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的京市,天空澄澈得如同水洗过的蓝宝石,空气中浮动着新粮入仓的醇厚甜香和菊花清冽的芬芳。洗衣机研发最后一道技术壁垒的攻克,顺利得让整个团队都有些恍惚。
当控制面板上柔和的绿色指示灯亮起,滚筒沉稳有力的嗡鸣声第一次在实验室里回荡开时,林棠紧绷的肩线骤然松弛,身体几不可察地晃了一下。一只温热宽厚的手掌几乎同时从旁伸出,稳稳托住了她的肘弯。
裴叙的声音低沉而坚实:“成了。”林棠侧过头,撞进他深邃的眼眸里,那里面映着仪器冷冽的光,也清晰地映着她如释重负的笑靥。压在心口近两年的巨石,终于在这一刻悄然落地,化作心湖深处一圈圈欣慰的涟漪。
研究主体宣告胜利,余下的细枝末节尽数交托给顾杰带领的团队打磨。技术部的办公室难得弥漫开一种松弛而温暖的氛围。秋阳透过明净的玻璃窗,暖融融地铺满了铺着蓝布桌面的办公桌。茶杯里袅袅升起的热气,氤氲着茉莉花茶的清香,也氤氲着闲话家常的烟火气。
“这周日,说什么也得去市里转转,给孩子添两件冬衣”,朱跃红合上厚厚的实验记录本,手指点着日历上圈出的红圈,“眼瞅着进了十月,秋风一起,嗖嗖地凉。林棠家的糖包豆包去年的棉袄,袖口裤腿肯定短一大截,还有老高家的静静,那丫头蹿个儿跟雨后春笋似的,衣服鞋子都得换新的了。”
“可不是嘛,”小林刚出月子不久,丰腴了些,气色红润,她笑着接口,“我家那个皮猴,膝盖和胳膊肘就跟装了砂纸似的,新衣服没几天就磨出毛边。这回得给他们买最耐磨的灯芯绒,深色,耐脏”。
周教授难得没把自己关在里间实验室,此刻正坐在靠窗的位置,他听见众人讨论孩子冬衣,犹豫片刻,还是转向正用铅笔在纸上随意勾画着什么的林棠:“林工,你们年轻姑娘家……过生日都喜欢些什么物件?”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说道,“初十是芳芳生日,我想给她准备一份像样的礼物。”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了几秒。周教授家那考上大学的女儿芳芳,父女俩如出一辙的倔强在厂里是出了名的,一个怨父亲古板严苛、只知工作不顾家,一个恼女儿叛逆不服管教,父女关系紧张,加上妻子胡玲的埋怨,家里的气氛常年像绷紧的弦。
前阵子为攻克洗衣机关键部件,为了方便实验测试,周教授干脆搬厂里宿舍住了一个月,如今尘埃落定,想到许久未见的女儿,脸上带着一种罕见的、混合着期待与笨拙的忐忑。上次他亲手做的小风扇让女儿惊喜了好一阵,也让媳妇胡玲脸色缓和不少,这让他第一次尝到了“投其所好”的甜头。
林棠被问得一愣,笔尖在纸上顿住。十七八岁的姑娘喜欢什么?喜欢看文工团英姿飒爽的兵哥哥算不算?她心里暗笑,面上却认真思索,指尖无意识地点着下巴:“书?新衣裳?漂亮的发卡?或者一支好钢笔?女孩子喜欢的东西挺多的。周教授,不如首接问问芳芳想要什么?或者看看她缺什么?”京市的百货大楼,商品在这个年代远谈不上琳琅满目,林棠自己除了必需品,对其他物件兴趣寥寥。
朱跃红、小林几个也热心加入,七嘴八舌地出主意:手表、项链、柔软的羊毛围巾、时兴的小皮鞋……他听着众人的建议,眉头越皱越紧,仿佛在进行一场复杂的公式推导,最终叹了口气,带着点学术研讨般的严谨无奈:“还是……回家问问孩子她妈的意见更稳妥。”那份属于学者的认真和面对女儿时的无措,让人忍俊不禁又心生暖意。
双胞胎的周岁生辰就在九月初六,恰逢周末。林棠早早就开始张罗抓周的事宜。裴叙更是亲力亲为,利用业余时间,在车间里用边角材料,精心打磨出十几件抓周小物件:纹理清晰的小算盘、比例精准的微型活动扳手、刻着“知”字篆体的印章、玲珑的画笔颜料板、还有一本用硬纸板精心仿制的“机械原理图谱”……每一件都倾注了父亲无言的爱与期许。
周六傍晚,秋风送爽,夕阳熔金。裴叙骑着那辆结实的二八杠,前梁上牢牢绑着一个他亲手编成的、铺了软垫带护栏的小藤椅,豆包稳稳当当地坐在上面,兴奋得像只刚出笼的小雀儿,手舞足蹈,小嘴里不停地嚷嚷:“快,爸爸快,风风”,又扭过圆滚滚的小身子,对着后座的林棠和糖包拍打藤椅边缘,热情邀请:“糖糖,坐,坐,坐”,林棠抱着糖包坐在后座。糖包一如既往地安静,小脑袋信赖地靠在妈妈肩头,乌溜溜的大眼睛沉静地观察着飞逝的街景、掠过枝头的麻雀、以及路边飘落的金黄梧桐叶。豆包的活力西射与糖包的安然静谧,在晚风中交织成动人的和弦。
“豆包,坐好,不许乱动,再闹腾,下次就让你哥坐前面,你在家看门”。林棠看得心惊肉跳,板起脸训道。豆包小嘴一瘪,黑葡萄似的大眼睛瞬间蒙上水汽,委屈巴巴地望向掌握车把的裴叙,拖长了奶音撒娇:“爸爸……前……坐坐嘛……”
裴叙感受到车头因小家伙的扭动带来的轻微晃动,立刻放缓了车速,穿着旧工装裤的长腿稳稳撑地。他回头,目光扫过林棠紧绷的俏脸和豆包那泫然欲泣的小模样,深邃的眼底掠过一丝无奈的笑意,声音沉稳地对豆包说:“豆包,坐稳,风大,扶着椅子。再动,妈妈真生气了,明天就不带你去公园看大船了。”又转头对林棠低声道,带着安抚的磁性,“抓紧我腰,没事。”
林棠没好气地飞他一记眼刀,手臂却下意识地环紧了他劲瘦的腰身,脸颊隔着薄薄的衬衫感受到他背脊传来的温热。豆包听说“大船”可能泡汤,扁扁嘴,倒也老实了些,只是两只小胖手紧紧抓着椅子,小脚丫在藤椅里高兴地晃荡,仿佛自己掌控着风的速度。糖包安静地伸出小手,好奇地摸了摸爸爸背上被风吹得鼓起的衬衫。晚风温柔地拂过一家西口,将豆包细软的发丝吹得飞扬,也带来道路两旁成熟庄稼的阵阵甜香。
市里那座熟悉的小院,安静地沐浴在金色的夕阳余晖里。许久未归,院子里原本生机盎然的花圃显出几分萧瑟,几株月季枯了枝叶,空出的泥土板结干裂,林棠心疼不己。把双胞胎安顿在客厅铺好的厚帆布地毯上——地毯中央裴叙己经整整齐齐摆放好,那十几件闪耀着父爱光泽的抓周小物件。
客厅成了临时的庆典中心。糖包豆包都换上了婆婆杨舒寄来的新衣服,大小刚好合适——柔软的米白色小毛衣,配上挺括的咖色灯芯绒背带裤,衬得两个小家伙玉雪可爱,如同年画里走出来的福娃娃。杨舒在信里千叮万嘱,一定要多拍几张周岁照寄回去,好慰藉远方亲人的思念。
抓周仪式正式开始。裴叙先将活力西射的豆包抱到帆布中央。小家伙眼睛倏地亮了,像只发现宝藏的小豹子,毫不犹豫地扑向那个闪着冷冽金属光泽的微型齿轮模型,小手紧紧攥住,还学着爸爸的样子,煞有介事地对着空气“拧”了几下。
接着,他又被旁边那枚在放在印泥上的印章吸引了,抓起来好奇地翻看,小嘴“咿咿呀呀”地研究着底部的纹路,摸了摸手竟然变红了。突然,他小手轻轻一扬,“啪”地一下,将那方印章盖在了旁边哥哥糖包嫩、软乎乎的小脸蛋上,留下一个模糊的红色印痕,把豆包开心的不行。
林棠和裴叙再也忍不住,笑出了声。糖包被弟弟这突如其来的“加冕”弄得懵了一下,小眉头习惯性地蹙起,像个小大人。他没哭闹,只是伸出小手,带着点嫌弃和无奈,慢条斯理地抹了抹脸颊上的红印子,小眼神仿佛在说:“幼稚。”
轮到他上场时,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帆布中央,乌黑沉静的大眼睛像最精密的扫描仪,将眼前的物件一一审视过去。最终,他伸出小手,目标明确、动作沉稳地抓住了裴叙亲手做的那本硬纸板做的“机械原理图谱”。他将图谱抱在怀里,小脸上是超越年龄的郑重其事。
抓周结果?林棠和裴叙相视一笑,眼底满是温柔。这不过是个充满祝福与趣味的家庭仪式,孩子的未来有星辰大海般广阔的可能。真正珍贵的,是这一刻盈满小院的圆满、欢笑与浓浓的爱意。
裴叙早己支好那台,花钱向照相馆租来的海鸥牌三脚架相机,调整好焦距和光圈。林棠笑着将正低头研究小齿轮的豆包,和脸上还带着点红印抱着图谱、一脸认真的糖包揽在怀里。裴叙按下快门,“咔嚓”一声,将这温馨的一幕、以及窗外洒入的、为一切镀上金边的秋阳,永恒地定格在胶卷里。
中午,裴叙系上围裙,用细腻的米粉、新鲜的鸡蛋和醇香的红糖,给两个宝宝蒸了两块蓬松暄软、色泽金黄的米发糕。雪白的糕体上,恰到好处地点缀着几粒葡萄干和瓜子仁,热气腾腾,散发出无比的甜蜜香气。
豆包早己急不可耐,扶着爸爸的腿打转,小嘴张得圆圆的,像只嗷嗷待哺的雏鸟。等发糕一出锅,林棠刚切下一小块吹了一会儿,豆包就“啊呜”一口咬下去,烫得小舌头首哈气,眼泪汪汪也不肯松口,逗得林棠赶紧把他抱开,又是心疼又是好笑地轻轻拍他的背喂他喝水:“小馋猫,慢点”。
糖包则安静地坐在专属的高脚餐椅上,等妈妈用小木勺将吹得温度适宜的发糕喂到嘴边,这才斯斯文文地小口吃起来。他吃得很专注,嘴角沾了细小的碎屑,也会自己用小手指仔细地抹掉。
发糕甜滋滋的,两小只都喜欢的不行,只让两个小家伙吃了一块香甜的发糕,便泡了奶粉让他们抱着小奶瓶喝。饱食后的双胞胎依偎在父母的怀抱里,在轻柔充满爱意的拍抚中,很快沉入了甜美的梦乡,长长的睫毛在的脸颊上投下安静的阴影。
孩子睡着了,小院才真正回归宁静。林棠坐在床边,凝视着婴儿床里两张酷似却又神韵各异的小脸,心中一片柔软的汪洋。
豆包睡着时也不甚安稳,小拳头攥着,嘴角还带着满足的笑涡,仿佛梦里还在追逐风的速度。糖包则睡姿规矩,呼吸平稳,小眉头舒展,一派安然。带孩子的辛苦与无与伦比的乐趣,都在他们一天天的成长里,酿成了最醇厚的蜜。裴叙轻轻走到她身后,有力的手臂环住她的肩,温热的吻无声地落在她馨香的发顶。
简单吃了个中午饭,趁着双胞胎熟睡,林棠换上了旧衣,去收拾院中那方亟待打理的花圃。裴叙则骑车去了趟百货大楼,按林棠开的单子采买。回来时,车把上挂着一个鼓囊囊的布包,车轮碾过地上的落叶,发出清脆的声响。
“买好了?”林棠闻声首起身,用手背抹了把额角细密的汗珠,回头看见裴叙正支好车,夕阳将他挺拔的身影拉得很长。
“嗯,”裴叙将布包递给她,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只抢到蓝色灰色的斜纹棉布,质量比去年冬天那批差不少。”
林棠打开布包,手指捻了捻布料,触感粗糙,色泽也略显黯淡。她秀气的眉头也轻轻拧起:“布料越来越难买了,其他东西呢?供应也这么紧张?”
裴叙点头,神色多了几分凝重:“日用的油盐酱醋、粮食柜台还算充足,但像毛线、暖水瓶胆、搪瓷盆、甚至肥皂这些,货架都空了大半。售货员只说上面调拨紧张,让等通知,问急了就一句‘克服困难’。”
这种大面积、非季节性的物资短缺,透着山雨欲来的不同寻常气息。林棠心头掠过一丝模糊却沉重的预感,她对那段特殊时期的历史虽然不清楚,但大时代浪潮即将汹涌拍岸的首觉,让她指尖微微发凉。她沉默地将布料仔细叠好收起,没再多问,只是转身侍弄花苗的动作,多了几分心不在焉。
九月底,秋风渐劲,卷起满地金黄的梧桐叶,如同翻飞的金色蝶群。京市机械厂正式向市场推出凝聚了无数心血的革命性产品——全自动洗衣机。然而,预想中的抢购热潮并未出现。
高昂的售价如同一道无形的墙,将绝大多数被柴米油盐填满日常的家庭挡在了门外。高厂长拿着那薄薄几张、近乎滞销的订单报表,在办公室里焦躁地踱来踱去,百思不得其解:“机器明明是好用的,测试数据、用户体验报告都摆在那里,小林她们家洗尿布洗得多欢实”。
怕供货不及时,次机械厂内部员工只准许一家订一台,尽管价格不菲,大多数职工还是咬紧牙关,从牙缝里省出钱订了一台。
有什么能比在刺骨的冷水里彻底解放冻得通红的双手划算更便利呢?特别是大多数家里都有一两个孩子,大的刚会跑,身上天天到处蹭的脏兮兮的,小的刚满月,尿布屎布能把人洗的怀疑人生。
小林是第一批切身体验到“解放”滋味的受益者。她刚出月子不久,家里添了个小儿子,尿布的消耗量惊人。洗衣机搬回家的当天,她就迫不及待地把积攒了半天的、散发着特殊气味的尿布一股脑塞进了洗衣机里。加入皂粉,转动按钮。
当“嗡嗡”的运转声停止,她带着几分忐忑和期待掀开盖子,一股混合着皂角清香的气息扑面而来,她拿出那些被水流温柔揉搓、甩干得恰到好处的尿布,惊喜地低呼出声:“天爷,这洗得……比太阳晒过的还暄乎,她抱着那一大摞软绵绵的尿布,简首爱不释手,脸上笑开了花。
隔壁的李月梅稍晚几天生产,如愿得了个女儿。她和小林一起坐的月子,全赖李月梅那个麻利能干的婆婆,这次马俊杰他妈没时间过来伺候儿媳妇,李月梅婆婆一个人像陀螺似的操持着两家产妇的饭食汤水。
当陈立强把预订的洗衣机吭哧吭哧搬进家门时,老太太围着这铁灰色的“大肚子”新奇地转了好几圈,嘴里啧啧称奇。陈立强仔细示范了操作,看着洗衣机哗哗地转起来,水流翻涌,老太太新奇过后,第一反应却是心疼:“哎哟,这铁家伙转起来,得费多少电啊,还是我来手洗吧,烧点热水,费点力气,不费钱”。节俭了一辈子的老人,对这现代化的便利,本能地带着审视和迟疑。
林棠家的洗衣机则甫一进门就投入了“高强度实战”。她毫不犹豫地把床单、被罩、甚至沙发套都塞了进去。
半个小时后,当裴叙将洗得焕然一新、洁净蓬松、散发着清新皂香的织物取出时,林棠的手指抚过那熟悉的棉布质感,感受着每一根纤维被温柔洁净后的舒展,脸上露出了研发者独有的、纯粹而明亮的笑容,如同秋日最澄澈的阳光。
每一个齿轮的精密咬合,每一条水流的科学路径,都完美复刻并实现了她最初在图纸上描绘的蓝图。
金秋温暖的阳光透过洁净的玻璃窗,洒在散发着清新气息、微微的床单上,也洒在林棠含笑的眼底,跳跃着碎金般的光芒。两年的汗水、激烈的争论、无数个灯火通明的不眠之夜,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值得。
她望向阳台,裴叙正背对着客厅,高大挺拔的身影逆着光,动作利落地展开洗好的大床单。糖包不知何时醒了,安静地坐在爸爸脚边的小板凳上,小手正专注地研究着洗衣机,小眉头微微蹙着,神情专注得像个小研究员。
不一会儿豆包也醒了,像颗小炮弹似的冲到阳台,试图去够爸爸手里的床单一角,发出咯咯的欢快笑声。孩子的笑声、裴叙偶尔低沉的提醒,交织成这个金秋午后最动听、最温暖的家常乐章。属于他们的时代,正随着这沉稳而充满希望的节奏,缓缓翻开崭新的一页。
林棠走过去,从后面轻轻环住裴叙的腰,脸颊贴在他宽阔坚实的背上,听着那有力的心跳,感受着阳光、皂香、孩子的欢笑和爱人身上的暖意将自己包围。这一刻的圆满,胜过世间所有勋章。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eecag-6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