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时间短也不是我的问题,主要是你们死的太快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章 时间短也不是我的问题,主要是你们死的太快了

 

五分钟后,五个惊魂未定的人瘫坐在休息室。

穿破洞牛仔裤的女生还在抽泣,大刘的手机首播再次打开了,镜头里他呆滞的表情正在被上万观众围观。

"大刘!你们五个进去这么久,到底啥情况啊?快说!"

首播间弹幕像煮开的饺子般翻滚,五六千观众疯狂刷屏。

穿破洞牛仔裤的女生突然爆发出哭腔:"那墙...墙会吃人!我看见我室友的脸长在砖缝里!"

"特效?扯他妈淡!" 染绿头发的男生突然抢过手机,首播画面剧烈晃动,"老子被拖进楼梯间时,真的闻到了棺材里的土腥味!那些台阶上的人脸...它们还舔了我的脚踝!"

"我靠!这必须得去啊!"

“对对对,我倒要看看有多逼真!”

观众们一听,这还得了,不去就是自己的损失啊!

害怕?

怕个锤子,反正都是假货,无非就是做的像那么回事而己。

很快。

又是一批游客战战兢兢踏入教学楼,五分钟后,休息室准时响起此起彼伏的尖叫。

"太真实了...跟真的似的..." 扎双马尾的女生扶着墙干呕,胃里没东西,只能吐出酸水。

"我刚才是不是叫得特别大声?" 穿皮夹克的小哥搓着胳膊,试图在同伴面前保持镇定。

他不知道自己被拖进墙缝时,不仅尿了裤子,还哭着喊了妈妈。

系统删除记忆时贴心地保留了 "嘶吼片段",抹去了 "哭嚎内容",所以他现在只记得 "情绪激动地嘶吼来表达恐惧"。

而教学楼里的敲门鬼似乎也适应了这一切,它悬浮在走廊里,指骨敲击墙面的节奏越来越规律,每三声敲门,就能精准收割一批被吓尿的游客,再由系统无缝删除那段 "不体面" 的记忆和物理因素。

毕竟在这个靠恐惧赚钱的鬼屋里,游客可不能发生尿裤子这样丢面子的事情来。

当那些被吓尿的记忆被系统一键清空,留下的只有 "超真实" 的恐怖体验,复活的时候,裤子也会完好如初,看不到任何尿过的痕迹。

因此,不会有人知道自己真被吓尿了。

"老板!就这一个项目不过瘾啊!" 穿卫衣的男生扶着墙喘气,额头上还挂着被敲门鬼吓出的冷汗。

他旁边的黄头发女生用力点头,马尾辫甩得像拨浪鼓:"就是!我还打算带闺蜜过来体验一下呢,可你这鬼屋只有这一个项目,大老远的来一趟几分钟就走了,好麻烦啊!"

穿皮夹克的小哥指了指身后的人,"你看这些人,哪个不是玩完了还想再来?可就一个项目,玩两次就没新鲜感了!赶紧再加几个,钱不是问题!

旁边几个游客纷纷点头,七嘴八舌地抱怨起来。

林渊看着眼前一群意犹未尽、满脸期待的游客,嘴角微微上扬。

“别急别急!” 林渊抬起手示意大家安静,目光扫过众人,“新项目己经在筹备了,都是前所未有的新技术。”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压低声音,“不过调试这些技术得费些功夫,大家再给我们团队点时间。”

“我们信你!但你可得快点,我己经迫不及待想要体验了。”

"老板,你这个价格定位我感觉有问题。" 一个戴鸭舌帽的游客推了推眼镜,,"100 元体验一次虽然偏贵,但就冲你们这真实的体验感,也算是值回票价了。可是如果每个项目都收费 100 元,时间还这么短的话,恐怕就不好搞了。目前世界上最出名的几个鬼屋,收费也就 299 元,体验时间起码能达到半个小时。"

林渊嘴角抽了抽,心里疯狂吐槽:时间短也不是我能控制的啊!主要是你们在敲门鬼的规则里死得太快了!

但面上还是保持着职业微笑,认真听完对方分析。

确实,要是开发出十个项目都按单次收费,游客想玩遍所有项目就得花一千元,哪怕现在国内平均月薪不低,这票价也确实超出大众消费预期。

"您说得太对了!目前我们是试营业阶段,票价偏高的问题我们也注意到了。后续完善鬼屋后,肯定会针对性调整。比如推出通票制,让大家可以同时体验多个项目。"

林渊在心里快速盘算,既然头部鬼屋定价 299,那我定 400 也合理。

反正那些同行用的都是假血浆和机械装置,哪比得上自己这用真诡异营造的死亡体验?

让游客一次性体验五六个项目,反正他们死的也快,耽误不了多少时间,还能靠 "高性价比" 口碑传播。

"初步设想是 400 元通票,包含 5-6 个项目。每个项目我们都会采用最新技术来制作,保证让大家觉得物超所值。"

想到未来鬼屋全面开放后,上万游客在布满真实诡异的城镇里循环死亡,而自己几乎零成本运营,林渊的笑容愈发真诚,"等正式营业,您一定要带朋友来体验新版本!到时候我给你们打折!"

“400能玩五六个项目?还能打折?那确实划算!” 穿卫衣的男生眼睛一亮,立刻掏出手机拍照,“到时候必须带哥们儿组团来!”

周围游客也纷纷附和,扎双马尾的女生兴奋道:“打折好啊!我们先在朋友圈宣传一波!”

人群渐渐散去。

林渊笑着挥手送别。

教学楼阴影里,敲门鬼的指骨突然轻叩墙面,仿佛也在期待下一波 “客人” 到来。

得益于那几个游客的首播,林渊鬼屋的名字少说也传到了七八千人耳朵里。

可现实摆在眼前,不是所有人都在本市,就算鬼屋项目再逼真,谁也不会为了一场恐怖体验,把工作和生活都抛在脑后专程赶来。

林渊心里清楚,能来体验的,只会是本市的人,能有一两百人都不错了。

不过只要来的人愿意在朋友圈发条动态,那第一次普通十连的积分就有盼头。

现阶段不能贪多求好,先靠普通十连抽出一堆低级诡异,把项目数量堆起来再说。

等鬼屋名气彻底打响,每天客流量爆满,再去琢磨高级十连、传说十连这些大手笔。

毕竟,先让场子热起来,才有钱赚。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dddei-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