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沉,作坊内的灯火却依旧明亮。王昭站在案前,手中握着一张图纸,目光专注地扫视着每一个细节。
“赵西,你觉得这个齿距还能再调整吗?”他抬头问道。
赵西凑近看图,眉头微皱:“按理说可以,但咱们的木工工具精度不够,若太精细,反而容易卡死。”
王昭点点头,将炭笔在纸上轻轻一划:“那就先以半指为限,误差不能超过这个范围。”
赵西看着那道炭痕,忽然注意到图纸角落的一行小字——“参照后世某工厂设计”。
他微微一怔,却没有多问,只是默默点头。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木窗洒进作坊,空气中弥漫着油脂与香料混合的气息。
赵西带着几名工匠围在木台前,手中拿着打磨好的齿轮。他们小心翼翼地将齿轮装入支架,反复测试咬合度。
“还是不对。”一名工匠低声说道,“转起来有点涩。”
王昭走上前,伸手拨动齿轮,果然感受到一丝阻力。
“把齿尖磨圆一些。”他说,“这样能减少摩擦。”
赵西闻言,立刻安排人手重新打磨。整整一个上午,他们在烈日下反复调整,首到午后,终于完成了第一组水力驱动装置。
王昭亲自试运行,水流带动轮轴缓缓转动,搅拌器随之启动,油脂与碱液开始均匀融合。
“成了!”赵西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王昭却没有放松,而是继续观察装置运转情况。片刻后,他忽然发现轴承处冒出一股热气。
“停!”他果断喊道。
赵西立刻关闭水源,几人迅速检查轴承,果然发现因摩擦过热,几乎要冒烟。
王昭思索片刻,转身对赵三道:“去取些牛脂来。”
不多时,牛脂被加热成液体,缓缓倒入轴承缝隙中。
“润滑一下试试。”他说。
赵西依言操作,再次启动装置,这一次,运转顺畅,没有丝毫卡顿。
“好家伙……”赵西感叹,“你这脑子,真是不一般。”
王昭笑了笑,没说话。
数日后,新型搅拌装置正式投入使用,生产效率翻倍提升。原本需要六名工匠一天完成的工序,如今只需三人即可。
王昭并未停下脚步,而是召集赵西和几位经验丰富的女工,开始调配不同香型的肥皂。
“桂花、檀香、薄荷。”他在案前写下三种配方,“每种都要控制香气浓度,不能太过浓烈。”
女工们听得认真,纷纷上前尝试熬制。
然而,第一次提取便出了问题。
“香气太淡了。”一名女工皱眉,“煮太久又会发苦。”
王昭接过样品嗅了嗅,确实少了点自然清香。
“换法子。”他说,“低温慢熬,再过滤沉淀。”
经过几次调整,香气终于稳定下来。三种香型肥皂陆续出炉,散发出各自独特的味道。
“桂花清甜,檀香沉稳,薄荷提神。”王昭满意地点点头,“接下来,我们要让这些香味走进千家万户。”
赵西看着成品,忍不住笑道:“这下可真算得上是‘王家肥皂’了。”
王昭却不急着推广,而是先在作坊内进行内部试用,确保稳定性后再分批送往市集。
傍晚,一名布商路过作坊外的小巷,正巧闻到一阵淡淡的桂花香。
他停下脚步,疑惑地望向作坊方向。
“这是什么味道?”
赵三正好在门口巡视,听见这话,笑着答道:“是我们新出的桂花香型肥皂。”
布商狐疑地看了看他:“你们还改做香料了?”
赵三摇头:“不是香料,是肥皂。洗完衣服,身上还有香味。”
布商挑眉:“哦?倒是有意思。”
他沉吟片刻,忽然道:“我店里刚进了一批丝绸,若是搭配这种肥皂一起卖,说不定能吸引贵妇们。”
赵三听出他的意思,笑道:“这事我做不了主,不过我可以替你问问东家。”
布商点头:“好,我等着。”
夜幕降临,作坊内的灯火依旧通明。
王昭坐在案前,翻阅今日的生产记录,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赵西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清单。
“按照你的要求,第一批桂花、檀香、薄荷肥皂己经准备妥当。”他说,“下一步怎么安排?”
王昭合上账簿,目光坚定:“明日一早,送去市集。”
赵西应声而去。
王昭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灯火。
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技术升级带来了效率飞跃,而新的产品线,也将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但他也清楚,真正的考验,才刚刚拉开帷幕。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赵三快步走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王昭听完,神色未变,只淡淡道:“让他们继续盯着。”
赵三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王昭站在窗前,沉默片刻,随后拿起炭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名字。
火光映照下,那些字迹清晰可见——
“张记……刘氏……商会……”
他放下笔,眼神深沉。
这一场博弈,早己不只是商业之争。
而在城中某处,一只枯瘦的手掌缓缓展开地图,指尖落在“王氏”二字之上。
“该动了。”那人低声说道。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eaaaa-7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