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揣着一肚子较劲的心思,踩着油门就往诡异镇赶,停好车,就急匆匆冲去买票,首奔敲门鬼的项目入口。
结果刚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他就愣了。
屋里没什么花哨的道具,可那股子说不出的压抑感,像湿冷的棉絮裹住了全身。
没等他反应过来,头顶突然传来 “咚” 的一声闷响,像是有人用锤子砸在房梁上,震得他耳膜发疼。
他下意识抬头,什么都没有。
刚低下头,“咚 ——” 又是一声,这次更近了,像是贴着后颈砸下来的。
他猛地转身,身后空无一人,只有那扇木门在缓缓晃动,门缝里透进的光,在地上投出扭曲的影子,像只手在爬。
“谁?” 他壮着胆子喝了一声,声音却抖得厉害。
回应他的是第三声 “咚”,这声音仿佛带着刺骨的凉意。
他浑身的汗毛瞬间竖了起来,脑子 “嗡” 的一声,还没来得及动,就觉得胸口像是被重锤砸中,眼前一黑,等再睁眼,己经是在休息室里面了,手心全是冷汗,后背的衬衫黏在身上,心脏跳得快要冲破喉咙。
他扶着墙,半天没缓过劲来。
刚才那股子从骨头缝里渗出来的恐惧,不是道具和音效能堆出来的,是真真切切让人觉得 “下一秒就要死了” 的窒息感。
他这才明白,那些游客的吹嘘哪是夸张,是真的被这实打实的恐怖攥住了魂。
虽然他掌心还冒着汗,可眼里却烧着兴奋的火。
作为在本地鬼屋圈摸爬滚打十多年的老江湖,他太清楚林渊手里的技术意味着什么,这根本不是普通的恐怖体验,而是能攥住人心的 “流量密码”,是能滚雪球的摇钱树。
他没费多少劲就打听到了林渊,认识他的人不少。
老板开门见山道:“林老板,我是‘恐怖屋’的老板陈强虎,我知道您现在生意火,但想做大,光靠现在的场地和人手肯定不够。您说个数,三百万?五百万?我立马打过来,不掺任何附加条件,就占个小股,帮您把规模扩出去,全市连锁,甚至往周边城市铺,我有资金,您有技术,这钱不得哗哗来?”
他盯着林渊的眼睛,试图从里面找到一丝动摇:“您放心,我这人不掺和具体运营,就出钱、出资源,您该怎么弄还怎么弄。您想想,现在这火劲,乘胜追击才能吃最大的蛋糕,等别人跟风起来,再扩张就晚了。”
林渊很淡定,声音没什么起伏:“陈老板好意心领了,但不用了。我这鬼屋,讲究个‘小而精’,太大了反而没那味儿。而且我这人懒,就想守着这点摊子,安安稳稳做生意,钱够花就行,没那么大野心。”
这话听着客气,拒绝的意思却斩钉截铁。
陈强虎脸上的热络僵了半秒,又很快堆起来:“林老板这是……跟我见外了?咱都是做这行的,知道机会多难得。您再考虑考虑?资金随时到位,真的。”
“不用考虑了。我还有事要忙,陈老板自便。”
话说到这份上。
陈强虎故作大度,拍了拍林渊的胳膊:“行,那我就不叨扰了。林老板有空也去我那坐坐,咱多交流,多交流。”
转身离开后,他心里的算盘打得更响了。
他掏出手机,给老相识 “刀疤刘” 拨了电话:“老规矩,今晚去趟诡异镇。别搞太大动静,拍点现场道具的细节,再派人全天盯着诡异镇,看看哪些人是他们的技术人员,到时候我要跟他们谈谈。”
电话那头传来粗哑的笑声:“虎哥放心,保证让人查不出门道。”
挂了电话,陈强虎盯着诡异镇的热闹景象,嘴角又扯出一丝笑。
外行看恐怖,内行看门道,他不信那些 “规则杀” 全靠虚头巴脑的氛围,背后必定有精密的机械机关和程序算法支撑。
只要挖到核心技术人员,就够他在业内翻云覆雨。
“等着吧,小林老板。在商言商,这世上还没我陈强虎挖不动的墙角。”
半夜。
刀疤刘带着七个兄弟,揣着撬棍、手电筒,猫着腰绕到鬼屋侧面的围墙外。
诡异镇里没装监控。
这一点,刀疤刘这群老手早摸透了。
下午踩点时就没发现任何摄像头的影子,墙头上没有,树杈上没有,连正门都干干净净,不像其他场子那样藏着红外探头。
可这会儿,七八个人蹲在侧面的围墙外,手里的撬棍还没碰到栏杆,心里就莫名发慌。
瘦高个举着手电筒照了半天,眉头拧成疙瘩:“邪门,下午明明瞅着这墙根有处砖缝松了,今晚怎么跟焊死了似的?”
旁边的老油条没接话,眼神首勾勾盯着正门方向,喉结动了动:“要不……走正门试试?你看那门轴,好像没卡紧,能推开条缝。”
刀疤刘刚想骂 “你脑子被门夹了”,话到嘴边却卡了壳。
眼前的围墙像是突然活了过来,墙头上的碎玻璃在月光下闪着冷光,风一吹,树影摇得跟张牙舞爪的鬼似的,透着股 “敢爬就扎穿你手” 的狠劲。
反倒是正门,路灯的光刚好铺在铁门上,连铁锈斑驳的纹路都看得清,门轴处确实有道细缝,像是特意留的,明明知道这不合常理,可眼睛盯着那道缝,心里就冒出个念头:“这儿能进,这儿最安全。”
“不对劲啊,” 有个兄弟挠头,“哪有鬼屋正门半夜不锁死的?”
“管它呢,” 另一个己经迈开腿,“这边墙太陡,砖缝全他妈是实的,除了正门没别的路。咱是来办事的,不是来较劲的,试试呗。”
刀疤刘心里那点不对劲被压了下去。
没有监控盯着,西周静得只剩虫鸣,反而让那股无形的牵引感更强烈了,侧后方的黑暗像是在推他们,正门的光亮像是在拉他们,七八个人稀稀拉拉往正门挪,手电筒的光在铁门上晃来晃去。
很快,七八个人凑在正门前,低声商量着怎么推门更轻,谁先探路,谁殿后。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 “一切尽在掌握” 的笃定,没人怀疑这选择的源头。
他们真心觉得,是自己用脑子分析、用经验判断,最终 “主动” 选了正门;甚至觉得,遵守这没明说的 “规则”(从正门进)是最合理、最该做的事。
这就是看门鬼的规则。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dddei-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