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着这份沉甸甸的文件回到房间,谢予珩心潮起伏。
他拉开书桌最底层的抽屉,里面静静躺着一个有些磨损的论坛嘉宾名牌,上面印着“苏钰涵”三个字。指尖拂过名牌,紧绷的神经奇异地放松了一丝。
他第一次见到苏钰涵,正是在三年前一个全球顶尖的医疗人工智能峰会上。彼时他还是晟铭集团AI实验室的骨干研究员,而她,是海外顶尖名校归来的医学影像学新锐,代表另一家机构做报告。
她站在台上,逻辑清晰,数据扎实,对AI赋能精准医疗的见解犀利独到,更难得的是那份沉稳自信的气场,瞬间吸引了谢予珩的目光。
会后交流环节,他主动上前探讨一个技术难点,两人从算法模型争论到临床,针锋相对却又火花西溅。最终达成共识时,相视一笑中己有惺惺相惜之意。
后来,他离开晟铭创立永珩,面临无数质疑和挖角,团队核心成员一度动摇。
是苏钰涵,在他最需要技术伙伴的时候,放弃了国外顶尖实验室的优渥offer,带着她的专业能力和对“明瞳”理念的认同,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永珩初创团队,担任首席医学官(CMO)。
无数个像今夜这样的通宵达旦,她都在隔壁的实验室或会议室,带领医学团队反复验证算法、标注数据、优化流程。
她的严谨、坚韧和对生命健康的深切关怀,是支撑“明瞳”技术理念落地的另一根支柱。
在日复一日的并肩作战中,在无数个攻克技术难关后的疲惫相视里,在深夜办公室递来的一杯热咖啡的氤氲香气中,两颗同样专注、同样执着于创造价值的心,渐渐靠近。
没有轰轰烈烈的告白,只有实验室里默契的眼神,加班夜归时共撑一把伞的肩并肩,以及在她父亲重病时,他默默协调国内外顶级医疗资源的坚定支持。
那份情愫,如同精密的算法,在时间的迭代中悄然收敛,最终指向唯一解。
半年前,在“明瞳”一期临床试验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那个傍晚,实验室只剩下他们两人。
窗外是瑰丽的晚霞,室内是成功后的宁静。谢予珩看着被霞光勾勒出柔和轮廓的苏钰涵,轻声问:“苏博士,愿不愿意和我一起,把‘明瞳’的价值,带到更远的地方?不是作为CMO,而是作为我的妻子。”
苏钰涵抬头,眼中映着霞光和他,没有犹豫,微笑着点头:“好。我们一起。”
他们的婚礼极其低调,只邀请了最亲近的家人和朋友,在谢家老宅的花园里举行。
谢槿逸虽然对儿子选择在创业关键期结婚有些微词,但在婚礼上,看到儿子眼中从未有过的、属于“人”而非“机器”的温暖光芒,
看到苏钰涵落落大方、沉稳内秀的气度,最终也只是在敬茶时,对两人说了一句:“并肩前行,勿忘初心。”沐歆悦则对这个知性优雅、与儿子志同道合的儿媳喜爱有加。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ebdag-4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