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明出差回来那天,飞机晚点了两个小时。林砚在机场等得有些困,正低头刷手机,忽然被人从背后轻轻抱住。熟悉的薄荷味裹着点风尘气漫过来,她瞬间清醒,回头撞进温明带笑的眼里。
“等久了?”他放下行李箱,抬手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刘海,指腹带着点凉意。
“没多久。”林砚帮他拎过随身包,刚要说话,就见他从包里翻出个红绸布包的小盒子,塞进她手里。
“差点忘了这个。”他指尖带着点温度,语气里藏着点期待,“我妈让我带给你的,说第一次正式见面前,得有个心意。”
盒子沉甸甸的,林砚捏着边缘没敢打开,抬头看他:“这怎么好意思……”
“拿着吧,老家的规矩。”温明按住她想推回来的手,眼里的笑意温柔,“男孩子带姑娘回家前,长辈要给个‘认亲包’,收了就是一家人了。”他凑近了些,声音压得低低的,“我妈说这是她当年的嫁妆,传给未来儿媳妇正好。”
林砚的脸一下热了,指尖捏着红绸布,感觉那温度烫得像团小火苗。她犹豫着打开盒子,里面是对银镯子,雕花细细巧巧的,看着有些年头,却亮得晃眼。
“你看,大小正合适。”温明拿起一只镯子,轻轻套在她手腕上,冰凉的银器贴着皮肤,却奇异地让人安心。
镯子转动时发出细碎的碰撞声,像串轻快的音符。林砚抬头撞进他眼里的认真,忽然觉得这不仅是份礼物,更像个温柔的约定。
“替我谢谢阿姨。”她小声说,指尖轻轻着镯子上的花纹。
“等会儿见面你亲自谢她。”温明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我妈特意炖了你爱吃的番茄牛腩,说要给我接风,也想正式见见你。”
车子往老城区开时,林砚看着手腕上的银镯子,心里那点紧张慢慢被暖意取代。到了温家楼下,温明先一步下车替她开门,刚走到三楼,门就“咔哒”开了,温妈妈系着围裙探出头,看见他们就笑:“可算回来了!小林快进来,阿姨给你留了冰镇的酸梅汤。”
客厅里,温爸爸正坐在藤椅上喝茶,见他们进来,笑着招呼:“来了?”
“叔叔阿姨好。”林砚把带来的茶叶递过去,手腕上的银镯子随着动作轻轻晃动,被温妈妈眼尖地瞧见。
“哎哟,戴上了?”温妈妈拉过她的手,细细看着镯子,眼里的笑意更浓了,“这镯子跟你有缘,比我当年戴着还好看。”
温明在旁边帮腔:“妈,您这是偏心。”
“就偏心小林怎么了?”温妈妈拍了他一下,又往林砚手里塞了盘青提,“快吃,特意给你买的。”
饭桌上,温妈妈一个劲给林砚夹菜,牛腩堆了小半碗,嘴里念叨着:“多吃点,看这细胳膊细腿的。”温爸爸话不多,却总在她夹不到菜时,不动声色地把盘子转过来些。林砚看着眼前的情景,手腕上的银镯子仿佛带着温度,暖得从皮肤一首热到心里。
临走时,温妈妈往林砚包里塞了袋酱牛肉,又拉着她的手说:“下次来阿姨给你做糖醋鱼,明儿说你也爱吃这个。”
下楼时,晚风带着老槐树的清香,温明牵着她的手,脚步放得很慢。林砚低头看着两人交握的手,银镯子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忽然觉得,所谓归属感,大概就是这样——被人郑重地放进心里,连带着一份传承的心意,都变得格外踏实。
“喜欢我妈给的镯子吗?”温明忽然问。
林砚抬头看他,路灯在他脸上投下柔和的光,她忍不住笑了:“嗯,很喜欢。”
温明停下脚步,低头凑近她,声音轻轻的:“那……咱们是不是该琢磨琢磨订婚的事了?”
林砚的心跳漏了一拍,手腕上的银镯子仿佛也跟着发烫,她点了点头,声音轻得像叹息:“好啊。”
两家人约在一家雅致的茶馆见面,包厢里飘着淡淡的龙井茶香。林砚的爸妈刚坐下,温妈妈就笑着递过一碟刚剥好的松子:“亲家母尝尝,这是明儿从江南带回来的,说是那边的特产。”
“太客气了。”林砚妈妈接过碟子,目光落在林砚手腕上的银镯子上,和温妈妈相视一笑,眼里都是了然的暖意。
温爸爸先开了口,语气温和却带着诚意:“今天请亲家来,主要是想聊聊孩子们订婚的事。孩子们感情好,我们做长辈的,就盼着他们能顺顺利利的。”
林砚爸爸点了点头,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是啊,孩子们自己认定了,我们做父母的都支持。具体的事宜,咱们商量着来,都图个喜庆圆满。”
温妈妈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纸笔,上面列着几条大概的想法:“我们想着,订婚仪式不用太复杂,请些亲近的亲戚朋友聚聚就行。日子嘛,我找先生算了两个,一个在下月十六,一个在月底二十八,都是双数,吉利。”她把纸推过去,“亲家看看哪个合适?”
林砚妈妈凑过去看,林爸爸也探过头,两人小声嘀咕了几句。“十六号挺好,”林妈妈抬头笑道,“离现在还有段时间,能慢慢准备。”
“我也觉得十六号好。”温妈妈立刻接话,“那天是周末,大家都有空。”
接下来聊到聘礼,温明爸爸拿出一张卡推到林砚爸妈面前:“这是我们老两口的一点心意,还有些烟酒茶糖,到时候让明儿一并送过去。要是还有什么缺的,亲家尽管开口。”
“亲家太实在了。”林砚爸爸把卡推了回去,“孩子们过得好比什么都强,聘礼意思意思就行,不用这么多。”
两边推让了几句,最后林砚妈妈笑着打圆场:“这样吧,卡我们收下一半,也是孩子们的心意。剩下的,就当给他们小家庭添点东西,买台新冰箱什么的,实用。”
温妈妈一听,立刻点头:“这个主意好!我正想着他们新房里该添些电器呢。”
林砚和温明坐在旁边,看着长辈们热热闹闹地商量着,偶尔被问到意见,两人对视一眼,都笑着说“听爸妈的”。林砚悄悄碰了碰温明的手,他反手握住,指尖在她掌心轻轻挠了挠,像在说“你看,很顺利吧”。
聊着聊着,话题转到了订婚宴的细节上。温妈妈说:“我己经看好了一家酒店,菜色不错,环境也雅致,到时候让明儿带小林去试试菜。”
“菜品得问问孩子们的口味,”林妈妈看向林砚,“你不爱吃太辣的,到时候跟酒店说一声,多做点清淡的。”
“还有毛球,”温明忽然插了句嘴,惹得大家都笑了,“订婚那天能不能带它去?也算家里一员。”
“你这孩子,”温妈妈拍了他一下,眼里却满是笑意,“就惯着那只猫。”
林砚爸爸笑着说:“带就带吧,热闹。”
不知不觉聊了两个多小时,茶续了三泡,细节也敲定得差不多。临走时,两家人站在茶馆门口,温妈妈拉着林砚妈妈的手:“亲家,以后常来往,我跟你投缘得很。”
“一定一定。”林砚妈妈笑着应着,“等订完婚,咱们一起去给孩子们挑挑订婚宴的衣服。”
看着长辈们相谈甚欢的样子,林砚忽然觉得心里格外踏实。温明凑到她耳边,声音里带着藏不住的笑意:“这下,跑不掉了。”
林砚转头看他,阳光落在他眼里,亮得像揉了碎金。她抬手摸了摸手腕上的银镯子,忽然觉得,所谓幸福,大概就是这样——两家人为了同一个目标,热热闹闹地商量着,把日子过得像这杯龙井,醇厚又绵长。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degcf-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