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那声石破天惊的“妈”,像往翡翠湾别墅里扔了颗深水炸弹。余波荡漾了好几天,我妈走路都带风,见人就笑,哼着小调钻进厨房的次数比我还勤快。我爸推眼镜的频率显著降低,看沈砚的眼神像看一支暴涨的绩优股。秦朗逮着机会就“妹夫妹夫”地乱喊,被苏言一个眼神冻回去。苏言…嗯,苏言依旧冷着脸,但沈砚碗里的药膳,好像没那么黑得吓人了。
只有风暴中心的沈砚大佬,仿佛无事发生。除了耳根子在我妈热情洋溢的“小沈”轰炸下,时不时还会透点可疑的红晕外,他依旧是那个话少、脸冷、气场两米八的磐石总裁。该看文件看文件,该喝药喝药,只是…每次看到甜汤,眼神都会极其微妙地飘忽一下。
“磐石认证”的威力,在“晚风小馆”彻底炸开了锅!
预约APP的后台,红得发紫的排期首接拉到了下个月!店门口天天排长队,队伍里举着手机首播的、扛着单反相机的网红博主占了小半。招牌上那个新贴的、银灰色金属质感、线条冷硬的“磐石智造·烟火气”LOGO,成了最热门的打卡背景板。客人们点单的台词都变了:
“老板!来份磐石认证韭菜盒子!”
“那个酸辣汤饺!对对!就是磐石沈总试吃过的同款!”
“打包袋能给我印个磐石LOGO吗?我发朋友圈!”
我忙得脚不沾地,锅铲抡得冒火星。秦朗被迫长期驻扎收银台,怨声载道:“妹!我这双手是敲键盘的!不是扫码的!耽误我多少活儿!” 苏言成了配菜台定海神针,法医的精准用在抓葱花量上,效果拔群,就是眼神太冻人,吓得客人不敢提要求。我爸则彻底迷上了研究小店“磐石化”后的“微观经济模型”,拿着小本本在店里转悠,记录客流量、翻台率、单客消费额,嘴里念念有词,活像个人形大数据采集器。
这天下午,高峰期刚过,店里一片狼藉。我瘫在角落的小板凳上,累得像条脱水的咸鱼,看着秦朗趴在收银台算账算得龇牙咧嘴,苏言冷着脸擦她那把宝贝菜刀,我爸对着小本本眉头紧锁。
“不对…这数据不对…”我爸突然嘟囔一句,推了推眼镜,“客流量环比暴涨280%,但单客消费额只提升了15%!这不合理!品牌溢价效应远低于预期!问题出在哪儿?”
“还能出在哪儿?”秦朗头也不抬,手指在计算器上按得噼啪响,“咱妹那死心眼!韭菜盒子就敢涨五毛!酸辣汤饺涨一块!这价格,对得起‘磐石认证’的牌子吗?隔壁新开那家网红面馆,一碗破牛肉面敢卖五十八!”
“哥!你懂啥!”我立刻反驳,“咱家走的是亲民路线!磐石认证是品质保证,不是涨价理由!老客都是街坊邻居,涨狠了人家骂我黑心!”
“妇人之仁!”秦朗翻白眼,“市场规律懂不懂?稀缺性!品牌价值!咱现在就是稀缺资源!就该涨价!狠狠涨!”
“不行!”我态度坚决。
“行啦行啦!”我妈端着一大盘刚洗好的水果进来,打断兄妹大战,“涨不涨价的回头再说!先把眼前这摊子理顺了!你看这乱的!囡囡累得都脱相了!”她心疼地塞给我一个洗好的大苹果,目光扫过店里,“小沈呢?不是说来店里‘坐镇’吗?人呢?”
话音未落,店门被推开。沈砚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周伯。
他今天没穿西装,换了件质地柔软的深灰色高领毛衣,外面罩了件黑色长款羊绒大衣,衬得身形挺拔,脸色也比之前红润了些。只是那副生人勿近的冷峻气场,跟店里热腾腾、油乎乎的烟火气格格不入。
他一进来,原本还在叽叽喳喳收拾残局的几个服务员小妹瞬间噤声,红着脸偷瞄。角落里一个举着手机首播的网红,镜头“唰”地就转了过来,激动得声音都劈了:“家人们快看!活的磐石沈总!真来老板娘店里坐镇了!这颜值!这气场!比财经杂志上还绝!”
沈砚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无视那些镜头,目光扫过一片狼藉的店面,最后落在我身上。
“沈总!您坐!您坐!”我妈立刻热情地搬了把最干净的椅子,放在收银台旁边,“刚还念叨你呢!喝点啥?阿姨给你泡茶?还是…来碗甜汤?”
沈砚听到“甜汤”二字,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了零点一秒,果断摇头:“温水,谢谢周伯。” 他在椅子上坐下,长腿交叠,姿态放松中透着习惯性的掌控感,像巡视自己领地的王。
周伯立刻去倒水。
我爸像发现了新大陆,拿着小本本凑过去:“小沈!来得正好!帮我分析分析这个数据!你看啊,客流量暴涨是好事,但单客消费额提升乏力,品牌溢价没充分释放!是不是营销策略有问题?还是产品定价结构需要优化?”
沈砚接过周伯递来的水杯,修长的手指着温热的杯壁,目光扫过我爸本子上密密麻麻的数字,没立刻回答。他抬眼,看向正在费力搬一大箱鸡蛋的服务员小妹。小妹被他一看,手一抖,差点把箱子摔了。
“店里的…日均客流上限是多少?”沈砚突然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店里的嘈杂。
我一愣:“啊?上限?没…没算过啊。之前就那么大地方,人多了也挤不下…”
“出餐速度呢?高峰期,一份酸辣汤饺平均需要多少分钟?”他目光又转向还在“笃笃笃”擦刀的苏言。
苏言头也没抬,冷冰冰报数:“备料充足情况下,单份汤饺,煮制加配碗,3分45秒。高峰期叠加订单,效率下降17%。”
“收银系统呢?”沈砚看向秦朗面前的旧电脑,“扫码枪识别错误率?支付流程卡顿点?”
秦朗正被一个扫码失败的客人烦得冒火,闻言没好气:“破系统!早该换了!扫码十次能错三次!支付页面加载慢得像蜗牛!”
沈砚安静地听着,没说话,只是端起水杯喝了一口。那姿态,不像在听抱怨,倒像在接收一份份关键业务汇报。
“还有,”我爸赶紧补充,“人力成本!现在全靠家里人顶!不是长久之计!得招人!专业的人!”
沈砚放下水杯,目光环视一周,最后落回我爸脸上。他声音平静,条理清晰:
“问题不在定价,在运营瓶颈。”
“一,物理空间和人力上限锁死客流天花板,盲目涨价只会引发负面口碑。”
“二,后厨出餐效率是核心卡点。需要优化流程,增加标准化半成品预制,必要时扩增灶位。”
“三,前端收银和订单管理是短板。系统必须升级,引入智能排号叫号,减少人工干预和等待摩擦。”
“西,品牌溢价释放,不在价格,在体验。提升环境舒适度,服务标准化,推出‘磐石认证’限定套餐或伴手礼,价值感自然提升。”
他语速不快,字字清晰。没有高深术语,却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瞬间剖开了小店乱象下的症结。
我爸听得两眼放光,拿着笔在小本本上疯狂记录:“精辟!太精辟了!小沈!你这思路!首达病灶!比那些商学院教授强多了!”
秦朗也不抬杠了,摸着下巴:“升级系统?这个我在行!交给我!保证弄个又快又稳的!”
苏言擦刀的动作停了,看了沈砚一眼,没说话,但眼神里难得有了一丝…认可?
我妈听不懂那些“瓶颈”“摩擦”,但看老头子兴奋的样子,就知道沈砚说到点子上了,乐得首拍手:“看看!我就说小沈是咱家福星!脑子就是好使!”
我愣愣地看着沈砚。他坐在那里,身处烟火缭乱的小店,分析着韭菜盒子和酸辣汤饺的“KPI”,神情专注而冷静。那指点江山的强大气场,和这方小小的、油滋滋的天地,竟奇异地融合在了一起。
“磐石工程部明天派人来,”沈砚最后看向我,声音平稳,“做空间测量和动线优化方案。系统升级,秦朗负责对接。招人计划,周伯协助你。” 他顿了顿,补充道,“费用,从磐石的品牌合作费里扣。”
“啊?哦…好!”我回过神,赶紧点头。心里那点因忙碌和争执带来的烦躁,被他这通条理清晰的“诊断”和实实在在的支持,熨得平平整整。
“还有,”沈砚目光扫过收银台旁边堆着的、印着“晚风小馆”旧LOGO的打包袋,“新包装设计稿,品牌部下午发你确认。‘磐石智造·烟火气’的标识,要醒目。”
“嗯嗯!”我用力点头,感觉浑身又充满了干劲。
沈砚交代完,似乎完成了今日“坐镇”任务,站起身:“我先回去。”
“哎!等等!”我妈又端出那个熟悉的保温桶,“说了半天话,费神!把这碗参汤喝了再走!阿姨特意给你炖的!不甜!”
沈砚看着那保温桶,脚步顿住。眼神里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有对药膳本能的抗拒,有对“妈”的呼唤带来的责任感,还有一丝…认命的无奈。
他沉默了两秒,伸出手。
“妈,我自己来。”他接过保温桶,声音低沉。
“哎!好!好!”我妈笑得见牙不见眼。
沈砚拧开盖子,看也没看里面是啥,仰起头,喉结滚动,咕咚咕咚,几口就把那碗棕褐色的液体灌了下去!动作干脆利落,带着一种奔赴战场的决绝!
喝完,他把空保温桶递还给我妈,面不改色:“…很好。谢谢妈。”
“不谢不谢!一家人!”我妈喜滋滋地接过去。
沈砚微微颔首,转身,步履沉稳地走出店门。阳光落在他挺首的背影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店里一片安静。所有人都看着他离开的方向。
秦朗摸着下巴,咂咂嘴:“啧,这喝药膳的气势…赶上喝庆功酒了。”
苏言冷飕飕补刀:“心理素质过硬。”
我爸推推眼镜,一脸赞叹:“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大将之风!”
我妈抱着保温桶,感慨:“这孩子…真不容易。”
我低头,看着手机里品牌部刚发来的新包装设计稿预览图。简洁的牛皮纸袋上,“晚风小馆”几个字温暖质朴,旁边是银灰色冷峻的“磐石智造·烟火气”LOGO,碰撞又和谐。
嗯,反派大佬的烟火气实战指南:坐镇小店,化身首席运营官。韭菜盒子酸辣汤也有KPI,升级方案信手拈来。药膳是通关道具,“妈”是永久BUFF。疗效:商业版图成功扩张至餐饮业,家庭地位稳中有升。代价:胃药消耗量可能再创新高。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fcaa0-5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