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市场繁荣,商机涌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7章:市场繁荣,商机涌现

 

议事厅内的木案己铺开三本账簿,纸页翻动间夹杂着墨香与陈年布料的气息。王昭站在案前,指尖轻轻划过一行行数字,眉头微蹙。

“差了百贯?”他低声问道,语气平静却透着一丝寒意。

书生李三点头,手指轻点其中一页:“铁器作坊的出货量与账面不符,布坊这边也有问题,绸缎损耗率比上月高了近两成。”

王昭沉吟片刻,转头看向立于一旁的赵衡:“去库房,立刻。”

赵衡应声而出,脚步声在青砖地面上回响。

屋外传来鸡鸣,炊烟袅袅升起,村口的集市己经开始热闹起来。摊贩吆喝声、铜钱碰撞声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新麦蒸熟的香气和牲畜粪便的腥臊味。

不多时,赵衡带着几名匠人返回,手中拎着几匹未拆封的绸缎。

“果然有问题。”王昭接过一匹展开,目光落在边角处的暗纹上——“赵”字清晰可见,像是刻意缝入布料之中。

“这不是我们作坊的标记。”赵衡皱眉。

王昭没有说话,只是将绸缎重新卷起,放入案上一个空匣中。

“查,从源头开始。”他声音不大,却让在场众人心头一紧,“有人想在我们内部插手,那就得让他们知道,这地方,不是随便谁都能进来的。”

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洒入议事厅,照在一张摊开的地图上。

王昭手持朱笔,在几个地点画下圈记。

“北上三条路线,你们各走一路。”他抬头看向三人——李二狗、赵衡与一名擅长伪装的木匠老周。

“为何要分三路?”李二狗挠了挠头,“咱们人也不多,要是分散了,遇到麻烦可不好照应。”

“正因为人少,才得分。”王昭语气坚定,“泽州、潞州、磁州,三地商路虽通,但匪患频发。若集中一处,一旦遇袭,损失太大。”

他指了指地图上的三个红圈:“你们各自带十名护卫,装作不同身份。老周扮货郎,赵衡扮粮商,李二狗……你嘛,就扮个江湖散人,正好适合你这副性子。”

赵衡笑了笑:“少爷倒是了解我。”

王昭淡淡一笑,随即神色一肃:“记住,此次任务不只是卖货,更重要的是探路、结识当地商贾,为我们日后设立据点打基础。”

李二狗点头:“明白。”

王昭站起身,走到窗边,望向远处熙攘的集市。

“市场繁荣,是好事,但也意味着更多眼睛在盯着我们。”他缓缓道,“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守住现有的,而是要走得更远。”

夜幕降临,祖宅影厅内灯火通明。

族老们围坐一圈,神情各异。

王昭立于中央,手中拿着一份数据图,灯光映得纸面泛黄。

“这是过去六个月的手工品销售记录。”他展开图表,指向一组曲线,“布匹、陶器、铁器三项,利润率分别是粮食收成的两倍、一点八倍与三点五倍。”

一位年长族老捋须道:“你说的没错,但田产才是根基,只靠买卖,终究不稳。”

王昭点头:“我同意田产重要,但我们现在的土地,己经足够供养族人。而手工品带来的利润,不仅能改善生活,还能用于再投资。”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提议设立‘家族发展基金’,每年留存三成利润用于扩展商路、改进工艺,其余七成分配给族人。”

一名年轻族子忍不住开口:“那……若是有人愿意参与商队管理呢?”

王昭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当然欢迎。不过,前提是能担得起责任。”

厅内陷入短暂沉默。

终于,那位年长族老叹了口气:“你有你的打算,我们也该相信你。”

王昭拱手致谢:“多谢各位支持。但我提醒一句——财富增长太快,也会引来觊觎。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要走得谨慎。”

数日后,村口码头。

一艘小船缓缓靠岸,船上几名商人模样的男子正忙着卸货。

人群中,一道身影悄然靠近,目光扫过他们带来的货物,又迅速移开。

他并未引起注意,转身隐入人群,走向村西方向的一座旧屋。

屋内,烛火摇曳。

那人将一封密信递给坐在角落的一位老者。

“王氏的商路正在北扩,目标包括泽州张记。”他低声道,“他们这次派出了三路人马,分别走不同的路线。”

老者接过信,缓缓展开,眼中闪过一抹冷光。

“看来,是时候出手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eaaaa-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