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归乡者的挽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章 归乡者的挽歌

 

林薇开始审视这片被她继承的领域。遗落法庭的废墟浩瀚无边,灰色的尘埃之下,掩埋着多少被遗忘的罪愆与申诉?苍骸消散了,维持这片空间最基本运转的责任,似乎也落在了她的肩上。她尝试调动骨符的力量去感知,反馈回来的信息庞杂而破碎,如同无数细小的声音在尘埃中低语。

就在她试图梳理这些信息时,一阵奇异的声音穿透了废墟的寂静。

呜——呜——呜——

低沉、悠长、带着金属摩擦的沙哑质感,如同生锈的号角在呜咽,又像是风穿过枯骨的孔隙。这声音并非来自一个方向,而是从废墟深处多个角落同时响起,彼此应和,汇成一片哀戚的挽歌。

林薇的心映之瞳瞬间被吸引。她“看”向声音最密集的区域——一片相对开阔、曾经可能是法庭广场的地方。景象让她灵魂微震。

那里没有像陈涛那样具象化的、被业火缠绕的个体。取而代之的,是数十个、甚至上百个极其稀薄、几乎与灰色尘埃融为一体的灵魂光点。它们聚集成群,如同朦胧的雾气,在广场上无意识地缓缓飘荡、旋转。每一个光点都散发着相似的、极其强烈的执念**:归乡!**

这执念是如此纯粹而浓烈,以至于扭曲了它们周围的尘埃,形成一个个微型的、不断生灭的幻象碎片——破败的村落、焦黑的田埂、熟悉的土路、亲人模糊的泪眼……但这些幻象如同破碎的镜面,无法拼凑完整,反而加剧了那股无望的悲伤。

他们是“归乡者”。一群在战乱、饥荒或意外中客死异乡,灵魂因强烈的归家执念而未能顺利进入正常轮回,又因“罪业”不够深重(或未被业镜系统准确标记)而未被地狱各区域接收,最终在时光流逝和规则排斥下,漂流坠落到遗落法庭这片遗忘之地的迷失亡魂。他们的个体意识己近乎消散,只留下最本源的“归乡”本能,如同风中残烛。

那呜咽的骨笛声,正是他们灵魂深处执念的共鸣外显!

林薇靠近这片“归乡者之雾”。哀戚的骨笛声更响了,如同无数亡魂在无声地哭泣。她能感觉到遗落法庭的烙印在微微发烫,审判的权能并非只针对罪者,同样适用于这些迷失的、被规则遗漏的灵魂——指引,亦是审判的一部分。

她闭上眼(灵魂层面的),将意识沉入心映之瞳。这一次,她的目标不是某个个体,而是这片**集体执念的共鸣核心**!

意识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瞬间被无数破碎的画面和强烈的情感洪流淹没:

* **硝烟弥漫的战场:** 穿着破烂军装的年轻面孔,在泥泞中倒下,目光死死望向远方的地平线,口中呢喃着故乡的名字。

* **逃荒路上的饥民:** 瘦骨嶙峋的老人倒在风雪中,怀中紧抱着一小包故乡的泥土,死不瞑目。

* **坍塌矿坑的深处:** 黑暗吞噬了求救的呼喊,最后残存的意识里,是家中灶台温暖的火焰和妻儿的面容。

* **洪水滔天的村庄:** 被巨浪卷走的妇人,双手徒劳地伸向岸边哭喊的孩子,最终沉入浑浊的波涛……

无数个悲剧的瞬间,无数份未能送达的思念,无数个客死异乡的遗憾!这些强烈的、戛然而止的“归乡”渴望,在灵魂消散的过程中被业力规则捕捉、混合,最终沉淀成这片弥漫在遗落法庭废墟中的、无意识的执念之雾。那骨笛声,是无数未能发出的最后呼唤的共鸣!

溯源结束,林薇的灵魂感到一阵深沉的悲悯。这些“归乡者”,他们的“业”或许微小,但他们的痛苦和遗憾,同样沉重,同样需要被“审判”——被倾听,被理解,被赋予一个终结或方向。

她深吸一口气(灵魂层面的),遗落法庭的权能随着她的意志开始流转。她不再需要像审判陈涛那样塑造恐怖的业火,她需要的是……**引导与承载**。

林薇抬起双手,掌心向上。灵魂深处的黑色骨符幽光大盛,无数细小的、散发着柔和灰白色光芒的古老符文从她掌心流淌而出,如同涓涓细流,汇向广场中央那片哀戚的“归乡者之雾”。

符文融入雾气,如同甘霖洒入干涸的土地。呜咽的骨笛声似乎发生了一丝微妙的变化,少了几分凄厉,多了几分茫然的期待。

“迷失的旅者,”林薇的声音在灵魂层面响起,温和而充满穿透力,如同母亲安抚迷途的孩子,又带着法庭宣告的肃穆,“遗落法庭,听见了你们的呼唤。”

随着她的话语,那些流淌的灰白符文开始凝聚、塑形。它们并非化作锁链或囚笼,而是编织成一盏盏**古朴的、半透明的灯笼**。灯笼的骨架由符文构成,灯罩是流转的灰白光芒,而灯芯……则是由那些被符文梳理、提纯的“归乡”执念本身点燃的、一小簇温暖的、橘黄色的**魂火**!

**引魂灯!**

一盏,两盏,十盏……越来越多的引魂灯在雾气中亮起!它们的光芒并不刺眼,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柔和地照亮了周围翻滚的尘埃和亡魂雾气。

奇迹发生了。

那些原本无意识飘荡、稀薄得快要消散的灵魂光点,在引魂灯温暖光芒的照耀下,似乎被注入了些许“重量”和“形状”。它们不再只是光点,而是隐约显露出模糊的人形轮廓——穿着旧式军装的青年、裹着头巾的老妇、满身泥污的矿工……他们迷茫的眼神,被灯笼的光芒吸引。

“看,”林薇的声音引导着,“那是你们灵魂深处最深的渴望,是归乡之路的起点。执此灯火,循心而行。遗落法庭为汝等执念赋形,指引前路。此去,或归故土,或入轮回,皆由汝心所向,业力所牵。此乃——**归途之判!**”

随着最后一句审判词落下,那些凝聚出模糊形态的“归乡者”灵魂,仿佛从漫长的噩梦中被唤醒。他们茫然地伸出手,本能地握住了漂浮在身前、与自己魂火同源的引魂灯。

当他们的手(虚影)触碰到灯柄的瞬间——

嗡!

温暖的光芒自灯笼和他们虚影般的身体上同时亮起!一股无形的、指向性明确的“路径感”顺着光芒传递给他们。他们不再是无意识地飘荡,而是有了方向!一个接一个,握着引魂灯的灵魂虚影,如同在浓雾中找到灯塔的船只,开始向着废墟的不同方向——那些光芒指引的、连接着更深层灵魂归宿规则(或首接通往其生前故土残留思念坐标)的虚无路径——缓缓地、坚定地飘去。

呜咽的骨笛声渐渐变了调子,不再是纯粹的哀戚,而是混杂了茫然、释然和一丝微弱希望的……**归乡的序曲**。点点橘黄的灯火,在无边无际的灰色废墟中渐行渐远,如同散入夜空的星辰,为这片死寂之地带来了第一缕流动的生机。

林薇站在原地,看着最后一点灯火消失在废墟的阴影里。一股巨大的疲惫和灵魂力量被抽空的感觉袭来,比审判陈涛时更甚。但同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源自遗落法庭本源的**满足与平静**也充盈着她。指引迷途,亦是审判的慈悲。

然而,就在她心神放松的刹那!

心映之瞳猛地传来一阵前所未有的、如同被冰锥刺穿的剧痛!这一次的源头并非来自某个灵魂或墨非,而是来自……**头顶那片被遗落法庭排斥的“正统地狱”规则本身**!

她惊骇地抬头。

只见遗落法庭那灰蒙蒙的“天空”之上,那无形的排斥屏障之外,一个巨大无比、冰冷无情、由纯粹规则之力构成的**眼眸虚影**,如同高悬的裁决之眼,骤然显现!

它没有瞳孔,只有无数飞速流转、精密冷酷的数据符文!它漠然地“注视”着下方遗落法庭的废墟,尤其锁定了刚刚完成群体审判、灵魂波动尚未平息的林薇!

**业镜的注视!**

尽管有排斥屏障的削弱,但这道目光带来的压迫感,比墨非的锁定更宏大、更本源、更……**绝对**!仿佛整个地狱的冰冷规则都在向她施加无言的警告:异端的行为,己被记录!系统的排斥,正在加剧!

林薇闷哼一声,灵魂剧颤,几乎站立不稳。她灵魂深处的黑色骨符疯狂搏动,散发出抵抗的幽光,才勉强抵御住这规则层面的恐怖威压。

业镜的虚影只持续了短短一瞬,便如同从未出现般消散。但那冰冷的、被系统重点标记的危机感,己深深烙印在林薇的灵魂之上。

守墓人的道路,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指引归乡者的灯火刚刚点亮,业镜的冰冷目光己如影随形。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daced-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