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雨水依旧哗哗地冲刷着校园,将路灯的光晕晕染成一片模糊的橙黄。医学院空旷的走廊里,昏暗的光线下,林小满的手掌轻轻覆在陆星辰的手背上,指尖传递着微弱的暖意,像黑暗海面上连接两艘孤舟的纤细缆绳。
陆星辰没有回头。他高大的身躯微微佝偻,仿佛承载着千钧之重,脚步虚浮而缓慢,每一步都踏在积水微漾的冰冷地砖上,发出轻微的回响。他紧攥着那本深棕色的日记本,指节依旧泛白,仿佛那是他此刻唯一的支点。小满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后半步的距离,沉默地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却又脆弱得不堪一击的重新连接。走廊仿佛没有尽头,只有无休止的雨声和两人压抑的呼吸。
就在这沉重而微妙的寂静中,一段带着消毒水气息和理性光芒的校园回忆,悄然浮现在小满心头,与眼前这个脆弱迷茫的男人形成鲜明对比:
急诊室的“冷静”陆医生(实习期):那是在陆星辰大五实习期间,她因为急性肠胃炎半夜被室友送到附属医院急诊。腹痛如绞,冷汗涔涔,她蜷缩在观察室的椅子上。混乱的急诊大厅里,人声嘈杂,担架车推过发出刺耳的声响。就在她痛得意识模糊时,一个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的熟悉身影快步穿过人群,停在她面前。是陆星辰。他刚结束一台紧急缝合,额角还带着薄汗,口罩上方的眼神却异常冷静锐利,像手术台上的无影灯。他快速询问了室友她的症状,动作麻利地检查了她的腹部压痛点,语气简洁而专业地安抚:“急性肠胃炎,问题不大。我去开药,很快。” 他转身离开,步伐坚定迅速,在混乱中开辟出一条清晰的路径。几分钟后,他拿着药和温水回来,蹲在她面前,看着她把药吃下,才低声解释:“今晚急诊爆满,值班医生忙不过来。你室友刚好看到我。” 他口罩下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那份在危机中展现出的沉稳、高效和对流程的精准把握,让她在病痛中感到一种奇异的安心。那个在急诊室如定海神针般的“陆医生”,与此刻身边这个被悲伤击垮、步履蹒跚的男人,判若两人,却又奇异地重叠。
实验室外的“数据”争论:有一次,她为了写一篇涉及医学的小说,跑去医学院找他请教几个专业问题。他正从实验室出来,白大褂上沾着一点试剂痕迹,眉头微锁,显然实验遇到了瓶颈。她提出一个关于罕见病治疗资源分配的假设性困境。他起初有些心不在焉,但随着她描述的深入,他的眼神逐渐专注起来。他靠在实验室外的墙上,一边用消毒湿巾擦着手,一边条理清晰地分析:“情感诉求固然重要,但医疗决策不能只靠眼泪和同情。需要数据支撑,生存率、预后、资源消耗比…冰冷的数字背后,是对更多生命负责任的选择。” 他列举了几个真实案例和数据,逻辑严密,不容辩驳,像在宣读一篇严谨的学术论文。她虽然被他说服,却忍不住反驳:“可那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啊!他们的痛苦和希望呢?” 陆星辰沉默了一下,擦手的动作停顿,目光望向走廊尽头,声音低沉了几分:“…所以,医生才需要更强大的理性和更准确的判断。因为每一次判断失误,都可能意味着…无法挽回的代价。” 那一刻,她在他理性的外壳下,窥见了一丝深藏的沉重和敬畏。这份对“理性”和“准确”的极致追求,是他抵御内心恐惧和承担责任的铠甲,却也成了他封闭情感的壁垒。
深夜图书馆的“无声”陪伴(考研季):考研前夕,压力巨大。她在图书馆熬到闭馆铃声响起,疲惫地收拾东西,发现整个自习区几乎空了,只有角落里还亮着一盏孤灯。陆星辰还坐在那里,面前摊着厚厚的医学专著,眉头紧锁,指尖无意识地在书页边缘敲击着,发出规律的轻响。他显然也遇到了难题。她没有打扰,只是默默地坐在他对面不远的位置,摊开自己的文学史笔记,安静地陪伴。寂静的空间里,只有书页翻动的声音和他指尖偶尔的轻叩。没有交谈,没有对视,但那份无声的、并肩作战的存在感,像黑暗中的一点微光,驱散了独自奋斗的孤独。首到管理员来清场,他才合上书,揉了揉眉心,看向她,极淡地说了句:“走了。”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图书馆,融入寒冷的夜色。那份沉默的陪伴,是他们之间独有的默契,无需言语,却足以慰藉疲惫的灵魂。
这些回忆,像细密的雨丝,融入此刻冰冷的现实。那个在急诊室冷静高效的陆医生,那个在实验室外理性辩论的学长,那个在深夜图书馆无声陪伴的同伴…他们和此刻身边这个紧握母亲日记、在雨中踽踽独行的男人,是同一个人灵魂的不同切面。母亲的离去和日记的真相,像一场猝不及防的地震,震碎了他赖以支撑的理性铠甲,暴露出铠甲下从未愈合的、鲜血淋漓的旧伤。他正在废墟中艰难地摸索,寻找新的支点。
小满感受着他手背上传来的冰冷和那细微到几乎无法察觉的回握力道,心底涌动着复杂的心疼。她不再试图说话,只是默默地、更紧地覆着他的手,用自己掌心的温度,固执地对抗着雨夜的寒凉,也对抗着他内心汹涌的绝望。她不知道这本日记最终会将他带向何方,但她愿意陪着他,走过这段最黑暗的归途。
终于,他们走出了医学院大楼。冰冷的雨点瞬间变得更加密集,狠狠砸在脸上,带来刺骨的寒意。陆星辰下意识地将怀里的日记本往衣襟里护了护,仿佛怕这冰冷的雨水玷污了母亲最后的遗言。他停下脚步,茫然地抬头望向被雨水模糊的、通往不同方向的小路,似乎在辨认回家的方向,又仿佛迷失在更大的迷惘中。
小满的心揪紧了。她轻轻拉了一下他的手背,指向家属区方向,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格外轻柔:“这边…回家。” 她不敢说太多,怕惊扰了他此刻脆弱的平衡。
陆星辰的目光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眼神空洞了片刻,才像是找回了一丝焦距。他极其缓慢地点了点头,喉咙里发出一声模糊的“嗯”。然后,他再次迈开脚步,朝着那个被称为“家”的方向走去,步伐依旧沉重而缓慢。
小满连忙跟上,依旧保持着那半步的距离,手掌依旧覆在他的手背上。两人就这样沉默地走在雨夜里,像两个伤痕累累的旅人,在暴风雨中相互搀扶,走向一个同样充满未知和悲伤的港湾。
就在他们拐过一个爬满藤蔓的旧实验楼墙角,即将踏上通往家属区那条相对僻静的林荫道时——
前方昏黄的路灯下,雨幕之中,静静地站着一个身影。
那人撑着一把透明的长柄伞,伞面微微倾斜,遮住了上半身,只露出一截纤细的小腿和一双踩着精致高跟鞋的脚。伞下的身影,在雨夜和灯光的渲染下,显得格外窈窕而…突兀。
陆星辰的脚步,在看清那个身影的瞬间,猛地顿住了!如同被一道无形的闪电击中!
小满清晰地感觉到,被她覆在手背上的那只冰冷的手,瞬间变得僵硬如铁!连带着他整个身体都绷紧了!一股强烈的、带着震惊和某种难以言喻情绪的气息,瞬间从他身上爆发出来!
小满的心猛地一沉!她下意识地抬头看向陆星辰的侧脸。路灯昏黄的光线勾勒出他紧绷的下颌线条和瞬间失去血色的薄唇。他深陷的眼窝中,那片刚刚因日记和她微弱的暖意而稍显平复的茫然,被一种猝不及防的、极其复杂的震惊所取代!那眼神里,有难以置信,有深沉的痛苦被重新勾起的惊悸,甚至…还夹杂着一丝小满从未见过的、近乎冰冷的警惕?
就在小满惊疑不定之际,前方伞下的身影,似乎察觉到了他们的靠近。
那把透明的长柄伞,缓缓地、优雅地向上抬起。
伞沿之下,露出一张妆容精致、眉眼如画的脸庞。雨水顺着伞沿滴落,在她脚边溅起细小的水花。她微微扬起下巴,目光穿过冰冷的雨幕,精准地落在陆星辰震惊而苍白的脸上。红唇缓缓勾起一个恰到好处的、带着几分怀念、几分幽怨、又几分意味深长的笑容。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一种刻意放缓的、如同大提琴般的磁性,穿透哗哗的雨声,清晰地敲打在寂静的夜空中:
“星辰?好久不见。这么大的雨…你看起来,状态不太好?”
她的目光,随即又像是不经意般,轻飘飘地扫过陆星辰紧护在怀里的日记本,以及…小满那只覆在他手背上的手。那眼神里,瞬间掠过一丝极其细微、却足够让人捕捉到的审视和…玩味。
仿佛一颗冰冷的石子投入刚刚泛起微澜的心湖,瞬间冻结了所有刚刚萌芽的暖意。
小满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首窜头顶!她看着眼前这个突然出现的、美丽得极具攻击性的陌生女人,看着她对陆星辰熟稔的称呼和那意味深长的笑容,再看看陆星辰那瞬间剧变、僵硬如石的反应…
苏晚!
那个存在于校园传说中、陆星辰那位因追求音乐梦想而出国留学、最终“和平分手”的前女友!
她回来了!
而且,偏偏是在这样一个时刻,以这样一种猝不及防的方式,出现在了他们的归途上!
雨,下得更大了。冰冷的雨水砸在脸上,生疼。陆星辰僵在原地,紧握着日记本的手背青筋暴起,指关节因用力而发出轻微的“咔”声。他喉结剧烈地滚动了一下,干裂的嘴唇翕动,最终只艰难地、带着浓重沙哑和难以置信的震惊,吐出一个破碎的音节:
“…你…你怎么在这里?”
而苏晚,只是撑着那把透明的伞,站在昏黄的路灯下,隔着冰冷的雨幕,对着他,露出了一个更加明媚、却也更加深不可测的笑容。那笑容像淬了毒的玫瑰,在雨夜里悄然绽放。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dagfa-4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