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整个思讯科技,都还沉浸在对“灯塔神话”的震惊与讨论中时,有一个人,正独自在她的办公室里,忍受着烈火烹油般的煎熬。
这个人,就是郝总。
那份KPI榜单,像一张无情的判决书,将她钉在了耻辱柱上。
她引以为傲的“精英团队”,那些被她用“奋斗”和“奉献”的口号喂养成“卷王”的下属们,在KPI数据上,被林见夏那个“废物收容所”,以一种近乎羞辱的方式,公开处刑。
这不仅仅是业绩上的失败。
这更是对她个人权威、管理理念、乃至存在价值的,全盘否定。
最近几天,她走在公司里,总感觉背后有无数道目光在指指点点。那些目光里,不再有过去的敬畏,取而代之的,是同情、是嘲笑,是幸灾乐祸。
她甚至在茶水间,亲耳听到两个年轻员工在小声议论:
“你说,郝总那一套‘加班文化’,是不是己经过时了?你看人家林主管,从不加班,照样拿第一。”
“可不是嘛,以前还觉得郝总挺厉害的,现在跟林主管一比,感觉……段位差太多了。”
这些话,像一根根淬了毒的针,狠狠地扎进郝总的心里。
她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失败。
她更不能容忍的,是败给一个她从头到尾都看不起的、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
嫉妒,像一条毒蛇,日日夜夜地,啃噬着她的内心。
凭什么?
凭什么她林见夏,一个刚入职的新人,就能得到江总的青睐和特权?
凭什么她那套“歪理邪说”,就能得到所有人的追捧和效仿?
凭什么自己苦心经营了这么多年的“奋斗”人设,在一夜之间,就成了一个笑话?
郝总不甘心。
她固执地认为,林见夏的成功,一定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这背后,必然隐藏着什么见不得光的“黑料”!
或许,她是靠着什么不正当的关系,才得到了江总的庇护?
或许,她那个所谓的“完美”方案,是抄袭来的?
或许,她那惊人的数据,根本就是伪造的!
对!一定是这样!
一个正常的、靠自己实力的人,绝不可能做到这一切!
当一个人无法从能力上理解对手时,就往往会从道德上,去污名化对方。郝总,此刻,就陷入了这种病态的偏执之中。
她决定,要亲自出手,去挖掘林见夏的“黑料”。她要向所有人证明,那个被捧上神坛的“大神”,不过是一个靠着阴谋和手段上位的、卑鄙的小人!
于是,郝总开始了她暗中的、地毯式的“调查”。
她不再公开找林见夏的麻烦,反而,表现出了一副“前嫌尽释,鼎力支持”的姿态。
她会“亲切”地,把林见夏叫到办公室,询问她“项目上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协调”。
她会在部门会议上,“大力”地,表扬林见夏和她的团队,号召所有员工向他们学习。
这副“笑面虎”的模样,让小宋等人,都感到有些不寒而栗。
但林见夏,却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她对郝总的“示好”,既不迎合,也不抗拒。你来,我便礼貌应对;你走,我便继续工作。仿佛,郝总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背景板。
林见夏越是这样“油盐不进”,郝总心里的恨意,就越是浓烈。
她开始,用更卑劣的手段,去收集所谓的“证据”。
她找到那个被林见夏“晾”在一边的、设计部的实习生,试图从他口中,套出一些“内幕”。
“小李啊,最近在‘灯塔’项目组,感觉怎么样啊?林主管,对你们要求严不严格啊?有没有……经常让你们做一些本职工作之外的事情啊?”她循循善诱地问道。
那个实习生,早就被林见夏的才华和人格魅力所折服,哪里会说她的坏话。他只是老老实实地回答:“林主管人很好,她从不给我们压力,还教了我们很多东西。”
郝总一无所获。
她又找到那个被“劝退”的前卷王黄佩佩。她知道黄佩佩对林见夏,肯定心怀怨恨。
她约黄佩佩出来喝咖啡,假意安慰,实则,是想从她嘴里,挖出一些林见夏的“旧账”。
“佩佩啊,你也别太难过了。那个林见夏,她做事一向不择手段。当初,她是不是也用什么阴谋诡计,排挤过你?”
但她没想到,现在的黄佩佩,在经历了人生的“滑铁卢”之后,反而看清了很多事情。她只是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郝总,算了吧。输了,就是输了。我得承认,我跟她,确实不是一个级别的。”
郝总再次,无功而返。
外部的突破口,全部失败。郝总决定,从内部,从电脑系统里,寻找突破。
她利用自己身为部门主管的一点权限,暗中联系了IT部门一个相熟的网管,让他帮忙,调取一下林见夏和“灯塔”项目组的电脑使用记录。
她想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违规”的蛛丝马迹。
比如,上班时间,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站。
比如,私自从外部,拷贝一些来路不明的文件。
那个网管,不敢得罪郝总,只能偷偷地,帮她拉了一份数据报告。
郝总拿到报告,如获至宝。她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像一个侦探一样,逐条逐条地,审查着。
然而,审查的结果,却让她,再次失望,甚至……绝望。
报告显示:
林见夏的电脑,除了公司内部系统和几个必要的开发软件,几乎没有安装任何多余的程序。她的浏览器历史记录里,除了技术论坛和一些行业资讯网站,干净得像一张白纸。
她没有任何违规的下载记录。
没有任何异常的数据拷贝行为。
甚至,连她每天听音乐用的,都是网页版的播放器,而不是安装本地客户端。
这份报告,非但没有找到任何“黑料”,反而,从侧面,印证了林见夏那恐怖的“自律”和“专注”。
她是一个,在工作时间内,几乎不会浪费任何一秒钟,去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的人。
她所谓的“摸鱼”,是建立在一种极致的、对时间的精准利用之上的。
郝总看着这份报告,感觉自己的最后一点希望,都被彻底掐灭了。
她不明白。
她真的不明白。
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一个仿佛没有任何缺点、没有任何私心、没有任何可以被攻击的“软肋”的人?
她就像一个生活在真空里的、完美的“圣人”。
而这种“完美”,让郝总,感到了深深的恐惧。
因为,她知道,一个你找不到任何“黑料”的对手,才是最可怕的对手。
嫉-妒和不甘,像毒液一样,在郝总的心里,发酵、膨胀。她知道,常规的手段,己经无法对林见-夏造成任何伤害了。
她必须要,用一种更首接、更狠毒、更“上纲上线”的方式,来将她,彻底地,打入地狱。
一个恶毒的念头,在她的脑海里,慢慢地,成型了。
她要举报。
她要以“林见-夏宣扬消极怠工文化,带坏公司奋斗风气,动摇企业价值观根基”这种“莫须有”的、但又足以致命的罪名,向公司的最高层,发起一次最猛烈的、赌上一切的攻击!
她要让林见夏,和她那套“摸鱼哲学”,一起,被钉在思讯科技的“历史耻辱柱”上!
郝总的眼中,闪烁着疯狂而又偏执的光芒。
她不知道,她即将点燃的,不是一场审判林见夏的火焰。
而是一场,将她自己,彻底烧成灰烬的、自取其辱的业火。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eidbc-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