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3月18日清晨,薄雾笼罩着独立旅临时驻地。李云龙正蹲在磨盘旁,用缴获的日军钢盔给婴儿李樱煮米糊。钢盔内壁还残留着几道弹痕,沸水从弹孔里漏出来,在柴火上滋滋作响。
"他娘的,连个奶瓶子都找不着。"李云龙骂骂咧咧地抓起竹筒,把煮好的米糊倒进去。小女婴裹在改小的军装里,乌溜溜的眼睛盯着他胸前晃荡的怀表——那里原本嵌着秀芹的银簪,现在换成了从山本二代尸体上搜出的樱花徽章。
远处突然传来马蹄声。旅部通讯员飞身下马,皮靴上还沾着未干的血迹:"报告旅长!总部急电!"
李云龙单手抱着孩子,用牙撕开信封。电报是师长亲笔,字迹力透纸背:
"独立旅李云龙部:一、嘉奖歼灭山本特工队、挫败日寇毒气战之功,记集体大功一次;二、严厉处分擅自调动三个县大队、强征民船二十三条之行为,着李云龙深刻检讨......"
"嘿!"李云龙把电报拍在磨盘上,"又他娘的一手糖一手鞭子!"
赵刚闻声从临时指挥部出来,左手还吊着绷带。他接过电报细看,眉头越皱越紧:"老李,处分理由不止这些吧?楚云飞昨天派人送来的密信里说......"
"说老子抢了阎锡山藏在河神庙的军火?"李云龙冷笑,从怀里掏出个黄铜弹壳做的拨浪鼓逗孩子,"那批捷克式本来就是重庆拨给八路军的,被晋绥军半道截了!"
正说着,天空传来引擎轰鸣。两架涂着青天白日徽的P-40战斗机低空掠过,投下个绑着红布的铁筒。铁筒砸在晒谷场上,骨碌碌滚到李云龙脚边——里面是重庆军委会的嘉奖令,表彰独立旅"歼敌英勇",落款居然是何应钦的印章。
"操!"李云龙像踩到蛇似的跳开,"这是要把老子架火上烤啊!"
赵刚脸色骤变。国共摩擦日益尖锐的当口,这份嘉奖令比日军炸弹还毒辣。果然,中午时分,延安的特别调查组就到了驻地。
——
临时指挥部的土墙上挂满了地图,弹孔成了天然的图钉孔。调查组组长是戴圆框眼镜的周特派员,他正用钢笔尖戳着作战图上的红箭头:"李旅长,你解释下为何不按总部命令撤退,反而强攻自来水厂?"
李云龙叼着烟卷没吭声。角落里,被临时叫来作证的县大队长老宋搓着手上的老茧:"首长,是俺们自愿跟李旅长打的......"
"自愿?"周特派员翻开笔记本,"记录显示你们牺牲了六十七人,这就是李旅长的指挥艺术?"
"放你娘的屁!"李云龙拍案而起,怀里的婴儿被惊醒大哭,"要不是老子抢下自来水厂,现在半个晋中都是死人!"
调查陷入僵局时,门外突然传来喧哗。两个战士架着个穿长衫的洋人闯进来,对方金发碧眼,领带上别着红十字徽章。
"我是美联社记者白修德。"洋人用生硬的中文说道,从相机包里掏出个玻璃瓶,"在水厂采集的样本,纽约实验室刚发来回电。"
瓶底沉着层淡黄色粉末。赵刚接过瓶子对着光一看,顿时倒吸凉气——这是改良版芥子毒剂,只需500克就能污染整座城市的供水系统。
白修德打开笔记本:"日军在满洲的实验记录显示,这种代号'茶丸'的毒剂......"
"够了!"周特派员突然厉声打断,"涉外事务必须由总部处理!"他伸手要抢玻璃瓶,李云龙却抢先一步将瓶子塞给赵刚。
混乱中,婴儿李樱突然剧烈咳嗽,小脸涨得通红。李云龙掀开襁褓,发现她脚心的樱花烙印竟渗出淡黄色液体!白修德惊呼着掏出针剂,却被周特派员拦住:"这孩子可能是日军生物武器,必须隔离!"
"滚开!"李云龙拔出驳壳枪,"谁敢动老子的闺女!"
剑拔弩张之际,电台突然响起刺耳的呼叫声。通讯兵冲进来大喊:"急电!日军第41师团扑向水厂旧址,楚云飞部在侧翼打起来了!"
——
夜幕降临时,调查组带着密封的"茶丸"样本返回延安。李云龙站在村口的断碑前,看着医疗队给李樱注射盘尼西林。孩子脚心的伤口泛着诡异的荧光,护士不得不用纱布裹了厚厚三层。
赵刚默默递过份新到的《解放日报》。头版头条是《晋西北我军连战连捷》,但通篇没提独立旅;二版角落却有个小标题:《部分部队军阀作风需整顿》,明眼人都知道在说谁。
"老赵啊。"李云龙突然指着报纸中缝,"看看这个。"
那是一则不起眼的讣告:美籍医学专家马海德博士在延安病逝。赵刚瞳孔一缩——马博士正是细菌战防御专家,死因写着"突发心脏病"。
远处传来引擎声,白修德驾驶着吉普车去而复返。他塞给李云龙个铁盒:"磺胺嘧啶,能延缓毒素扩散。"又压低声音说:"重庆方面也知道'茶丸',但他们更关心......"
话未说完,天空突然亮起三发红色信号弹。瞭望哨惊呼:"鬼子便衣队摸进村了!"
枪声骤起。白修德刚举起相机,就被流弹击中肩膀。李云龙把孩子塞给赵刚,抄起机枪跃上矮墙:"警卫连!保护洋人和孩子先撤!"
混战中,那个装"茶丸"样本的铁盒从白修德行囊里滚落,被子弹打得千疮百孔。淡黄色粉末随风飘散,沾到几个日军便衣脸上,他们立刻掐着喉咙栽倒在地......
——
天亮后,李云龙在烧焦的吉普车残骸旁找到了白修德的莱卡相机。胶片舱是空的,但取景框里还卡着张未拍完的底片——隐约可见李樱脚心的樱花烙印,与旁边军帽上的青天白日徽形成诡异对比。
"团长!"段鹏浑身是血地跑来,"刚截获日军电报,说'樱花计划'进入第二阶段......"
李云龙捏碎底片,玻璃碴子刺进掌心。怀里的婴儿突然咯咯笑起来,小手抓住他胸前染血的樱花徽章。远处,总部的第二批调查组正骑马赶来,为首者臂章上的"锄奸"二字在朝阳下格外刺眼。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eabhi-8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