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能量囚笼 空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章 能量囚笼 空间

 

这是目前唯一的解决方案。林建军立刻下令:“知夏,设计空间种植的最大化方案,确保粮食供应;辰宇,组织人手将所有能利用的设备和物资转移到空间边缘的恒温区;婉清,在空间里设立临时医疗点,治疗冻伤和营养缺乏症。”

林晚星则全力调控空间的能量场,将种植区的温度稳定在最适宜作物生长的25℃,同时在灰色区域划出一片能容纳两千人的“恒温区”,用空间能量供暖,甚至模拟了柔和的阳光。

空间瞬间变成了基地的“生命线”。外面冰天雪地,空间里却温暖如春:水稻在田垄上抽穗,蔬菜在温室里翠绿,恒温区的人们围着“模拟阳光”取暖,孩子们在临时课堂上读书,苏婉清的医疗站里,冻伤的伤员泡在空间温水里,脸色渐渐红润。

“空间的恒温能力太重要了!”李教授看着空间里长势喜人的小麦,激动地说,“外面的日照不足,但空间里可以模拟光照,作物生长完全不受影响。我们甚至能培育反季节作物,保证全年供应!”

林辰宇则利用空间的恒温环境,储存了大量容易冻坏的燃油和设备,还设置了“能量中转站”,将空间的热量通过管道输送到基地的关键区域(如指挥中心、武器库),确保基本运转。

全球性降温持续了三个月,外面的世界一片冰封,无数避难所因为缺粮、严寒而消失。但东部战区的基地,因为空间这个“恒温粮仓”,不仅安然度过了酷寒,还通过空间培育的耐寒种子,支援了周边幸存的小型避难所。

当第一缕真正的阳光穿透“遮阳层”,洒在雪地上时,基地的人们走出空间恒温区,看着外面白茫茫的世界,再回头望向那片神奇的空间入口,眼里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林晚星站在阳光下,感受着久违的温暖。她知道,末日的考验还未结束,但只要空间还在,只要家人和战友们还在,人类就一定能在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上,重新点燃文明的火种。全球性降温的冰雪尚未完全消融,新的生态危机己悄然蔓延——长期的天灾与工业废料泄漏,导致基地周边的土壤出现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起初只是种植的耐寒作物长势萎靡,叶片出现褐色斑点。林知夏采集土壤样本检测后,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铅、汞、镉的含量超标了五十倍!这是不可逆的污染,种出来的作物根本不能吃!”

更可怕的是,污染正以每天半公里的速度向基地内部扩散。如果不能阻止,空间培育的抗寒种子即使种到外面,也会被污染侵蚀,最终失去作用。

“必须找到净化土壤的方法。”林建军在紧急会议上敲着桌子,“我们不能永远依赖空间的种植区,总要在外面重建农田。”

苏婉清忧心忡忡地补充:“医疗站己经发现几例重金属中毒病例,都是因为误食了外面的野菜。再这样下去,会引发大规模中毒。”

林晚星看着空间里那片黑土地,突然想到:既然空间能净化海水和变异植物,或许也能净化污染土壤?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ghib-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