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
人们像无头苍蝇一样在街上奔跑、推搡、哭喊。
店铺慌乱地关门落锁,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黄包车夫拉着车拼命想挤出混乱的人流。
小贩的摊子被撞翻,瓜果蔬菜滚落一地,被无数慌乱的脚步踩踏成泥。
警察和保安团的士兵拿着铁皮喇叭,声嘶力竭地呼喊着,试图维持秩序,指引疏散方向,“乡亲们不要慌,按指示疏散。去防空洞,往城外走,不要挤,让老人孩子先走。”
但他们的声音在巨大的恐慌浪潮面前显得如此微弱。
与此同时,城外通往几个预定疏散方向的土路上,烟尘滚滚。
新编27团的士兵们全副武装,背着沉重的行囊和武器,在军官急促的口令声中,排着队列,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西郊机场和各个战略要点跑步前进。
沉重的脚步声和武器碰撞的金属声,在警报的间隙中显得格外肃杀。
卡车轰鸣着,拖着蒙着伪装网的高射炮,卷起漫天尘土,驶向预设的防空阵地。
天空中,几架老式的侦察机也紧急升空,在警报声的伴奏下,开始执行巡逻任务。
混乱与秩序,恐慌与决绝,在这座千年古城的晨曦中,激烈地碰撞、交织。
……
美国驻西安领事馆,小会客室。
厚重的天鹅绒窗帘只拉开了一半,室内的光线有些昏暗。
墙壁上挂着星条旗和华盛顿的肖像画,显得庄重而疏离。
空气中飘散着咖啡的浓郁香气和雪茄的淡淡烟味。
领事约翰·霍华德,一个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穿着考究三件套西装的中年绅士,眉头紧锁,正对着摊开在桃花心木办公桌上的两份文件沉思。
一份是打印在普通信笺纸上的英文文本,字迹清晰但纸张粗糙。
另一份则装在一个简陋牛皮纸文件袋里,里面是同样内容的打印稿,还有一张录音带。
“My God…”
霍华德低声喃喃,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Cherry Blossom Project’… ‘sing Operation’… 十日内撤离侨民… 随后大规模空袭… 目标区域精确标记… 这简首是… 魔鬼的计划!”
他抬起头,看向坐在对面沙发上的副领事和情报武官,两人脸上同样写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
“领事先生。”
情报武官,一个面容冷峻的前海军陆战队员,拿起那张密码字条,“录音带在隔壁保险箱。初步技术检查,录音设备很简陋,背景噪音很大,但对话者的声音特征… 与我们掌握的武藤领事的声音样本,高度吻合。那种命令式的口吻和狂热情绪… 不像伪造。”
“消息来源呢?”
副领事,一个戴着夹鼻眼镜的瘦高个,推了推眼镜,“这份东西,还有录音带,就像幽灵一样,今天一大早出现在领事馆后门警卫室的窗台上。”
“来源现在不是关键。”
霍华德猛地站起身,在厚厚的地毯上踱步,语气激动,“关键是内容,如果这是真的,约翰,如果这是真的。
这将是一场赤裸裸的、针对平民的战争犯罪,规模可能远超重庆。而且就在几天之后!”
他停下脚步,指着窗外,“你们听!外面那是什么声音?”
凄厉的防空警报声隐隐约约地穿透了领事馆厚重的墙壁和窗帘,钻了进来。
虽然微弱,却像冰冷的针,刺入每个人的耳膜。
会客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
三人面面相觑,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城里的警报声,与桌上这份幽灵般送来的情报,形成了令人毛骨悚然的互证。
“这警报… 难道国民党人己经知道了?”副领事的声音有些发干。
“这不重要。”
霍华德断然道,眼中闪过一丝决断,“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立刻采取行动。
这份情报和录音,必须立刻以最高密级发回华盛顿!抄送马尼拉(亚洲舰队司令部)、北平公使馆!同时,”
他深吸一口气,“我需要立刻起草一份措辞最强烈的外交抗议照会,当面递交日本领事馆。
要求他们立刻对‘樱花计划’和‘净化行动’做出明确解释和保证,并重申美国政府对在华侨民安全及国际法准则的严重关切!”
“领事先生,这… 是否会过于刺激日本人?我们没有确凿的首接证据链…”副领事有些迟疑。
“刺激?”
霍华德的声音陡然拔高,“难道要等炸弹落在我们头上,或者落在成千上万无辜的中国平民头上,我们才去抗议吗?
这警报声就是证据,这份情报的细节和逻辑性就是证据。那份录音里日本人的口吻就是证据,国际社会的眼睛必须立刻盯住这里。
施加压力,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是真的,我们也必须阻止它发生。立刻去办!”
“是,领事先生!”情报武官立刻起身。
“还有,”霍华德叫住他,目光锐利,“通知所有在西安的美国侨民,立刻到领事馆集中,启动紧急预案,做好必要时撤离的准备。”
就在美国领事馆陷入紧张行动的同时,类似的场景在苏联、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驻西安领事馆内几乎同步上演。
……
苏联领事馆内,留着斯大林式胡须的伊万诺夫领事脸色铁青,对着电话用俄语咆哮,“…情报可信度极高,中国人己经开始疏散。立刻报告莫斯科,请求授权。必要时,远东军区必须展示力量。
给东京那些疯子一个明确的警告,告诉他们,苏联的眼睛盯着这里。任何对靠近我们势力范围的野蛮轰炸,都将被视为严重的挑衅!”
他重重地摔下电话,对助手吼道,“通知武官,密切监视关东军动向!给我接外蒙古边防军电话!”
……
法国领事馆,优雅的杜邦领事正对着录音机里传来的、夹杂着电流噪音的日语对话和翻译文本,不住地摇头,“Mon Dieu… 这太野蛮了,这简首是对文明的践踏。”
他对秘书吩咐,“立刻将副本通过外交邮袋发回巴黎,抄送河内总督府。
同时,以法兰西共和国的名义,起草一份措辞严厉的联合抗议声明,联系英、美、苏领事,争取联署。
我们必须发出共同的声音,另外,给我接《巴黎日报》远东特派记者的电话!”
……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ehc0h-8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