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星的公益事业,像一棵疯长的树,渐渐伸到了福州的各个角落。
辅助工坊的孩子们做的手工皂,摆进了全市三十家宸星商超;老周团队开发的无障碍导航APP,被残联推荐给全省的视障人士;甚至连宸星小学的孩子们,都开始利用周末去社区养老院,给老人读报、表演节目。
这些事,起初引来的是一片赞扬。
“宸星真是有担当,做的都是实事!”
“以前总觉得公益是大企业的噱头,现在看宸星,才知道什么叫真公益。”
“希望福州多几家像宸星这样的企业!”
但树大招风,赞扬声中,渐渐混进了不和谐的声音。
这天早上,阎宸打开手机,看到本地论坛上一条帖子被顶到了首页——《扒一扒宸星公益的真面目:是爱心还是作秀?》
发帖人自称“业内人士”,列举了几条“证据”:
“宸星商超捐给福利院的临期商品,其实是卖不出去的滞销货;”
“辅助工坊的残疾人,每月工资只有两千块,还不如去流水线打工;”
“所谓的‘无障碍APP’,根本没人用,下载量是刷出来的。”
帖子下面,己经有了几百条评论。
“我就说嘛,哪有企业做公益这么积极,肯定是为了博眼球!”
“两千块工资?这不是压榨残疾人吗?”
“有没有知情人来说说,这帖子是真的假的?”
小林看到帖子时,气得手都在抖:“阎总,这纯属造谣!我们捐的都是当天下架的新鲜商品,残疾人的工资是按福州平均工资的1.5倍发的,APP的下载量都是真实的!”
阎宸的脸色也沉了下来。他不怕竞争,不怕麻烦,却最恨有人拿公益、拿弱势群体做文章。
“查一下发帖人是谁。”他对小林说,语气里带着一丝冷意。
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发帖人是一个刚被宸星拒绝加盟的老板,因为资质不够没通过审核,怀恨在心,就编造了这些谣言。
“要不要起诉他?”小林问,“我们有证据证明他造谣,可以让他公开道歉,赔偿损失。”
阎宸沉默了片刻,摇了摇头:“起诉容易,但堵不住悠悠众口。有人信谣言,是因为不了解真相。我们要做的,不是打官司,是让大家看到真实的宸星。”
他想了想,对小林说:“安排一下,明天邀请媒体和市民代表,来企业园参观,让他们亲眼看看。”
第二天,企业园的门口比往常热闹了十倍。
来了二十多家媒体,有本地的电视台、报社,也有几家影响力大的网络媒体;还有五十位市民代表,是通过抽签选出来的,有老人,有上班族,有学生,甚至还有几个曾经在网上质疑过宸星的人。
“阎总,这会不会太冒险了?”王建国有点担心,“万一有人故意挑刺……”
“不怕挑刺,就怕藏着掖着。”阎宸拍了拍他的肩膀,“让大家随便看,随便问,我们没什么可隐瞒的。”
参观从辅助工坊开始。
阿明正用脚画着一幅画,旁边的小宇在串钥匙扣,动作虽然慢,但每一颗珠子都串得很整齐。墙上挂着他们的工资条,上面清晰地写着“基本工资3500元+绩效1000元”,比福州的平均工资高出不少。
“这是上个月的工资单,每个人都有,大家可以随便看。”张姐拿着一叠工资条,递到市民代表面前。
一个戴眼镜的男生,之前在网上说过“残疾人工资低”,此刻看着工资条,脸有点红:“对不起,我之前误会了。”
“没事,不了解嘛。”张姐笑着说,“我们阎总说了,残疾人凭本事吃饭,就该拿高工资。”
接着,大家去了仓库。
宸星的仓库比普通商超的仓库大两倍,分成了“销售区”和“捐赠区”。销售区的商品码放整齐,贴着明确的生产日期;捐赠区的商品,都是当天下架的新鲜蔬菜、面包、牛奶,旁边放着福利院的签收单,上面有刘阿姨的签名和日期。
“我们每天下午五点,会把当天卖不完的新鲜商品打包,送到福利院和养老院,签收单都在这里,随时可以查。”仓库主管说。
一个老太太拿起一盒牛奶,看了看生产日期:“昨天生产的,真是新鲜的!我以前总听人说,捐的都是快过期的,看来是瞎说了。”
最后,大家去了老周的工作室。
老周正在调试APP的新功能,看到大家进来,笑着展示:“这是我们刚更新的语音导航,支持福州话、闽南语,老人用起来更方便。”
他打开后台数据,下载量赫然显示着“58万”,用户评价里,全是感谢的话:“帮我妈解决了出门难的问题,谢谢宸星!”“APP太好用了,比我儿子还贴心!”
“下载量是刷不出来的,这些评价,都是真实用户写的。”老周说,语气里带着骄傲。
参观结束后,媒体记者们当场就写了报道,标题首接打脸之前的谣言——《宸星公益实地探访:真相远比谣言温暖》《从工资条到签收单,宸星用细节证明公益初心》。
那个造谣的老板,看到报道后,吓得主动删除了帖子,还公开道歉,说自己“一时糊涂”。
但阎宸知道,这不是结束。
公益这条路,总会有人质疑,有人抹黑。因为在很多人眼里,“无利不起早”才是商业的常态,像宸星这样“吃力不讨好”的,反而显得不正常。
“阎总,以后再遇到这种事,怎么办?”小林问。
阎宸看着窗外,辅助工坊的孩子们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手里拿着自己做的手工,笑得很开心。
“继续做下去。”他说,“做得越多,看得人越多,谣言自然就没了市场。”
他想起穿越前,看过一部纪录片,里面的公益组织负责人说:“公益就像种树,你浇的水、施的肥,可能不会马上开花结果,但总有一天,会有人在树下乘凉。”
现在,他就在种树。
这天下午,刘阿姨带着福利院的孩子们,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爱心企业,情暖人间”。
“阎总,谢谢您。”刘阿姨握着他的手,眼眶红红的,“孩子们说,要不是您,他们这辈子都没机会走出福利院,更别说靠自己的双手赚钱了。”
阎宸接过锦旗,心里暖暖的:“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孩子们围上来,把手里的手工皂、钥匙扣塞给他:“阎哥哥,这是我们做的,送给您!”
阎宸看着这些带着温度的小礼物,忽然觉得,所有的质疑和抹黑,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些孩子的笑脸,这些老人的感谢,这些真实发生的温暖。
夕阳落在企业园的红墙上,把锦旗照得格外鲜艳。
阎宸知道,公益这条路,他会一首走下去。哪怕有再多的风雨,只要看到这些笑脸,就有走下去的勇气。
就像此刻,风吹过,带来孩子们的笑声,清脆又响亮,像在告诉所有人——这里的温暖,是真的。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dae0-2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