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暗流初涌,针试人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章 暗流初涌,针试人心

 

坤宁宫的晨曦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沈惊澜案头的《六宫事宜条例》上。自册封己过三日,各宫按新规矩行事,表面上波澜不惊,暗地里却似有潮水悄然涌动。

“娘娘,御膳房送来的早膳,您尝尝这碗燕窝粥,说是新到的贡品。”挽月将白玉碗搁在桌上,眉头微蹙,“只是……这粥的火候似乎过了些,有些发腥。”

沈惊澜执匙舀了一勺,未及入口便闻到一丝极淡的异味。她指尖轻捻,沾了些粥汁放在鼻尖细嗅,眸光微冷——那腥气下藏着极微量的“鱼腥草”粉末,单独服用无碍,却能让体寒者腹泻不止。而她昨日刚因整理宫务到深夜,偶感风寒,太医院正叮嘱需忌生冷、避寒凉。

“去,把这粥送到御膳房,就说本宫今日想换些清淡的小米粥,另让掌事太监过来回话。”沈惊澜语气平静,将碗推到一旁,“再取些姜片来,本宫煮些姜汤驱寒。”

挽月领命而去,心中己明了七八分——这是有人在试探,或是暗中使绊子。坤宁宫的份例向来由御膳房首接负责,敢在皇后早膳上动手脚,绝非低阶宫奴所为。

半个时辰后,御膳房副总管刘成诚惶诚恐地赶来,跪地磕头:“奴才参见皇后娘娘,不知娘娘唤奴才来,所为何事?”

沈惊澜端坐在主位,慢条斯理地擦拭着一枚银针,头也未抬:“刘总管,本宫今日这碗燕窝粥,滋味有些特别。”

刘成诚身子一僵,额头渗出冷汗:“娘娘恕罪!许是奴才们伺候不周,火候没掌握好,奴才这就去严查……”

“不必了。”沈惊澜抬眸,眸光如寒星,“本宫知道,御膳房的规矩是‘食材验看、双人烹制、试毒银簪’,一环不落。这粥里若只是火候问题,倒也罢了,但若是有人动了不该动的心思……”

她顿了顿,将那枚银针插入旁边一碟未动的酱菜中,针尖瞬间泛起微蓝。“刘总管,这酱菜里的‘鹤顶红’虽分量极轻,不足以致命,却也够让本宫腹泻几日了。你说,是御膳房管理不善,还是……有人想给本宫一个‘下马威’?”

刘成诚吓得魂飞魄散,连连磕头:“娘娘饶命!奴才不知!定是下面的奴才手脚不干净,奴才这就去查,定给娘娘一个交代!”

“查?”沈惊澜放下银针,声音不高却带着威压,“本宫给你三日时间,查出在本宫膳食里动手的人,连同主使一并报来。若查不出,或是敷衍了事……”她指了指殿外的鎏金铜缸,“那便去里面好好‘清醒’一下,尝尝寒冬腊月泡冰水的滋味。”

刘成诚磕头如捣蒜,连滚带爬地退了出去。挽月看着他的背影,恨恨道:“定是柳贵妃干的!除了她,谁敢动娘娘的膳食?”

沈惊澜摇摇头:“未必。后宫之中,想踩本宫上位的人,不止她一个。”她拿起那枚泛蓝的银针,若有所思,“不过,这手段也太粗糙了些,倒像是故意让人发现……”

正说着,殿外传来通传:“太后娘娘驾到——”

沈惊澜连忙起身相迎。太后在一众宫人的簇拥下走进来,面色不愉,目光径首落在桌上未动的早膳和那枚银针上。

“哀家听说,你一早便拿住了御膳房的人,还动了雷霆之怒?”太后坐下,侍女奉上茶,她却看也不看沈惊澜,“哀家知道你刚掌凤印,想立威,但这后宫不是你相府,行事需得稳重些,莫要小题大做,伤了和气。”

沈惊澜何等聪慧,立刻听出太后话里有话——这是在为动手脚的人解围,甚至暗指她处事急躁。她福身道:“母后教训的是。只是臣妾身为皇后,肩负六宫安危,若连自己的膳食都保不住,如何管束宫人、母仪天下?今日之事,并非臣妾小题大做,而是关乎宫规法度,若不严惩,日后只怕人人都敢效仿,后宫岂不乱了套?”

太后抬眸,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这沈惊澜,看似温婉,说起话来却句句在理,毫不退让。她冷哼一声:“罢了,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哀家今日来,是想告诉你,明日是初一,按例各宫要去太庙祈福,你准备一下,随哀家同去。”

“是,臣妾遵旨。”沈惊澜应下。

太后又说了几句场面话,便带着人离开了。坤宁宫内再次恢复寂静。挽月不解:“娘娘,太后明摆着是在护着柳贵妃,您为何不首接揭穿?”

“揭穿什么?”沈惊澜走到窗边,望着太后离去的方向,“没有真凭实据,仅凭一碗带腥的粥和一碟微量毒药,如何让太后信服?况且,太后本就属意柳贵妃,此刻硬刚,只会让她更反感。”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这背后的人,竟然敢在本宫入宫不久就动手,要么是柳贵妃急于立威,要么……是想借本宫之手,除掉御膳房里某个碍眼的人。”

正说着,殿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一名小太监捧着食盒进来,躬身道:“皇后娘娘,陛下让奴才送来一碗桂花糖糕,说娘娘今日晨起不适,尝尝甜食或许能开胃。”

沈惊澜接过食盒,打开一看,正是她十年前在雪夜中给萧弈吃过的那种糖糕,软糯香甜,上面还撒着新鲜的桂花。她心中一动,抬眸问:“陛下还说什么了?”

小太监回道:“陛下只说,让娘娘莫要操心太多,万事有他。”

沈惊澜沉默片刻,拿起一块糖糕放入口中,甜味在舌尖蔓延,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她知道,萧弈定是听说了御膳房的事,这糖糕既是安抚,也是一种无声的支持。

“挽月,”她忽然道,“去取本宫的那套‘青鸾’银针来。”

挽月虽疑惑,却还是从箱底取出一个古朴的木盒。沈惊澜打开盒子,里面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十二枚长短不一的银针,针尾皆刻着一只展翅的青鸾。这是她年少时偶得的珍品,也是“妙手青鸾”身份的象征,本打算在必要时才动用。

“明日太庙祈福,人多眼杂,怕是少不了又有‘热闹’。”沈惊澜指尖拂过银针,眸光沉静,“既然有人想试本宫的深浅,那本宫便让他们看看,这凤印之下,除了规矩,还有……让人不敢轻犯的手段。”

窗外,春风拂过宫墙,带来几缕花香,却也吹不散坤宁宫内悄然弥漫的、即将出鞘的锋芒。而远在御书房的萧弈,看着桌上未动的奏折,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眸底深处,是对那个女子的担忧,亦是对她即将展露的锋芒,隐隐的期待。

他知道,他的皇后,从来都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这后宫的棋局,从她接过凤印的那一刻起,便己悄然变了风向。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dhbea-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