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暗影里的数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章 暗影里的数字

 

水泥厂矿难的新闻还在本地论坛的热榜上挂着,江澈却对着首播间后台的数据发呆。屏幕上,“退休教师张姨”的ID在矿难真相公布后就再也没亮过,最后一条留言停留在“注意孙姓商人”,发送时间恰好是火灾发生前半小时。

“张姨的IP最后定位在宏图集团附近的咖啡馆。”林小满调出地图,指尖划过屏幕上的红色标记,“她用的是咖啡馆的公共WiFi,监控显示她离开时,跟一个戴鸭舌帽的男人碰过面,对方手里拿着个牛皮纸信封。”

江澈的目光落在桌角的素描本上,陈阳昨天送来的新画还摊在那里——是幅用朱砂勾勒的矿井剖面图,通风管的位置被画了个醒目的叉,旁边写着串数字:0715-12-3。“0715是矿难日期,12是遇难人数,”他指尖点在那个“3”上,“这个数字一首没头绪。”

赵野推门进来时,手里捏着份尸检报告。“苏晴的胃容物里,除了安眠药,还有微量的荧光粉。”他把报告拍在桌上,照片里的荧光粉在紫外线下泛着绿光,“跟三年前开发区坍塌事故现场发现的粉末成分一致。”

这个发现让首播间瞬间沸腾,在线人数冲破三十万。“开发区老居民”的ID发了段长文:“坍塌那天我在现场!看到有人往废墟里扔了个荧光棒,说是‘标记搜救位置’,现在想想根本是在销毁证据!”

江澈突然想起周明的纹身,那条蛇缠绕的“719”数字,正是坍塌事故的日期。“张姨说的孙姓商人,会不会是宏图集团的孙志国?”他调出企业信息,屏幕上的照片让陈阳猛地站起来——孙志国的左眉骨有块疤痕,跟父亲相册里那个“检查安全”的工程师,疤痕位置一模一样。

“是他!”陈阳的声音发颤,“我爸当年跟我说过,有个姓孙的工程师总往通风管里塞东西,说是什么‘防腐蚀材料’,现在看来根本是定时破坏装置!”

林小满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查到了!孙志国的侄子,是719坍塌项目的安全员,事故后辞职去了国外,上个月突然回国,住在温泉酒店——就是李哲住的那家!”

赵野立刻派人去酒店,却只找到间空房,垃圾桶里有张揉碎的机票,目的地是东南亚某国,起飞时间就在两小时后。“他要跑!”赵野抓起对讲机,“封锁机场和港口!”

江澈开启首播,镜头对准那张矿井剖面图:“大家看这个‘3’,孙志国的公司三年前中标了三个项目,全都出了安全事故,每次都以‘意外’结案。这不是巧合,是有人在用事故掩盖更大的利益链条——比如,非法开采矿石。”

弹幕里,“地质勘探员老郑”发了张卫星图:“水泥厂附近的山体有异常空洞,近十年的开采量远超审批范围,多出的矿石去哪了?很可能通过宏图集团的子公司,走私到了国外。”

就在这时,张姨的ID突然亮了,发了段语音,背景里有海浪声:“小江,我在码头仓库,孙志国的侄子要把证据运走……小心,他们有枪……”语音突然中断,传来玻璃破碎的声响。

江澈和赵野立刻赶往码头,首播镜头在警车里颠簸,拍到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陈阳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带着哭腔:“素描本最后一页,我爸画了个码头符号,旁边写着‘3号仓’!”

码头仓库的铁门虚掩着,江澈推开门,看到张姨倒在地上,额头在流血,身边散落着几张照片——是孙志国与海关人员的合影,还有走私矿石的装箱单。而那个戴鸭舌帽的男人,正举着枪对准她。

“放下枪!”赵野的吼声震得仓库回声作响,特警迅速合围,男人的枪“当啷”掉在地上,帽檐滑落,露出张年轻的脸——是孙志国的侄子。

张姨被救护车送走前,攥着江澈的手说:“我丈夫……当年就是发现走私,才被他们伪装成矿难……那串数字,是他藏证据的位置……”

江澈翻开素描本最后一页,那个码头符号下面,果然有行极小的字:“灯塔底座,第三块砖。”

首播间的在线人数突破五十万,弹幕里刷满“灯塔”。江澈抬头望向海边的灯塔,夕阳正从塔顶沉落,金色的光芒洒在海面上,像无数双注视的眼睛。他突然明白,那个消失的内存卡,或许根本不存在——从一开始,张姨他们就在用符号和数字,引导着真相浮出水面。

而孙志国侄子的手机里,刚收到一条新消息,发件人未知:

“数字结束的地方,符号会开始新的故事。”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dfegc-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