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然发现自己开始留意实验室的方向。
训练间隙休息时,他会借口检查岗哨,绕到基地与大学相邻的铁丝网旁。那边有一排高大的白杨树,树叶在风中哗哗作响,像极了海浪的声音。透过枝叶的缝隙,能看到实验楼三楼的落地窗,有时会有个穿着白衬衫的身影在里面走动,弯腰查看仪器,或者对着电脑屏幕凝神思索。
他知道林悦很忙。上次报告会后交换联系方式时,她的手机屏幕上全是密密麻麻的日程提醒,最近的一条是“周三:采集马尾藻样本”。
“海军基地附近的海藻床保存得不错,”当时苏然忍不住多嘴,“不过要小心退潮时的暗礁,上个月有渔民在那边崴了脚。”
林悦认真地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下来,抬头时眼里闪着光:“你们巡逻的时候,能不能帮我留意一下有没有异常的赤潮迹象?我给你发几张参考图片。”
“好。”他答应得干脆,心里却有点异样的感觉。以前除了作战指令,还没人让他留意过海水的颜色。
周三下午,苏然特意调了巡逻路线。舰艇缓缓驶过近海区,他站在甲板上,举着望远镜仔细观察海面。阳光穿透海水,在船舷边投下晃动的光斑,成群的银鲳鱼像银色的箭一样掠过船底。
“排长,您看什么呢?”新兵小李凑过来,顺着他的目光望去,“今天风浪小,适合钓鱼啊。”
苏然放下望远镜,敲了敲他的头盔:“观察海域情况是巡逻的基本任务,脑子里别总想着钓鱼。”话虽如此,他还是拿出手机,对着一片碧绿的海藻床拍了张照片。海藻在水中轻轻摇摆,像柔软的绿色绸带。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开了与林悦的对话框。上次聊天还停留在报告会后的第二天,他给她发了斑海豹L-07的最新视频,她回了一串欢呼的表情。
“基地附近海藻床现状,无异常。”他打字时,指尖在屏幕上顿了顿,又加了一句,“水深较浅,采集样本时注意安全。”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他忽然觉得有点不自在,转身对小李说:“去把救生衣检查一遍。”
林悦收到消息时,正在礁石上小心翼翼地挪动。退潮后的礁石滑得厉害,她的登山鞋上己经沾了不少墨绿色的海藻。看到苏然发来的照片,她忍不住笑了,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敲打:“太及时了!我们正准备往那边去,谢谢你!”
附带的照片里,她蹲在一块巨大的礁石上,背后是翻涌的浪花,手里举着个装着海藻的玻璃罐,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海风把她的短发吹得乱七八糟,有几缕贴在脸颊上,显得有些狼狈,却格外生动。
苏然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很久,首到手机屏幕自动暗下去。他把手机揣回口袋,走到船舷边,望着远处起伏的海平面。夕阳正慢慢沉下去,把海水染成一片金红,像熔化的铜液。
“排长,在想什么呢?”老班长王强走过来,递给他一瓶水。王强是个有着二十年军龄的老兵,什么事都瞒不过他的眼睛。
“没什么,”苏然拧开瓶盖喝了一口,“在想明天的战术演练。”
王强嘿嘿一笑:“我看你是在想照片里的姑娘吧?上次报告会后,你回宿舍翻了三遍《海洋生态学导论》,以为我不知道?”
苏然的耳尖微微发烫:“班长,别瞎说。”
“瞎不瞎说,你自己心里清楚。”王强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跟你说,当年我跟你嫂子认识的时候,也总找借口路过她的缝纫铺。喜欢就拿出点军人的干脆劲儿,别像个小姑娘似的扭扭捏捏。”
苏然没说话,只是望着越来越暗的海面。海浪拍打着船身,发出沉闷的响声。他想起林悦在报告里说的,海洋是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每个环节都息息相关。那他和她呢?一个在海上守护,一个在岸边研究,算不算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共生”?
周五晚上,林悦收到了苏然的消息:“L-07今天放归自然了,在灵山岛附近,很活泼。”
视频里,一只圆滚滚的斑海豹摇摇晃晃地爬下沙滩,笨拙地跳进海里,很快就游出很远,只留下一个小小的黑点。镜头一转,能看到苏然站在岸边,穿着作训服,风把他的头发吹得有些乱。
“太好了!”林悦抱着手机,在实验室里原地转了个圈。小陈凑过来看:“哟,这不是我们苏排长吗?拍视频还挺上镜。”
林悦嗔了她一眼,手指在屏幕上敲打:“替我谢谢他,还有参与救援的战友们。”
“他说不用谢,”小陈看着她的屏幕,“还问你明天有空吗?想请你去看看新安装的海洋垃圾回收装置。”
林悦的心猛地跳了一下。她明天原本要整理数据,但……她看了看窗外,夜色己经笼罩了海面,远处的灯塔正闪烁着温暖的光。
“有空。”她回复道。
第二天早上,苏然准时出现在实验楼门口。他换了身便装,白色T恤配黑色短裤,脚上是一双旧运动鞋,看起来比穿军装时年轻了好几岁。看到林悦背着双肩包跑出来,他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半步,像是怕挡住她的路。
“回收装置在码头那边,”他说,“我们可以走路过去,不远。”
海边的路很干净,铺着彩色的鹅卵石。清晨的海风带着凉意,吹得人神清气爽。林悦踩着石头,脚步轻快得像只小鹿。“你们基地的环保意识很强啊,”她看着路边的分类垃圾桶,“连废旧电池都有专门的回收箱。”
“以前也不太注意,”苏然踢开脚边的小石子,“上次听了你的报告,才知道一节电池能污染一立方米的海水。”
林悦转头看他,阳光照在他的侧脸上,能看到细细的绒毛。“其实改变都是从意识到开始的,”她说,“就像我以前总觉得海军只负责打仗,没想到你们还做这么多环保的事。”
“守护不止一种方式,”苏然望着远处的舰艇,“就像你们研究海洋生物,也是在守护大海。”
他们走到码头时,几个战士正在安装一个银色的装置。那东西像个巨大的漏斗,连接着一根粗管子,首通海底。“这是新型的悬浮垃圾收集器,”苏然解释道,“利用洋流原理,能自动收集漂浮的塑料和油污,每周清理一次。”
林悦蹲下来,仔细观察着装置的滤网:“设计很巧妙,考虑到了小型海洋生物的安全通道。”
“是请教了你们系的张教授,”苏然说,“他建议我们在滤网边缘加一层缓冲带,防止幼鱼被吸入。”
林悦心里涌上一股暖流。她知道张教授脾气古怪,很少搭理外人,能让他开口指导,想必苏然费了不少功夫。
安装完毕后,战士们开着船离开了。码头上只剩下他们两个人,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温柔的声响。
“要不要去那边坐坐?”苏然指了指不远处的礁石群。
他们并肩坐在一块巨大的礁石上,脚下是清澈的海水,能看到小鱼在石缝里游来游去。林悦脱掉鞋子,把脚伸进水里,冰凉的触感让她舒服地叹了口气。
“小时候,我爷爷经常带我来这里,”她说,“他是个老海军,总说大海里藏着无数秘密。”
“我爷爷也是海军,”苏然看着她的脚在水里划动,激起一圈圈涟漪,“他参加过护航任务,每次回来都给我讲海上的故事。”
他们聊起各自的爷爷,聊起童年时对大海的印象,聊起现在对海洋的感情。阳光慢慢升高,把海水晒得暖洋洋的。林悦说着说着,忽然发现苏然在看她,眼神专注而温柔,像平静的海面。
她的心跳一下子乱了,连忙低下头,假装看水里的鱼。“那个……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苏然“嗯”了一声,却没有动。
海浪涨了上来,漫过他们坐的礁石,打湿了林悦的裤脚。苏然伸手,想帮她把裤脚卷起来,手指快要碰到她的皮肤时,却又猛地收了回去。
“我送你回去吧。”他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沙子。
回去的路上,两人都没怎么说话。快到实验楼时,林悦停下脚步:“谢谢你今天带我看装置。”
“不客气。”苏然看着她,“下次有新发现,还想请你来看。”
林悦点点头,转身跑进了大楼。跑到三楼,她趴在窗户上往下看,苏然还站在原地,望着她的方向。看到她,他挥了挥手,然后才转身离开。
林悦捂着发烫的脸颊,嘴角忍不住上扬。她想,也许大海真的是有记忆的,它会记得这个清晨,记得两个年轻人并肩坐在礁石上的身影。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bieh-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