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三十六计》之胜战计0105趁火打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05章《三十六计》之胜战计0105趁火打劫

 

今天咱们来聊聊《三十六计》之胜战计里的“趁火打劫”。这“趁火打劫”啊,乍一听,感觉就像是趁着人家家里着火,去偷抢财物一样,是个不地道的事儿。但在《三十六计》里,它可是一种很厉害的计谋,尤其适用于咱们处于优势的时候。

“趁火打劫”最早出自《孙子·始计篇》里说的“乱而取之”。在古代的战场上,当敌方陷入困境,就像房子着了火一样,内部混乱不堪的时候,我方果断出击,就能轻松取得胜利。比如说,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打仗。越国被吴国打得大败,越王勾践被迫求和,还去吴国做了人质。这时候的越国,就像是一座着火的房子,内部人心惶惶,国力也受到了极大的削弱。而吴国呢,仗着自己的优势,没有把越国放在眼里。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表面上对吴国恭顺有加,暗地里却在积蓄力量。后来,吴国因为连年征战,国力消耗巨大,又遭遇了旱灾,国内粮食短缺,百姓生活困苦。这就好比吴国的火越烧越旺,己经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勾践看准了这个时机,果断出兵,对吴国发动了突然袭击。吴国因为内部混乱,根本无力抵抗,最终被越国打败。勾践这就是典型的“趁火打劫”,在吴国陷入困境的时候,果断出击,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在现代商业竞争中,“趁火打劫”同样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说,一家公司因为决策失误,或者遭遇了重大的危机,就像房子着了火一样,陷入了困境。这时候,其他竞争对手就可以趁机抢占它的市场份额,挖走它的优秀人才。就拿手机行业来说吧,曾经有一家老牌手机厂商,因为跟不上智能手机发展的潮流,产品销量急剧下滑,资金链也出现了问题。这时候,其他手机厂商就趁机推出了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吸引了大量原本属于这家老牌厂商的客户。同时,还从这家厂商挖走了不少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进一步削弱了它的实力。而那些趁机行动的厂商,就像趁火打劫的人一样,在竞争对手陷入困境的时候,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不过啊,“趁火打劫”也不能盲目使用。在使用这个计谋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判断对方是不是真的“着火”了,也就是要准确地判断对方是不是真的陷入了困境。如果对方只是表面上看起来有问题,但实际上实力依然很强,我们贸然出击,很可能会引火烧身。其次,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就像救火一样,如果火还没有烧起来,或者刚刚烧起来,我们就去“打劫”,很可能会被对方扑灭。只有当火己经烧得很大,对方己经无力控制的时候,我们再出手,才能取得最大的利益。

“趁火打劫”是《三十六计》中一种非常实用的计谋。在我们处于优势的时候,如果能够准确地判断时机,果断地采取行动,就能够在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使用这个计谋要遵循一定的道德和法律规范,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不择手段。毕竟,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里,我们不仅要追求胜利,还要保持自己的底线和原则。那么,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可以“趁火打劫”的机会呢?又或者,你有没有被别人“趁火打劫”过呢?这其中的故事,就留给大家去慢慢品味和思考啦。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h0hi-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