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曲速迷航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七章 曲速迷航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寒风裹挟着砂砾拍打着星辰科技学院的临时研究基地,陈默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委托文件平铺在抗震实验台上,文件首页"曲速引擎原型机"几个烫金大字在冷光灯下泛着金属光泽。"10倍光速的局域空间折叠,"他的指甲划过爱因斯坦场方程的修正公式,"这意味着要在可控范围内扭曲时空,现有理论认为这需要相当于整个木星质量的能量。"

林晚秋将全息星图投影在穹顶,无数星辰在会议室中流转。她调出《星际迷航》中曲速航行的经典画面,又切换到现实中的虫洞理论模型:"广义相对论预言了时空折叠的可能性,但负能量密度物质的制备是最大瓶颈。"她推了推眼镜,调出欧洲航天局失败的曲速泡模拟数据,"2045年的'普罗米修斯计划',就是因为能量场失控,在实验室里制造出持续三毫秒的微型黑洞。"

"或许可以从反重力场技术切入?"陆鸣突然开口,全息键盘在空中投射出密密麻麻的量子场论公式,"系统解锁的反重力技术,本质上是通过量子真空涨落产生负压强。如果将其与卡西米尔效应结合......"他的话被李大山的惊呼打断。这个总戴着扳手的少年正盯着实验台震动测试的数据:"不对!所有计算都忽略了一个关键——时空折叠产生的引力潮汐力,足以把飞船撕成亚原子碎片!"

苏小羽戴着全新升级的量子纠缠声呐头盔,将手掌贴在抗震实验台的钛合金表面。声呐眼镜泛起数据流的蓝光:"我检测到地下五十米处的地质断层活动,频率和曲速场模拟产生的引力波频段存在耦合。"她的声音冷静而清晰,"要实现稳定的空间折叠,必须将环境扰动控制在史瓦西半径的千分之一以内。"

实验基地的改造工程堪称人类工程史上的疯狂壮举。施工团队耗时西个月,在戈壁深处浇筑出首径三百米的环形真空舱,舱壁由三层不同密度的纳米复合材料构成,最内层涂覆着特殊的反物质隔离涂层。李大山亲自带领工人安装超导磁约束系统,每根超导电缆的接头都要经过低温环境下的量子态检测:"这里的每一个焊点,都关系着时空结构的稳定性!"他的工装口袋里始终揣着一本磨损严重的《广义相对论与工程应用》,书页间夹满了写满公式的便签。

核心引擎的研发充满了对物理法则的极致挑战。团队尝试利用量子真空涨落产生负能量,但首次实验就引发了局部空间扭曲,实验室内的金属工具在空中诡异地弯折。苏小羽通过声呐显微镜发现,是量子涨落产生的虚粒子对引发了连锁反应。这个发现促使团队研发出"量子涨落阻尼器",利用超导量子干涉器件(SQUID)实时监测并抑制异常涨落。

能量供应系统的设计更是超乎想象。受可控核聚变技术启发,学生们研发出微型反物质-物质湮灭反应堆。但在首次试运行中,反物质储存容器出现量子隧穿泄漏,千钧一发之际,陆鸣编写的紧急程序启动磁约束场,将逃逸的反物质重新捕获。这次事故让团队意识到,传统的磁约束方式在曲速场环境下存在致命缺陷,他们转而研发出基于量子纠缠的"绝对约束"系统,通过让储存容器与监测端的粒子保持纠缠态,实现对反物质的实时监控。

曲速泡的生成与维持是最大的技术难关。林晚秋带领团队构建了包含128个超导线圈的环形阵列,试图通过特定的磁场排列扭曲时空。但前57次实验中,生成的曲速泡要么瞬间坍塌,要么引发不可控的引力波动。首到某天深夜,陆鸣在分析实验数据时发现,曲速泡的稳定性与π的无穷小数位存在某种神秘关联。他据此调整了磁场变化频率,当第58次实验启动时,淡蓝色的曲速泡首次在真空舱中稳定存在了0.3秒。

全尺寸原型机的首次测试充满了惊心动魄的瞬间。当反物质反应堆达到额定功率的70%时,监测屏上的时空曲率读数突然飙升。苏小羽戴着特制的防护装备冲进实验舱,通过声呐设备定位到曲速泡边缘的一处微小褶皱。李大山立刻指挥工人调整超导线圈的电流,陆鸣则疯狂敲击键盘优化控制程序。在长达三个小时的紧张调试后,曲速泡终于恢复稳定。

真正的突破发生在第89次测试。当反物质湮灭产生的能量达到临界值,淡蓝色的曲速泡将实验舱完全包裹,监测屏上的速度读数开始疯狂跳动:2倍光速、5倍光速......当指针突破10倍光速时,整个实验基地的警报器同时响起——不是故障,而是安全阈值触发的成功提示。实验室内,科研人员们拥抱、欢呼,泪水与汗水交织在一起。

成果验收现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专家团队全程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总工程师握着陈默的手,声音颤抖:"这是人类航天史上的里程碑!有了曲速引擎,太阳系将不再是我们的牢笼!"三个月后,该技术被应用于"夸父计划",人类第一艘曲速星际飞船开始建造,遥远的恒星系第一次真正变得触手可及。

系统提示适时响起:【星际航行用曲速引擎原型机研发完成,奖励文明点数60000,解锁"平行宇宙探索基础技术"。新任务:国际科学联盟委托研发跨维度通讯装置,要求实现三维空间与高维空间的信息交互......】

陈默站在实验基地的观景台上,望着西北天际的星河。从深海到时空,从微观到星际,星辰科技学院的每一次突破都在重新定义人类文明的边界。而那更加深邃的维度奥秘,正等待着他们用智慧与勇气,叩开未知世界的大门。戈壁的夜风呼啸而过,带着宇宙的低语,仿佛在诉说着下一段超越想象的科学传奇。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dd0c0-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