么呆?怎么不说话了?"

许上与忘尘子习惯互相调侃,如今忘尘子安静下来,让他颇感疑惑。

"嘘!鱼上钩了!别打扰我!"

忘尘子正专注垂钓,示意不要打扰他。

"你这家伙,运气不错啊!"

许上失笑,随后提高音量继续讲课:"说到‘术’,刚才我们也提及了一些内容,现在来简单讲解一下。

提到‘术’,就不得不提申不害,他的术治闻名遐迩,韩非的‘六微’显然也是基于申不害的思想发展而来。

‘六微’即:一曰权借在下,二曰利异外借,三曰托于似类,西曰利害有反,五曰参疑内争,六曰敌国废置,此六点皆为主君应察之事。

"

……

申不害在韩国推行变法,成效显著,然而韩国作为西面受敌之地,无论申不害多么努力,始终治标不治本。

但其‘术’治思想仍有许多可取之处,这为后来集法家之大成的韩非子奠定了基础。

"嘘!老许,我不跟你打赌了,你教你的课,我钓我的鱼,互不干扰。

"

忘尘子真的着急了,连之前约定的 都放弃了。

"行行,我不打扰你。

"

许上摇摇头,转头对祖龙说:"所谓‘权借在下’,就是说权力不能外借,否则会被架空,甚至被人蒙蔽。

"

利异外借,臣子在国内无所得,唯求外利。

例如齐臣与秦臣相勾结,互为依托,共损己国,各取所需。

托于似类,意指臣下会千方百计蒙蔽君主,扰乱赏罚公正,从而削弱君权。

利害有反,即谁受益最大,谁便是幕后操纵者。

参疑内争,下官职权相近而名不符实,易引发内部纷争。

敌国废置,决策需先考量对敌国有无利弊,以防外部势力介入。

综上所述,韩非提出五蠹、六微及八奸:同床、在旁、父兄、养央、蒙笼、流行、微强、西方,皆为察奸之法。

术分阴阳,阴术含察奸、除奸、防奸;阳术首重课能,包括绩效、用人、赏罚等。

古人立德、立功、立言谓三不朽,韩非乃法家集大成者,却因韩氏宗族身份受限。

……

许上对韩非评价极高,法家集大成,不亚于商君,可惜困于韩国宗族,终毁于此,但其思想永垂不朽。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fccff-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