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西园之行
回去的路上,李永宁不自觉地踢着脚下的小石子儿,反复思索。她平日里与这班琯素无矫情,她缘何偏偏找她下棋?还要教她弈道,她将自己里里外外都审视了个遍,都没理出个头绪来。
迷迷糊糊多个师傅,李永宁着实有些懵。
回到永宁殿,还没等李永宁询问阿杏今日为什么没来接她下学,就看见阿杏着急忙慌地从桌上的篮子里端出新做好胡饼,
“公主你快尝尝,这是我才跟着崔媪学的,学了一晌午呢!可好吃了。我知晓公主喜甜,特地去了趟少府,得了些从西域进来进献的石蜜。”
李永宁接过盘子,将方才的疑问抛之脑后。卖相倒是不错,上面还撒了些黑芝麻,香气扑鼻,她在嘉福殿上了一天的课,散学后还被老师留了堂,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方才在路上想事情太投入了不觉着,这会儿闻到香气,肚子才咕噜咕噜地响起来。
李永宁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在阿杏晶晶亮的眼神的注视下,由衷地感叹道,“真好吃。”。
平常的胡饼都是不加糖的,只是在发好的面里加了胡椒粉烤制而成,吃起来咸香。现下里面多添了糖,更是绵软香甜,可惜现在石蜜是稀罕玩意儿,宫里也没多少。
一块饼下肚,李永宁满意地打了个嗝儿。正当她打算回房休息时,脑海里忽然闪过阿杏方才说过的话。
崔媪?
李永宁觉得有些耳熟,这不是姜曳当时告诉她的线人吗?李永宁眉头紧皱,她好像是忽略了些什么。
李永宁快步回到前厅,看见了阿杏刚才装着胡饼的篮子。打开篮子,果不其然,这是个双层的篮子,篮子下面还有个窄窄的夹层。李永宁看看四周,没有发现阿杏的踪迹,她只好暂且按下心中的疑云,打开了篮子的第二层。
里面是一根竹简。李永宁取出竹简,上面只有四个字,
“接近皇后”
李永宁心中了然。这崔媪就是姜曳安插在内宫的眼线,那崔媪也并非是好心教给阿杏做胡饼,而是为了趁此机会传递姜曳的命令。李永宁将书简掰成两半然后一股脑地丢进了炭火炉里,看着它们进化为灰烬,李永宁眼神晦涩,该来的终究是来了。
李永宁凝视着炭盆里蜷曲的灰烬,指尖无意识着袖口银线绣的忍冬纹。姜曳的指令像根浸了毒的银针,正缓缓刺入她与皇后之间薄如蝉翼的平衡。父皇将失怙的她交予皇后教养时,那位总在佛前燃香,喜欢读写诗词的妇人不过淡淡说了句"是个可怜见的",从此便将她安置在永宁殿不闻不问。
"为了我想要的...他既要我当这枚棋子...我当了又何妨?"
她蘸着冷茶在案几上画圈,茶渍晕开成残缺的月轮。
她开始细细回想关于皇后的信息。
听说皇后每逢朔望都要去大慈恩寺进香,素来只带贴身女官;听说她每月初七亲自核对六尚二十四司的账册;听说她最珍视的唯有腕间那串被香火熏成琥珀色的菩提子——这些零碎记忆突然被姜曳给的线索串成珠链。
李永宁忽然起身推开雕花窗,夜风挟着梨花香扑在脸上。三日前阿杏去尚食局取酥酪时,曾提起皇后最近撤换了小佛堂的供花,将惯用的牡丹换作青莲。当时她只当是寻常,此刻想来,牡丹是父皇亲赐的花种,而青莲...
铜镜里映出少女骤然明亮的眸子。父皇最恶佛寺插手朝政,上月才申饬过京郊占地建庙的和尚。若皇后当真因佛事与父皇生出龃龉,这便是最锋利的楔子。她取下妆奁底层用鲛绡裹着的犀角梳,这是母亲走时时皇后遣人送来的。
卯初的晨钟惊得檐下铜铃轻颤,李永宁已端坐在书案前。澄心堂纸上《地藏经》墨迹未干,她特意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句旁滴了烛泪,仿作抄经困极打盹的模样。
当阿杏捧着尚功局新裁的春衫进来时,正听见她端详着新抄写完的轻声呢喃:"该去求教母后,这《严华经》的香方了..."
窗棂漏下的光柱里浮尘轻舞,少女将菩提子悄悄压在经卷之下。
姜曳要她作穿堂风,她便先化作绕指柔——只是这风要往哪个方向吹,终究得握在自己掌心的念珠间......
半月后,李永宁坐在去往西园的马车上。马车颠簸,虽然李永宁坐的是贵族专属的双辕辎车,可还是不适应,一路上被颠得恶心。
西园里皇宫其实并不算远,就建在城西承明门御道的北侧,修了十数年,去年才建好,这不,正月一过,李宏就迫不及待地来了,不仅带了后宫亲眷,还有十常侍之首的顾尽忠。
若是说起这顾尽忠,倒也是命运多舛,他幼时因家贫被父母送进宫净了身。按理说一般人家都不会将儿子送进宫当太监,可总有些家庭连人都养不活,送进宫里好歹能多条活路,也能给家里剩下一份口粮。因着嘴笨实在,不会讨好人,顾尽忠少时没少受人欺凌。
然而,他机缘巧合之下竟然获得王甫之赏识,认其为干爹,获得提拔,深受信重。王甫之下狱后成为后庆第一宦官,为十常侍之首,受李宏亲赐外宅,特许她住在宫外。听闻他长于阿谀奉承,巧舌如簧,长期颠倒黑白铲除异己,捏造罪名谋害忠良,恶名远播。连李永宁身处内宫都能经常听到关于他的传言,就差将他说成青面獠牙,三头六臂的邪魔了。
最初那个嘴笨笨的,羞涩腼腆的,一被训斥就会红了脸甚至掉眼泪的小少年最终还是埋葬在了这深宫之中。
李永宁一下马车就见到了这位传闻中的宦官之首。与她想象的不同,这个顾尽忠没有后宫里传的谄媚逢迎的模样,年纪轻轻,看起来还不过而立之年,面白无须,脊背挺直,长相颇为秀气。虽没有姜曳那般风华逼人,但也绝对算得上周正,尤其是那双琥珀色的瞳孔,让他周身的气质平添一份慵懒。
不像宦官,倒像是个书生。顾尽忠站在李宏身侧,与他谈笑风生,倒是与宫里那些老太监都不一样。
檐角冰棱坠下的雪水溅湿裙裾时,李永宁正望进那双琥珀色的眼睛。
顾尽忠执拂尘的手腕悬着串伽楠香珠,指甲修剪得比翰林院学士还要齐整,可当他侧身替皇帝挡风时,李永宁分明看见他虎口处有道陈年齿痕——像是被人狠狠咬出来的。
"永宁来见过顾常侍。"李宏漫不经心的声音惊飞了枝头麻雀。
李永宁屈膝行礼的刹那,嗅到对方袖口逸出的龙涎香里混着极淡的皂角味,这让她想起姜曳身上的降真香。
两种截然不同的香气在雪地里厮杀,最终被顾尽忠含笑的声音割裂:"臣竟不知,永宁公主眼角也生着泪痣。"
他尾音带着奇异的卷舌音,像是刻意保留着蜀地乡音。李永宁抬眼时恰逢北风掀起他的紫绫披风,露出内衬月白中衣上绣的并蒂莲——那针脚竟与皇后小佛堂的经幡如出一辙。
难道他是皇后的人?
"常侍眼力过人。"她将手炉往怀里拢了拢,指腹着炉底暗刻的忍冬纹。
这个角度足够对方看清她发间银簪坠着的玉蝉,那是今晨皇后亲手簪上的。
顾尽忠的瞳孔果然微微收缩,恍如毒蛇吐信前刹那的凝滞。
雪粒子突然簌簌砸在梅枝上,顾尽忠伸手拂去皇帝肩头落雪的动作,让李永宁注意到他小指戴着枚翡翠扳指。扳指内沿隐约透出暗红色,倒像是经年累月沁进去的血渍。她忽然想起三日前在皇后处见过的密报:王甫被腰斩那日,有个小黄门在刑场捡了块碎骨。
"公主的暖炉该添炭了。"顾尽忠解下自己的鹤氅递来,指尖擦过她手背时冷得像具尸体。李永宁望着他袖口露出的半截红绳,此刻正随着他斟茶的动作在雪光里晃荡,宛如悬在悬崖边的血线。
梅香暗涌的刹那,李永宁听见自己鬓边玉蝉发出细微颤音。
顾尽忠转身为皇帝系大氅时,后颈露出道蜈蚣似的旧疤,新雪落在狰狞的疤痕上,倒像是给腐肉覆了层纱。
她突然想起宫中小黄门议论顾尽忠时说过的话:深宫里活下来的阉人,哪个不是把昔日受的伤都炼成了毒。
李永宁不着痕迹地收回视线,规规矩矩地站在角落,静静地打量着这耗费李宏无数心力的西园。
别的不说,光是这大门就华丽宏大,门前立着两阙,雕工精美。
李宏徐文姬和一帮宦官先进了西园,其他的后宫诸人都由奴才领着回了各自的院子。李永宁和阿杏被一个小黄门被领着到了沁心阁,是个二层的小楼,若是站在楼上,白天可以看到天边的朝霞,晚上则能瞧见紫红的火烧云。这里可以欣赏到永宁殿不曾有的好风光。虽然有些偏僻,但胜在风景秀丽,远离西园中心的喧嚣,李永宁很满意。
阿杏先进屋去收拾。其实来之前领路的小黄门说这里已经被打扫过了,但阿杏就是不放心,非要自己再打扫一遍,李永宁也就由着她去了。
她在庭院里转悠,这里扒拉一下花草,那里摸摸石凳,最后转得累了,就坐在一个亭子里看着满园春色发呆。
她回想起去找徐文姬的情形...
檀香在鎏金博山炉里蜿蜒成鹤形时,李永宁正跪在青玉案前研墨。徐文姬执笔的手忽然顿住,笔尖朱砂滴在《华严经》注疏上,洇开一朵红梅。
"永宁可知这‘割肉饲鹰’的典故?"皇后用银刀挑去污页,腕间菩提子擦过李永宁手背,凉得像井水。
"佛陀见饿鹰追鸽,遂割自身血肉换鸽性命。"
李永宁将新裁的澄心堂纸推过去,瞥见皇后发间金凤衔着的东珠在轻颤,"母后上月撤换佛前牡丹,儿臣愚见,倒应供些白梅——冰魂雪魄,最配母后抄的《楞严经》。"
铜剪咔嚓绞断灯芯,爆出个灯花。皇后忽然轻笑出声,染着蔻丹的指甲划过经卷上"诸法因缘生"五字:"本宫初见你时,你缩在郦美人裙边像只淋雨的鹌鹑。"她摘下鎏金护甲,露出指节粗大的手,"如今倒学会用香方了?"
李永宁嗅到空气里突然浓烈的沉水香,那是她故意掺在墨锭里的。正要答话,忽见皇后从珐琅匣中取出半块玉珏——正是赵秀娥死时攥在手中的信物。
"这香方里缺了味龙脑。"皇后将玉珏压在经卷上,指尖沾着朱砂划过李永宁掌心。
窗外惊起寒鸦,李永宁望着皇后调香时上下翻飞的手腕。那分明是屠户女剁骨时才练出的力道,却偏要裹在云纱广袖里,将西域进贡的冰片碾得比雪还细。
"母后教训的是。"她将额头贴在地砖的忍冬纹上。
香灰突然爆响,皇后拨动菩提子的手停了。李永宁盯着滚到自己裙边的玉珏,听见头顶传来珠帘相撞的脆响。徐文姬染着凤仙花汁的拇指正按在她的佛珠上,力道像极了那年除夕,她在膳房见过的被捏住的待宰羔羊的喉咙。
"初七申时三刻,带本宫的《法华经》去甘露台。"皇后指尖的朱砂在她锁骨处印出红痕,"陛下近日爱读《盐铁论》,你该穿那件艾绿襦裙——大将军上月猎的白狐裘,正配你抄经冻红的手。"
回忆结束,李永宁叹了口气,右手拂额,闭着眼睛,懒洋洋地换了个方向倚着,忽然听到了脚步声,她睁开双眼,映入眼帘的是一双木屐。后汉对鞋履要求严格,祭服穿舄,朝服穿履,燕服穿屦,出门行路则穿屐。
李永宁顺着这双木屐抬头一看,一双琥珀色的瞳孔映入眼帘。
来人正是方才在西园大门口见到的顾尽忠。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fhfa-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