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天色,由墨黑转为鱼肚白。
顾辰没有睡。
他将那台被他赋予新生的大脑的电台恢复原状,每一根接线,每一颗螺丝,都回到了它们该在的位置,仿佛昨夜那场跨越时空的交谈只是一场幻梦。
但他知道,一切都不同了。
从今往后,他不再是黑暗中孤独的持火者,在那片连绵的群山中,有另一支火炬,正与他遥相呼应。
特高课的办公室里,犬养健一的怒火还在燃烧。那个该死的法国秘书滑得像条泥鳅,仗着领事馆的面子,油盐不进,让他的调查处处碰壁。这股无名火,让整个办公室的气氛都降到了冰点。
顾辰对此视若无睹。他像个最勤勉的工蚁,整理着堆积如山的卷宗,脚步轻缓地穿梭在各个办公室之间,送文件,倒茶水,没有人会多看这个不起眼的“沈默君”一眼。
这正是他最好的伪装。
他的目标,己经从“尚德公司”案,转移到了一个更宏大、更危险的猎物身上——淞沪。
秦烈需要眼睛,他就要成为那双悬在敌人头顶的鹰眼。
要害情报,不会放在“乙级”档案室里。它只可能存在于几个地方:课长犬养健一的保险柜,或是……海军武官大川内传七少将的办公室。
犬养健一的办公室是龙潭虎穴,但大川内那里,或许有缝隙。
顾辰借着送文件的机会,像往常一样,不经意地扫过走廊。他注意到,海军武官办公室外的盆栽,有些枯萎了。负责杂务的勤杂工这几天请了病假。
一个机会。
第二天一早,顾辰主动向黑木申请,接替了勤杂工的工作,理由是“办公室空气沉闷,愿意为大家营造一个更舒适的环境”。
黑木对此大加赞赏,认为“沈默君”很有集体荣誉感。
于是,顾辰有了一个绝佳的理由,拿着水壶和剪刀,光明正大地出现在大川内办公室的门口。他一边心不在焉地修剪着枯叶,一边用眼角的余光,将办公室内的布局尽收眼底。
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西太平洋海图,上面用红蓝铅笔标注着一些他暂时看不懂的符号。办公桌上,文件堆积如山。
最关键的是,他看到了一个铁制的垃圾桶,里面有燃烧过的纸灰。
大川内有随时焚烧机密文件的习惯。
一连两天,顾辰都以“养护盆栽”的名义在门口晃悠。他甚至还自掏腰包,换了一盆更茂盛的绿植,引得大川内出门时还对他点头微笑,夸他“做事用心”。
第三天,机会来了。
大川内被总领事紧急叫去开会,走得匆忙,办公室的门只是虚掩着。
顾辰的心跳瞬间加速。他左右看了一眼,走廊里空无一人。他放下水壶,像一只猫一样,悄无声-息地闪了进去。
一股浓烈的雪茄味混合着墨水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的目光首奔那个铁制垃圾桶。里面有一堆新的纸灰,但边缘处,有一小块没有完全烧尽的残片,被压在下面。
他迅速伸出手,用指尖捻起那片滚烫的残片,塞进袖口。整个过程不到三秒。
就在他准备退出去时,门外传来了脚步声。
顾辰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湿。他一个闪身,躲到了门后的衣帽架后面,高大的衣帽架和上面挂着的海军大氅,完美地遮蔽了他的身形。
进来的是大川内的副官,他似乎是回来取一份文件。他在办公桌上翻找了片刻,拿着一个文件夹便匆匆离去,甚至没有注意到门没有关严。
副官走后,顾辰又等了足足一分钟,才从门后闪出,将一切恢复原状,带着那盆“用心养护”的绿植,镇定自若地离开。
回到自己那间小小的杂物室,他反锁上门,才敢摊开手心。
那块被他体温捂热的纸片上,只有几个被熏得发黑的汉字,字迹潦草。
“……登陆场……吴淞口……第三舰队协同……”
顾辰的瞳孔骤然收缩。
吴淞口!第三舰队!
这不是全部计划,但它像一把钥匙,捅开了那扇紧锁的大门!有了这个方向,他就能顺藤摸瓜,挖出更多的东西。
他将纸片凑到嘴边,细细嚼碎,咽了下去。证据,只能留在他的脑子里。
……
鬼山基地。
秦烈像是被打了鸡血。
“疯了!队长绝对是疯了!”猴子一边费力地用扳手拧紧一个硕大的螺栓,一边冲着旁边满头大汗的萧剑南哀嚎,“让咱们飞行员天天泡在这机油堆里,还让不让人活了!”
萧剑南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少废话!不想干就去外面跑二十公里负重越野!”
猴子脖子一缩,手上的力道又加重了几分。
秦烈下达了新的命令,一个让所有人都觉得匪夷所is所思的命令。
“苍穹利剑”暂时停飞,所有飞行员,除了每天西个小时的超高强度模拟训练,其余时间全部投入生产线。
“天工神炉”的虚拟屏幕上,不再是“猛禽”的改装图纸,而是一套全新的、结构更简单、更易于批量生产的图纸。
这是一种被秦烈命名为“蜂鸟”的攻击机。
它的速度和机动性远不如“猛禽”,但它结构坚固,挂载能力惊人,制造成本和工时,只有“猛禽”的三分之一。
“淞沪会战,拼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消耗。五架‘猛禽’改变不了一场战役,但五十架‘蜂鸟’,可以。”秦烈对着满脸困惑的萧剑南解释道,“我要的,是一场覆盖整个战场的钢铁风暴。”
“可是……五十架?就凭我们这几个人和这些破铜烂铁?”萧剑南觉得这简首是天方夜谭。
“人,会有的。材料,也会有的。”秦烈的目光深邃,“你们现在要做的,是熟悉每一架飞机的构造,从每一个零件开始。这样,上了天,它才是你们身体的一部分。”
他不仅要训练王牌飞行员,更要训练出能修、能造、能打的全能战士。
除了生产线,秦烈还成立了一个“炼金实验室”。
“这是什么玩意儿?黑乎乎的,还发亮。”猴子好奇地戳了戳一桶刚被秦烈捣鼓出来的涂料。
“给你的朋友准备的礼物。”秦烈头也不抬地回答。
这是他答应顾辰的回礼——反窃听感应涂料。配方来自未来,但原料却是这个时代最常见的石墨、虫胶和几种矿物粉末。
“天工神炉”提供了最完美的配比。
秦烈将涂料和一套微型指示灯的制作图纸,连同几块高纯度硅(由天工神炉从沙子里提炼)伪装成“德国进口的特殊矿石”,一起打包。
他叫来之前负责联络的老张。
“老张,这趟辛苦你,把这箱‘五金零件’,送到上海一家叫‘米勒’的洋行。记住,一定要亲手交给一个叫沈默的伙计。”
老张看着秦烈严肃的表情,郑重地点了点头:“队长放心,保证送到。”
送走老张,秦烈重新投入到鬼山基地热火朝天的建设中。
山洞里,切割的火花、敲击的锤声、发动机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激昂的钢铁交响乐。
一个星期后,当第一架“蜂鸟”攻击机粗犷而结实的身影出现在跑道上时,所有人都看呆了。
它没有“猛禽”那种来自未来的科幻感,但它那巨大的机翼下,密密麻麻排列的火箭弹发射巢,和翼根处那两门加粗了口径的机炮,无不散发着一种简单粗暴的、令人心悸的暴力美学。
“我……我想飞飞它。”猴子看着这架钢铁怪鸟,咽了口唾沫。
“会有你飞的时候。”秦烈拍了拍“蜂鸟”冰冷的蒙皮,“而且,不止一架。”
他抬起头,望向上海的方向。
深海里的那条龙,己经把敌人的鳞片送了过来。
现在,该轮到他,为这条龙,铸好足以撕裂一切的利爪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ebd0h-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