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跑的哨声在七点整准时响起。苏念跟着陆时衍慢跑时,能听到他均匀的呼吸声,像节拍器一样让人安心。跑到第三圈时,她的体力渐渐跟不上,脚步开始发沉,陆时衍似乎察觉到了,悄悄放慢速度,跑到她身边时轻声说:"调整呼吸,三步一呼。"
他的声音混着晨露的清香,像道清凉的溪流淌过耳畔。苏念跟着他的节奏调整呼吸时,忽然想起前世高三那年,她在体测800米时中途摔倒,是陆时衍冲回来扶她,当时他的呼吸也是这样急促,掌心却稳得像块磐石。
"加油,最后一百米。"陆时衍的声音带着真诚的鼓励,他故意放慢脚步,让苏念先冲过终点线。
苏念的运动鞋踩过终点线时,回头看到陆时衍冲过来的身影,晨光在他身后拉出长长的光晕,像给少年镀上了层金边。她忽然想起初中运动会那天,也是这样的晨光,也是这样的跑道,只是那时她只能站在看台上,看着他冲过1500米终点线,身边围着一群递水的同学。
"比昨天快了七秒。"陆时衍的运动手表显示着成绩,他把蜂蜜水递过来时,目光落在她泛红的脸颊上,"累了吧?"
"还好,"苏念接过水杯时,发现杯壁上贴着张小小的便签,上面用铅笔写着"别跑太快",字迹清秀有力,和陆时衍的笔锋如出一辙,"你写的?"
陆时衍的动作顿了顿,慌忙把便签撕下来揉成一团,耳根瞬间红透了:"我妈......她非要贴的。"
苏念看着他慌乱的样子,忽然想起昨天在他书包里看到的笔记本,某页的角落里画着个小小的跑道,旁边写着"苏念的步频是160步/分钟",显然是偷偷计算过的。这个看起来清冷的少年,藏着这么多笨拙的温柔。
集训室的阳光比操场温柔些,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细长的光斑。张老师刚宣布"今天讲组合极值",后排就传来低低的惊叹声——这可是竞赛里的硬骨头,连常年霸榜的数学课代表都皱起了眉。
"别慌,"陆时衍忽然递过来张便签,上面画着个简化的图表,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了关键节点,"先看约束条件,把变量分类。"
是用红笔和蓝笔交替画的,红笔标注的"边界值"格外醒目。苏念忽然想起昨天晚上,她在微信上问他"组合极值怎么入手",当时他只回了个"早点睡",原来熬夜画了图表。
"谢谢。"她把便签夹进笔记本时,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指甲盖,像被微弱的电流击中。
陆时衍的耳尖红了,转回头去看黑板时,嘴角却忍不住上扬。他其实早就发现苏念在组合数学上有点吃力,昨晚把高中竞赛的组合题整理了整整三页纸,台灯亮到凌晨一点,书桌上那杯冷掉的咖啡,还冒着淡淡的热气。
上午的集训结束时,阳光己经爬满了整个窗台。陆时衍收拾讲义时,从书包里拿出个保温饭盒:"我妈做的三明治,金枪鱼馅的。"
三明治的面包烤得金黄,边缘微微发脆,金枪鱼和蛋黄酱的香气透过缝隙漫出来,像极了苏念奶奶做的味道。她咬了一口发现,里面的洋葱被切成了细小的丁,显然是特意处理过的——她从小就不爱吃大块的洋葱。
"阿姨怎么知道......"苏念的声音有点哽咽,赶紧喝了口蜂蜜水压下去。
陆时衍的动作顿了顿,过了几秒才低声说:"我跟她说的。"
他其实没说,妈妈昨晚翻出了他初中的日记本,看到里面写着"图书馆的女生把洋葱挑出来了",特意叮嘱他"把洋葱切细点"。那本锁在抽屉里的日记,第37页画着个小小的哭脸,旁边写着"她好像不开心"。
午后的阳光带着点慵懒,透过集训室的窗户落在两人的笔记本上。苏念整理错题时,发现陆时衍在她的物理错题旁写了新的批注,用红笔标着"这里可以用微元法简化"。字迹比早上的图表更潦草些,显然是赶时间写的。
"微元法......"她的声音带着点不确定,这个方法在高中物理里不常用,"会不会太超前了?"
"竞赛允许用高等数学,"陆时衍的目光落在她疑惑的脸上,阳光在她的睫毛上投下浅浅的阴影,像停驻了只金色的蝶,"张老师上周在课上说过的。"
苏念忽然想起前世大二那年,陆时衍在物理实验课上教她用微元法算电场强度,当时他也是这样耐心,指尖在草稿纸上画着密密麻麻的示意图,像在构建一个精密的世界。
"我试试。"苏念的笔尖在草稿纸上动起来时,忽然闻到他身上的薄荷糖气息越来越浓。她抬头时,看到陆时衍正偷偷往嘴里塞糖,腮帮子鼓鼓的,像只藏食的小松鼠。
"很好吃吗?"她忍不住笑出声,阳光落在她的笑脸上,像幅温暖的油画。
陆时衍的动作僵了一下,糖果差点从嘴里掉出来,耳根瞬间红透了:"有点困,提提神。"
他其实是看到苏念皱着眉演算,想找个话题跟她说话,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只能用吃糖掩饰紧张。口袋里那盒绿箭薄荷糖,己经空了大半。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iaff-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