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冰海坐标,极光下的病毒密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章 冰海坐标,极光下的病毒密码

 

斯瓦尔巴群岛的极夜尚未结束,林悦踩着没膝的积雪,将最后一台声波发生器固定在冰川裂缝中。零下西十度的寒风卷着冰粒,在她护目镜上结出细密的霜花,透过模糊的镜片,能看到远处科考站的灯光像颗孤独的星,悬在墨蓝色的天幕上。

“频率校准完毕,与L-07的声波库完全同步。”小陈的声音从对讲机传来,带着电流特有的颤抖,“但挪威环境署刚才发来警告,附近海域检测到异常生物信号,像是……被病毒感染的磷虾群。”

林悦低头看了眼手腕上的GPS,屏幕上跳动的坐标与苏然戒指内侧的刻痕完全吻合。三个月前从基地出发时,苏然还在ICU昏迷,监护仪的曲线像条不安分的蛇,唯有当她把存有L-07叫声的录音笔贴在他耳边,那曲线才会短暂地平缓下来——就像此刻冰川下传来的低频共振,正以0.3赫兹的差值中和着某种潜藏的威胁。

“启动声波屏障。”她按下发声器的红色按钮,金属嗡鸣穿透冰层,在海面上激起圈淡蓝色的涟漪。这是用苏然声呐舱数据改良的装置,能模拟斑海豹的叫声频率,却比L-07的自然声波强百倍——足够覆盖整个斯瓦尔巴群岛的珊瑚礁保护区。

冰层突然震颤,裂缝中渗出的海水泛着诡异的荧光。林悦猛地后退,冰面在她脚边裂开蛛网般的纹路,透过缝隙,能看到一群半透明的磷虾正疯狂撞击冰层,虾壳上的绿色纹路与灵山岛暗礁的病毒痕迹如出一辙。

“是δ病毒的极地变种。”她摸出防水袋里的芯片,屏幕上自动弹出邓总工程师的加密邮件,发送时间就在他死前一小时,“他们在1974年的‘北欧之星’货轮上,不仅藏了原始病毒株,还冻存了能在极寒环境繁殖的变异体。”

邮件附件是份船员名单,最末行的签名被咖啡渍模糊了大半,却能辨认出“Olav”的字样——正是苏然录音里提到的那位国际海洋保护组织顾问。林悦忽然想起在声呐舱找到的航海日志残页,某行用挪威语写的批注被苏然用红笔圈出:“冰海的秘密在极光出现时苏醒”。

科考站的发电机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林悦冲进主控室时,小陈正盯着雷达屏幕发抖,绿色的回波像片会呼吸的云,正从巴伦支海向群岛逼近。“是座头鲸群,”她调出声波分析图,瞳孔骤然收缩,“它们的叫声频率被病毒篡改了,正在朝着声波发生器的方向迁徙——就像当年被声呐引诱的鱼群。”

窗外的极光突然爆发,淡绿色的光带在天幕上扭曲,投在冰原上的光影像极了灵山岛珊瑚礁的分布图谱。林悦的对讲机突然响起杂音,夹杂着熟悉的摩尔斯电码,她抄起纸笔快速翻译,指尖在纸上划出急促的痕迹:“北纬69°冰下300米,有艘编号δ734的潜艇残骸”。

是苏然。他醒了。

首升机在暴风雪中颠簸着降落在冰川边缘,林悦抱着声波发生器跳下来,积雪在她靴底发出碎裂的脆响。GPS显示潜艇残骸就在前方五百米,而冰层下传来的共振频率正在急剧升高,超出了安全阈值——那是病毒被声波刺激后的应激反应。

“把备用声波器调成反向频率。”她对小陈喊道,同时将苏然的锚链戒指扣在发生器的接口上,金属接触的瞬间,戒指内侧的刻痕亮起荧光,与发生器的指示灯同步闪烁,“苏然在戒指里藏了病毒抗体的基因序列,只有在这个坐标才能激活。”

冰层下传来沉闷的爆炸声,像是潜艇残骸的舱门被水压冲开。林悦趴在冰面,耳朵贴着冰冷的积雪,能听到某种粘稠的液体正顺着裂缝向上蔓延,伴随着磷虾群越来越密集的撞击声。她突然想起王强死前的口型,那时以为是对老舰长的忏悔,此刻才明白,他想说的是“潜艇里有自毁装置”。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bieh-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