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祖龙政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章 祖龙政十年

 

祖龙政十年

咸阳狱中

“功过千秋,罪在当世……如今这罪责落在自己身上,却也如愿以偿。”

年过六旬的许上正在闭目沉思。

他是当代农家巨擘,自后世穿越至战国己历数载。

偶然梦中得周公点化,只需主动赴死,便可重返现世,历史亦将重归正轨。

这一路的经历恍若大梦,转眼即逝。

然而,许上临终前总觉心中存有遗憾,始终未能决意。

恰逢此时,大秦发生叛乱,因与长信侯府的墨家门客交情匪浅,他受此牵连,惨遭囚禁。

命运似乎为他做出了选择。

莫名背上谋逆重罪,即便他昔日居住的简陋茅屋也可能被军士焚毁,就连门前的蚁巢也不得幸免……

忽闻一阵金属碰撞声由远及近,“锵锵锵!”

数十名秦吏披甲持械而来!

“午时己至,尽数带走!”

话音刚落,西周顿时充斥着哭喊求饶之声。

但谋逆之罪,沾染即亡,一切哀嚎皆无济于事。

“终于能回去了。”

许上平静起身,对死亡竟生出几分释然。

毕竟秦国的牢饭实在难以下咽。

于是,他泰然赴死,展现出应有的大家风范。

许上的牢门锁链作响,秦吏正准备开锁。

“嗯?”

领头的狱史瞥了一眼,说道:“上面自会有安排,莫要多问。”

秦吏拱手:“诺。”

许上沉默不语。

顷刻间,监狱内气氛骤变。

囚犯们纷纷喧哗起来。

“他走了什么路子?关系竟这般硬?”

“我有的是钱,只要能活命,我把所有家产都给你!”

“我跟吕相有交情,我要见吕相!”

狱史对这些贿赂充耳不闻,挥手示意将众囚犯押赴刑场。

不多时,监狱重归寂静,只剩下许上独自伫立。

许上平日孤身一人,哪有什么人脉?他陷入沉思。

片刻后,他猛地拍腿,想起数日前,在田间确实结识过一位关中的勋贵子弟——小赵。

该死的小赵!坏了他回归现世的大计!

“唉!”许上轻叹一声,心中莫名感慨。

曾经,他也想试着改变些什么,然而……

孔子奔波一生,未能挽回春秋乱世;

白起战无不胜,却死于非命;

商鞅变法革新,最终却因自己所立之法丧命。

万事皆有定数,人力难改分毫。

历史自有其规律,许上或许能在史册中留下些许痕迹,但他无意干预尘世,更不愿逆天而为。

毕竟诸葛亮才高八斗,智谋超群,终究落得一句“生不逢时”。

许上喃喃自语,再次闭目养神。

……

日暮西山,残阳如血。

祖龙祖龙端坐銮驾,即将出宫前往咸阳狱。

他此行意欲亲自检验那位在田间偶遇的农夫是否真有经天纬地之才。

此时,祖龙刚满二十二岁,刚完成加冠仪式,随即平定了嫪毐之乱,以极刑处决了嫪毐。

相邦吕不韦亦受牵连,被彻底罢免。

太后赵姬则被驱逐出咸阳,迁至旧都雍城。

此前,祖龙刚处理完宗室的集体 ,他们甚至不惜以死进谏。

嬴氏宗亲誓要驱逐所有六国宾客,无奈之下,祖龙虽退让一步,却暗中保留李斯作为后援,只待时机成熟,便可扭转局势。

忽然,远处一群赵系秦臣(吕不韦党羽)齐齐跪拜:“臣等冒死首言,太后乃王上生母,赡养母亲乃孝道所在,愿王上效仿尧舜之仁德,稳固国本。”

“天下诸侯皆敬重长辈,尊崇太后可显我大秦礼制,平息中原百家对暴秦的非议,利于东进一统。”

“太后执掌国政,勤勉治国,一心为大秦,堪称公忠体国之典范,百官万民之榜样,盼王上迎回太后,止谣言,定民心,固我大秦基业!”

众人共二十七人,由三位领头者提出,分别从孝、礼、忠三方面劝谏,多以儒家理念为基础。

但秦廷向来对儒家持排斥态度,“公忠体国”这种说辞,在祖龙看来不过是欺瞒之词。

“朕将太后幽禁,完全遵循大秦律法!”祖龙冷声说道,“法不容情,犯错必罚!当年秦惠文王犯法时,同样受到流放,太傅嬴虔与公孙贾也受劓刑。”

秦法至上,不容置疑。

“可王上,太后才是国之根本啊!”

群臣俯身叩拜:"今日所奏,皆为大秦社稷,恳请王上明察!"

"寡人己然明察!汝等开口谈国本,闭口言大秦,心中所谋却尽是私欲!"

祖龙略偏头颅:"不妨猜猜是谁唆使尔等前来……吕不韦?自仲父失势,愈发谨慎,断不敢在太后之事上与寡人相争。

若吕府内有人擅自行事,必是他那长子吕辉无疑!"

吕辉,吕不韦之嫡长子。

闻此言,群臣骇然失色,犹如筛糠般颤栗。

"诸位啊!谁不曾受过太后些许恩惠?看似为太后辩解,实则为己谋利!"祖龙冷眼扫视:"连吕辉也妄图借迎回太后保全吕氏门户,甚是有趣……区区同辈小臣,竟敢在寡人面前耍弄伎俩,看来吕不韦确是年迈昏聩矣!"

祖龙沉思片刻:"渭阳君、吕不韦、昌平君、华阳太后……这些人与寡人斗法原属常事,而吕辉实在不足挂齿。

不值一怒。"

"寡人早有旨意:凡言赦太后者,杀无赦!"

祖龙下令:"蒙恬,将这些人押至城门斩首,悬首三月,以儆效尤!"

蒙恬拱手:"诺!"

青年将军从不于祖龙面前多言,但对诏令,他始终唯命是从。

随着銮驾远去,"铮"的一声拔剑声骤起。

蒙恬领着十余名卫尉抽出腰间青铜剑,瞬间,一片惊惧的哀嚎声中,首级落地,血染宫阙。

终究……

嬴氏宗亲纵使嚣张跋扈,甚至发展到逼宫地步,祖龙仍选择暂且隐忍。

毕竟同宗同族,乃王权根基,当年嫪毐作乱,宗室皆奋不顾身。

而这二十七名赵系秦臣仿效嬴族宗亲之举,实乃自寻死路。

……

不久后,咸阳东城门悬挂二十七颗首级。

整个王都顿时笼罩在一股压抑的气氛中。

与此同时,朝臣们对祖龙的底线有了清晰的认知——涉及太后的事务,触犯者必死无疑。

吕府内,吕不韦因长子吕辉擅自行动而震怒,施以严厉家法,将其打得遍体鳞伤。

祖龙迅速得知此事,随即下令吕不韦限期前往洛阳封地安度晚年。

虽然考虑吕不韦曾为大秦文信侯、前任相邦,且拥有十万户食邑,不宜轻易处死,但祖龙仍保持警戒。

两刻钟后,咸阳狱中,祖龙站在牢门前,蒙恬手持餐盒侍立一旁。

“夫子,我们又见面了。”祖龙开口,但他并未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因为他认为以关中勋贵子弟的身份更能促使许上畅所欲言。

“哦?是小赵啊!”许上坐起,笑道,“我还以为我们的缘分到昨日为止了呢!没想到你竟然如此用心救我。”

“实不相瞒,晚辈有一事相求。”祖龙暗自构思难题。

许上示意继续:“但说无妨。”

祖龙稍作沉思:“家父建议迎归太后,冒犯了祖龙的禁忌,晚辈忧心忡忡,不知如何才能化解危机,救出家父。”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fccff-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