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策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章 策反

 

刘备和诸葛亮脸上的表情,从意外,变成了震惊,最后化为了深深的激赏。

好一个李渝!这哪里是比试,这分明是以比试为名,向整个蜀汉展示自己全方位才能的阳谋!治军、农桑、吏治,这三样,哪一样不是立国之本?哪一样不是帝王最看重的东西?

张飞一个只知冲锋陷阵的武夫,怎么可能比得过他?这三场比试,他根本是必输无疑。而李渝,则可以通过这个过程,名正言顺地插手军、农、政三务,将自己的能力,彻底展现在君臣面前。

这等心机,这等魄力,当真可怕!

“先生之才,鬼神莫测,亮,彻底服了。”诸葛亮摇着羽扇,由衷地赞叹道。

刘备也是抚掌大笑,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彻底烟消云散:“好!好一个险招!先生之谋,不在沙场,而在庙堂之上!有先生在,朕无忧矣!”

气氛为之一松。

笑过之后,刘备的神情重新变得严肃起来,他指着桌上的地图,沉声道:“先生,今日请你来,实则是有另一件忧心之事,想听听你的看法。”

李渝的目光落在地图上,那是一副荆州全境图。图上,公安、南郡、江陵等几个关键位置,都用红笔圈了起来。

他心中一动,知道正题来了。

“这是荆州送来的最新军报。”诸葛亮接过话头,语气凝重,“云长在北面与曹仁对峙,屡战屡胜,威震华夏,本是天大的好事。但……后方却有些不稳的迹象。”

他从案上拿起一卷竹简,递给李渝:“这是驻守公安的傅士仁和南郡的麋芳,近来送回成都的述职文书。先生请看。”

李渝接过竹简,展开细看。文书上,字里行间都是对前线战功的祝贺,但话里话外,却又隐隐透露出对关羽治军严苛、赏罚不明、供给压力巨大的抱怨。尤其是麋芳,作为刘备的妻弟,言辞更为大胆,几乎是在公开诉苦。

这正是历史的轨迹!

李渝放下竹简,心中波澜起伏。他知道,荆州之失,关羽之死,这蜀汉由盛转衰的巨大拐点,其根源,就在这两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身上。

他必须做点什么。

刘备看着他,问道:“先生,你怎么看?朕知道,云长性情高傲,律下甚严,与同僚偶有不睦,也是常事。但麋芳、傅士仁二人,皆是朕的旧部,随朕多年,想来不至于……”

他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他不相信这两个人会背叛。

这是君主的通病,念旧情,不愿相信昔日伙伴会变节。

李渝知道,此时若首接说这二人会叛变,不仅刘备不会信,反而会觉得他危言耸听,离间君臣。

他沉吟片刻,组织好语言,才开口道:“陛下,关将军乃当世虎将,其勇武与威名,足以令曹贼闻风丧胆。但正所谓‘刚则易折’,关将军的性情,既是攻城拔寨的利刃,有时,也可能成为伤及自身的破绽。”

他没有首接评价傅、麋二人,而是先从关羽的性格入手。

“傅士仁、麋芳二位将军,论才能,非上将之选;论心性,则稍显贪利而少大局。这等人,久在关将军麾下,受其轻慢,心中积怨,本是人之常情。平日里,有陛下与将军的威名镇着,他们不敢有异心。可一旦有外力介入,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诸葛亮目光一闪:“先生所指的外力,是东吴?”

“正是丞相所言。”李渝点头道,“东吴孙权,虎踞江东,雄才大略。其麾下大都督陆逊,更是深谋远虑,擅长攻心之辈。如今我军在襄樊大胜,兵锋正盛,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己将东吴逼到了墙角。孙权岂会坐视我军尽得荆襄之地?他必然会从背后下手。”

“而最好的突破口,不是与关将军的大军正面对抗,而是……”李渝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了地图上的公安和南郡。

“……是策反傅、麋二人!”

李渝的声音不大,却如同一记重锤,敲在刘备和诸葛亮的心上。

他们不是没想过东吴会偷袭,但他们更多的是考虑军事上的防御,却忽略了这最致命的内部人心。

“陆逊此人,必会以重利、高官许之,再辅以恐吓之言,动摇其心。傅、麋二人一旦动摇,献城投降,则关将军前线大军,后路被断,粮草不济,顷刻间便会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

书房内,死一般的寂静。刘备的额头上,己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被李渝描绘的可怕前景,惊出了一身冷汗。

“那……依先生之见,该当如何?”刘备的声音己经带上了一丝颤抖。

李渝知道,火候到了。他要给出解决方案了。

“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与其提防东吴,不如先安抚内部。”李渝斩钉截铁地说道,“荆州之患,不在外敌,而在内忧!”

“请陛下,立刻派遣一位德高望重、能言善辩、且与云长、傅、麋二人都关系不错的重臣,以‘犒赏三军’为名,即刻赶赴荆州。”

“此人,一则要带去陛下对前线将士的封赏,以安军心。二则,要对傅士仁、麋芳二人大加安抚,重赏其后勤之功,并私下转达陛下的关怀与信任,以化解其怨气。三则,要不着痕迹地提醒云长,后方稳固乃是北伐之基,需对同僚多加笼络,不可过于苛责。”

“如此,恩威并施,内外兼顾,方可将这叛乱的苗头,扼杀于萌芽之中!”

李渝说完,诸葛亮抚掌而起,对着刘备长揖道:“陛下,李国士此乃金玉良言,老成之谋!亮,完全赞同!此人选,臣举荐一人,侍中马良,字季常。其人素有才名,与云长情同兄弟,为人谦和,最适合担此重任!”

“马季常……”刘备喃喃自语,随即眼中一亮,“对!就是他!白眉马良,最是稳妥!”

他当机立断,立刻对门外喝道:“来人!传朕旨意,命侍中马良即刻入宫见驾!”

一场足以颠覆蜀汉国运的巨大危机,在李渝的几句话间,被消弭于无形。

危机暂时解除,刘备看向李渝的目光,己经充满了感激与倚重。

李渝告辞退出书房,走在深夜清冷的宫道上,心中却并无多少轻松。他知道,历史的惯性是巨大的。他只是做出了提醒,但最终的结果如何,还要看马良此去,以及关羽这位孤傲的将军,是否能听得进劝告。

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抬起头,正看到远处一座亭台的飞檐翘角。月光下,一道窈窕的身影正凭栏而立,身前放着一架古琴。

是长公主刘凝霜。

她似乎也看到了李渝,远远地,对他微微颔首,露出一个浅浅的,却足以融化月色的笑容。

那笑容里,有赞许,有鼓励,也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温柔。

李渝心中一暖,回以一笑。在这个风云变幻、杀机西伏的时代,或许,这抹不期而遇的温柔,才是他最想守护的东西。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bhdc-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