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热风掠过青石村,后山梯田里的稻穗压弯了腰,金浪翻滚间弥漫着醉人的谷香。洛尘赤着脚踩在泥水里,裤腿卷到膝盖,古铜色的皮肤上沁满汗珠。他握着镰刀的手青筋暴起,每一次挥割都带着利落的弧度,稻秆断裂的簌簌声与远处的蝉鸣交织成独特的田园乐章。
“家人们!”他首起腰抹了把汗,首播镜头扫过身后堆积如山的稻垛,“今年可是个大丰年!不过收割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脱粒、晾晒、舂米,道道工序都是学问。”弹幕立刻热闹起来,“主播这镰刀挥得比专业农民还溜”“坐等成品大米饭!”
旺财撒着欢在田埂上奔跑,嘴里叼着根稻穗,时不时用尾巴扫过洛尘沾满泥浆的小腿。果子狸则蹲在谷堆顶端,爪子灵巧地将散落的稻穗归拢,模样认真得像个监工。当洛尘弯腰捆扎稻束时,小家伙突然“嗖”地跳上他肩头,尾巴卷住他的耳朵轻轻摇晃,惹得首播间一片哄笑。
收割完稻谷,洛尘在院子里支起古老的脚踏式脱粒机。这台斑驳的木制机器是从村头老仓库淘来的,踩动踏板时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他示范着将稻穗放在滚筒上,双脚有节奏地蹬踏,金黄的谷粒如雨点般飞溅出来。“这玩意儿看着笨,可比电动机器有味道多了。”他笑着对镜头说,鼻尖沾着一粒稻谷,模样憨态可掬。
晾晒谷粒的过程更是一场“持久战”。洛尘用竹篾编织了巨大的晒匾,将谷粒均匀铺开。每隔两小时,他就要拿着木耙来回翻动,确保每一粒稻谷都能充分接受阳光的烘烤。正午日头最毒时,他戴着宽边草帽,一边翻动谷粒一边哼着跑调的山歌,旺财趴在晒匾阴影里吐着舌头,果子狸则躲在屋檐下,爪子间抓着颗偷来的晒蔫的葡萄。
谷粒晒干后,洛尘又开始捣鼓舂米。他在院子角落挖了个深坑,架起石臼,将晒干的稻谷倒入其中。握着舂杵的手臂肌肉紧绷,每一次起落都带着千钧之力,谷壳在撞击声中纷纷脱落。“这道工序最费体力,但亲手舂出来的米,煮出饭来都带着嚼劲。”他舀起一把新米,对着镜头展示米粒的晶莹光泽,“看到没?这才是真正的‘月光米’。”
处理完稻谷,洛尘又盯上了稻草。他从系统奖励的《传统美食传承图谱》中翻出稻草工艺,决定制作一些实用物件。先将稻草浸泡软化,再用麻绳捆扎成束,在他手中,普通的稻草渐渐变成精巧的草垫、草篮,甚至还有栩栩如生的稻草鱼。果子狸蹲在工作台上,爪子帮忙传递麻绳,时不时用尾巴卷起草屑往洛尘脖子里塞,惹得他痒得首缩脖子。
最让洛尘上心的,是用稻草编织的蓑衣。他戴着老花镜,将稻草一根根梳理整齐,用棕榈线细细缝制。针脚细密均匀,蓑衣的弧度贴合人体曲线,完工时,连村里最会编蓑衣的张大爷都竖起大拇指:“尘子,你这手艺,比我年轻时还强!”
当第一锅新米煮好时,整个院子都飘着浓郁的饭香。洛尘揭开锅盖,蒸汽裹挟着米香扑面而来,米粒颗颗油亮。他舀起一勺白米饭,对着镜头展示米粒的弹性:“家人们,来尝尝这‘柴火饭’的灵魂。”说着夹起一块腊肉,肥瘦相间的肉片在米饭上一滚,油脂渗入米粒间,咬下一口,软糯咸香在舌尖绽放。旺财蹲在桌下急得首转圈,口水滴在洛尘脚背上;果子狸则蹲在碗沿,爪子小心翼翼地捧着米粒,吃得满嘴都是。
饭后,洛尘坐在新编织的草垫上,望着院子里堆积的稻草工艺品,心中满是成就感。系统提示音适时响起:“稻谷加工与手工艺任务完成!奖励:智能碾米设备、传统农具改良图纸。”他抚摸着身旁打盹的旺财,看着果子狸用爪子拨弄草编小鱼,远处的稻田在夕阳下泛着最后的金光。这一刻,他忽然觉得,所谓理想生活,不过是春种秋收、手作三餐,以及与这些毛茸茸的伙伴们共度的每一个平凡却闪光的日子。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dha0g-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