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似乎被空间的能量吸引。”林知夏分析了生物残骸后,得出结论,“空间的能量场对深海变异生物有特殊的吸引力,就像灯塔一样。”
基地的防波堤在持续冲击下摇摇欲坠,战士们的弹药消耗巨大,伤亡不断增加。苏婉清的医疗站挤满了被酸液灼伤、被触手划伤的伤员,抗毒血清再次告急。
“必须找到困住它们的方法。”林建军看着监控里不断撞击堤坝的巨型海龟,眉头紧锁,“硬拼我们耗不起。”
林晚星突然想起空间的能量屏障:“如果能在防波堤外形成能量罩,是不是能阻挡它们靠近?”
“但普通能量罩挡不住它们的冲击力。”林知夏摇头,“除非……能在空间里制造一个‘能量囚笼’,把闯入的生物收进去困住。”
这比收纳活人更危险——变异生物的攻击性极强,万一在空间里失控,会破坏种植区和物资。但眼下没有更好的办法,林晚星咬牙决定尝试。
她站在防波堤上,集中精神锁定一头正试图冲破堤坝的翼翅鲨鱼。当鲨鱼张开满是利齿的嘴扑过来时,她猛地释放精神力,大喊一声:“收!”
翼翅鲨鱼瞬间消失在原地,出现在空间的灰色区域。它在空间里疯狂冲撞,却被无形的能量墙挡住——这就是林知夏设计的“能量囚笼”,用空间能量在特定区域形成坚固的屏障。
“成功了!”林晚星松了口气,立刻用同样的方法收纳其他闯入的变异生物。
空间里的“囚笼区”很快挤满了各种深海怪物。林知夏带着科研人员通过精神链接观察它们:“这些生物的基因序列很不稳定,或许能从它们体内提取对抗变异的抗体。”
苏婉清立刻参与研究,果然从翼翅鲨鱼的血液中提取出能中和酸性毒液的物质,制成了新的抗毒血清,大大降低了伤员的死亡率。
半个月后,在“能量囚笼”和加固后的防波堤双重防护下,深海生物的袭击渐渐平息。它们似乎意识到无法突破防线,慢慢退回了深海。
林晚星站在空间边缘,看着囚笼里安静下来的变异生物,心里百感交集。这些曾经的威胁,如今成了科研的样本,甚至可能为人类对抗变异提供新的线索。
在这场与深海的较量中,空间再次证明了它的价值——不仅是储存和生产的工具,更是化危险为转机的“魔法”。而她,也在一次次与危机的博弈中,真正成为了能守护一方的“空间之主”。深海生物的威胁刚刚缓解,地球又迎来了新一轮极端气候——全球性降温。
仿佛一夜之间,夏天消失了。基地的气温从三十多度骤降到零下十度,还下起了鹅毛大雪。更诡异的是,太阳变得黯淡无光,像一个苍白的圆盘挂在天上,几乎没有温度。
“是平流层的火山灰和磁暴残留的粒子形成了‘遮阳层’。”林知夏看着卫星云图(基地的通讯己部分恢复),语气凝重,“日照量减少了70%,全球平均气温还在下降,可能会进入‘小冰期’。”
降温带来的灾难是毁灭性的。基地外围的抗盐水稻在严寒中冻死,刚开辟的农田变成了冻土;发电机的燃油因为低温凝结,运转效率暴跌;最可怕的是,人们开始出现冻伤和维生素D缺乏症,医疗站的冻疮药膏和钙剂很快告罄。
“空间里的温度是恒定的!”林晚星突然意识到,“我们可以把所有作物都转移到空间里种植,还能在空间里搭建‘恒温棚’,为大家提供温暖的避难所!”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ghib-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