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新衣登门与门缝里的酸气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6章 新衣登门与门缝里的酸气

 

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李家屯还沉浸在除夕夜的喧嚣余韵里,零星的爆竹声如同晨起的鸡鸣,稀稀拉拉地在屯子上空回荡,宣告着新年的开始。

土坯房里,灶膛的火重新燃起,温着昨夜剩下的饺子。王秀芹早早起身,就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光,坐在缝纫机前。昨夜守岁后,她只睡了两个时辰,但精神却异常。豆绿卡其布的衣片在她手中翻飞,针脚细密匀称地延伸。藏蓝色的劳动布裤子也很快在她手下成型,针线穿梭间带着一种沉稳的力道。

李建国也没闲着,劈柴、烧水、喂招娣吃药(巩固一下),又将院子里昨夜放鞭炮留下的满地红纸屑仔细扫拢,堆在墙角,红艳艳的一小堆,透着喜庆。

当第一缕真正的晨光透过新糊的窗户纸照进屋里时,王秀芹终于停下了缝纫机。她站起身,抖开手中做好的两件新衣。

一件是豆绿色的卡其布罩衫。她采用了李建国建议的“列宁装”样式(类似小西服),双排扣,小翻领,腰身收得恰到好处,袖口和下摆都做了简洁的包边。布料厚实挺括,豆绿色沉稳又不失生气,衬得她原本有些憔悴的脸色都亮了几分。

另一件是藏蓝色的劳动布裤子。裤线笔首,裤脚挽边利落,厚实的布料透着耐磨的质感,正是李建国需要的。

“快!试试!” 王秀芹将罩衫递给李建国,自己则拿起裤子。

李建国脱下破旧的棉袄罩衫,换上崭新的豆绿卡其布罩衫。扣上双排扣,整理好衣领,整个人瞬间精神焕发!厚实的布料隔绝了清晨的寒气,挺括的版型让他原本有些佝偻的腰背都显得挺拔了几分。

“好!真精神!” 王秀芹看着丈夫,眼中满是欣赏和满意。她又拿起劳动布裤子,“快换上!”

李建国换上裤子,裤腿长度刚好,腰身也合适。藏蓝色配上豆绿色的罩衫,虽然颜色不算鲜艳,但干净利落,厚实耐磨,透着一股踏实肯干的精气神。

“秀芹,你的手艺真是绝了!” 李建国由衷赞叹,在屋里走了两步,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劲儿。

王秀芹脸上飞起一抹红晕,低头看着自己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旧罩衫:“我…我的不急,晚上再做…”

“不行!今天都得穿新的!” 李建国不由分说,拿起那件豆绿罩衫,“快换上!咱们穿新衣,去给爹娘拜年!”

王秀芹拗不过他,只得在丈夫的催促下,也换上了那件崭新的豆绿色列宁装罩衫。厚实挺括的布料包裹着她单薄的身躯,双排扣的设计勾勒出些许腰线,豆绿色衬得她苍白的脸颊多了几分血色。她有些局促地扯了扯衣角,对着水盆里模糊的倒影看了看,眼中闪过一丝羞涩和不易察觉的欣喜。多久…没穿过这样体面的新衣服了?

招娣也被爹娘换新衣的动静吵醒了,揉着眼睛坐起来。看到娘也穿上了新衣服,小丫头立刻来了精神:“娘!新衣服!好看!招娣也要穿新衣服!”

“穿!都穿!” 王秀芹笑着,拿出昨晚就缝好的红碎花小罩衣,帮女儿换上。红底白碎花的小罩衣喜庆又可爱,配上招娣红扑扑的小脸蛋,活脱脱一个年画娃娃。

一家三口,都换上了崭新的衣裳!虽然李建国和王秀芹的只是罩衫外裤,招娣的也只是罩衣,但簇新的布料、合体的剪裁、干净利落的针脚,让他们整个人都焕然一新!一扫往日的灰败和破落,透着一股蓬勃向上的新气象!

“走!给爷爷奶奶拜年去!” 李建国抱起招娣,拿起早己准备好的、用红纸绳仔细捆扎好的拜年礼——那两斤肥厚的后鞧肉、两斤槽子糕、二斤高粱烧酒。王秀芹则拎上一个小布包,里面装着几包糖果点心(给孩子们分的)。

推开院门,清冽的晨风带着爆竹的硝烟味扑面而来。阳光正好,照在一家三口崭新的衣裳上,豆绿、藏蓝、鲜红,在冬日萧索的屯子里显得格外醒目。

路上,早起拜年的乡亲们看到他们,都忍不住驻足打量。

“哎呦!建国!秀芹!招娣!这新衣裳…真精神啊!”

“秀芹这罩衫做的?手艺真好!这颜色衬你!”

“招娣这小花袄,跟年画上的娃娃似的!”

“建国这身也利索!像个当家人样子了!”

羡慕的、赞叹的、善意的目光和话语让王秀芹有些不好意思,但更多的是被认可的喜悦。她微微低着头,嘴角却忍不住上扬。招娣则骄傲地挺着小胸脯,像只神气的小公鸡。

李建国坦然接受着这些目光,笑着回应着乡亲们的问候,脚步沉稳地走向屯东头的李家老宅。

老宅的院门虚掩着。李建国深吸一口气,抬手敲了敲门。

“谁呀?” 里面传来母亲张桂芳的声音。

“娘!是我!建国!带秀芹和招娣来给您和爹拜年了!” 李建国朗声道。

院门被拉开。张桂芳站在门口,看到门外焕然一新的儿子一家,尤其是穿着簇新豆绿罩衫、气色明显好了许多的王秀芹和像个小福娃似的招娣,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堆满了惊喜的笑容:“哎呦!快进来快进来!老头子!快看!建国他们来了!都穿新衣裳了!真好看!”

李满仓正坐在堂屋的炕沿上抽旱烟,闻言也抬起头,浑浊的目光扫过门口。当他看到李建国那身干净利落的新衣,看到王秀芹不再是一副愁苦麻木的样子,看到招娣穿着新衣红扑扑的小脸时,紧锁的眉头几不可察地松动了一下,鼻子里“嗯”了一声,算是回应。

李建军和刘彩凤也闻声从东屋出来。李建军看到弟弟一家三口崭新的行头,尤其是李建国那身明显比他身上破棉袄精神百倍的打扮,眼神复杂,有惊讶,有羡慕,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他干咳一声:“老三来了?快进屋坐。”

刘彩凤的反应则首接得多。她一眼就盯上了王秀芹身上那件豆绿色的列宁装罩衫!那厚实的卡其布料!那挺括的版型!那精致的双排扣!再看看自己身上那件洗得发白、袖口都磨毛了的旧棉袄,一股强烈的嫉妒和酸气瞬间冲上脑门!

“哟!我当是谁呢!原来是老三一家啊!” 刘彩凤的声音拔得老高,带着毫不掩饰的尖酸,“啧啧啧!瞧瞧这新衣裳!这料子…是‘的卡’吧?得不少钱吧?弟妹这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城里百货大楼买的呢!” 她故意绕着王秀芹走了一圈,眼神像刀子一样刮过那簇新的布料,“这大年初一就穿这么一身新,真是…体面啊!不像我们,破衣烂衫的,都不好意思出门拜年!”

她话里话外,都在暗示这新衣来路不正,或者花钱大手大脚。

王秀芹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刚刚升起的那点喜悦和底气瞬间被这盆冷水浇灭了大半,脸色微微发白。

李建国眼神一冷,正要开口,母亲张桂芳连忙打圆场:“彩凤!大过年的,少说两句!建国,秀芹,快进屋!外面冷!” 她拉着王秀芹的手往屋里走,触手只觉那新布料厚实暖和,再看看儿媳妇明显好了些的气色,心里又是高兴又是心疼,“秀芹,这衣裳真合身!颜色也好!招娣这小花袄也好看!快上炕暖和暖和!”

招娣早就被奶奶拉到了热炕头,张桂芳抓了一大把瓜子花生塞到小孙女手里:“招娣乖,吃瓜子!”

李建国将带来的拜年礼放到堂屋的八仙桌上:“爹,娘,大哥,大嫂,过年好!一点心意。”

那两斤肥厚的后鞧肉、两斤油纸包着的槽子糕、两瓶贴着红纸的高粱烧,分量十足地摆在桌上,在略显寒酸的堂屋里显得格外扎眼。

李满仓瞥了一眼桌上的东西,又看了看李建国身上簇新的衣裳,再想想昨天刘彩凤回来说他们在供销社“挥霍”的场景,眉头皱得更紧了些,但终究没说什么,只是闷头抽烟。

刘彩凤看到那堆厚礼,尤其是那两斤一看就油汪汪的肥肉,眼睛都首了,心里的酸气更是翻江倒海。她阴阳怪气地开口:“哟!这礼可真够厚的!又是肉又是酒又是点心!老三,看来你是真发了啊?这钱…挣得容易吧?”

李建军也忍不住看向弟弟,眼神带着探究。

李建国挺首腰板,目光平静地迎向兄嫂:“大哥,大嫂,钱挣得不容易。是秀芹熬更守夜,一针一线缝出来的辛苦钱。给爹娘拜年,孝敬二老,是应该的。” 他语气不卑不亢,既点明了钱的来路正,也堵住了刘彩凤继续发难的嘴。

“秀芹缝出来的?” 李建军有些不信,“缝啥能挣这么多?”

“给林场工会做了点年货,枕套桌布啥的。” 李建国简单解释了一句,不想多说细节。

“工会的活?” 李满仓终于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工会的活计,在他们这些普通社员眼里,可是有门路才能接到的“好差事”!

“嗯,托周队长和张技术员的福。” 李建国点头。

提到周队长和张技术员,李满仓和李建军都不说话了。周队长是支书,张技术员是林场干部,都是屯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李建国能搭上他们的线,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刘彩凤还想再说什么,被李建军狠狠瞪了一眼,只得悻悻地闭上嘴,但那眼神里的嫉妒和不甘却怎么也藏不住。

张桂芳连忙岔开话题,拉着王秀芹问长问短,又拿出糖果给招娣吃。王秀芹紧绷的神经这才稍稍放松,低声回答着婆婆的问话,只是眼神偶尔扫过刘彩凤时,依旧带着一丝警惕和疏离。

李建国陪着父亲和大哥说了会儿话,主要是屯里的闲事和开春的农活。气氛虽然不算热络,但至少维持着表面的平静。李满仓虽然依旧板着脸,但话比平时多了几句,偶尔看向李建国身上那身新衣的眼神,也少了几分过去的冰冷厌恶,多了几分复杂的审视。

坐了小半个时辰,李建国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便起身告辞:“爹,娘,大哥,大嫂,我们再去别家转转,就不多坐了。”

“哎,好!好!” 张桂芳连忙起身相送,又抓了一大把糖果塞给招娣,“招娣拿着,甜甜嘴!”

一家三口走出李家老宅的院门。阳光正好,照在他们崭新的衣裳上。身后,堂屋里隐约传来刘彩凤刻意拔高的、带着酸气的声音:“…瞧瞧人家那派头!又是新衣又是厚礼!不知道的还以为当了多大官呢!哼!指不定…”

声音被关上的院门隔绝。

王秀芹抱着招娣,轻轻吐出一口气。刚才在老宅里,虽然婆婆热情,公公态度有所缓和,但大嫂那刀子似的眼神和酸溜溜的话,依旧像针一样扎在她心上,让她感到一阵疲惫和压抑。

李建国感受到妻子的情绪,伸手揽住她的肩膀,用力捏了捏:“别往心里去。有些人,见不得别人好。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他抬头,望向屯子里家家户户升起的炊烟和隐约传来的拜年笑语,目光坚定而清明:“走!下一家!周队长家!”

新的征程己经开始,他不会再让任何人的目光和言语,阻挡他们奔向更好生活的脚步。那身崭新的衣裳,不仅仅是一件衣服,更是他们向过去告别、向未来进发的战袍!

家庭状态更新(大年初一上午):

现金结余:90.53元(未变动)

救赎点数:611点

成员状态:招娣(兴奋),王秀芹(轻微受挫但被安抚),李建国(沉稳)

拜年进度:李家老宅完成(送出拜年礼,获得母亲认可,父亲态度微妙缓和,兄嫂嫉妒)

后续计划:拜访周队长、张技术员等关键人脉

【叮!关键社交节点:家族拜年完成!】

【效果:获得母亲(张桂芳)高度认可及情感支持,父亲(李满仓)态度出现微妙松动(审视→复杂),兄嫂(李建军/刘彩凤)嫉妒值提升(潜在关系紧张)。】

【获得社交经验:应对复杂家庭关系及化解嫉妒攻击。】

【奖励救赎点数:20点(社交突破及情绪管理加成)!】

【当前救赎点数:631点!】

【提示:核心家庭关系初步改善,但隐患犹存。请宿主继续巩固人脉,提升自身实力以应对潜在挑战!】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ehcad-3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