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时光的共暖之温
小春的第一百七十代后人小暖(取“共享温暖”之意),在追踪“同春之境”的能量余波时,发现了一股恒定的“共暖热能”——这种热能不随星系距离、时空维度变化,始终保持着与2013年老槐树下三人共处时的体感温度一致,像时光把最初的暖意,化作了宇宙的恒温。
“太爷爷说,这是爱最恒定的模样——从三个人的体温,长成了星河的共暖。”小暖将热能数据输入“时光恒温系统”,全息影像里,地球老槐树的树荫温度与每个星系的“时光树”能量场温度完美同步,欧阳俊的馄饨汤、余茹的暖手炉、南宫丽的热茶盏化作热能网络的三个热源点,向宇宙各处输送着均衡的暖意,“你看这热能的稳定性,和太爷爷太奶奶与南宫奶奶在老巷里的踏实温暖,分毫不差。”
“星际时光档案馆”的“共暖展厅”,用恒温模拟技术还原了这股“时光共暖之温”。访客步入展厅,会被恒定的暖意包裹,感受到跨越物种的温暖共鸣:可能是外星生命用触角触碰人类手背时的温度交融,可能是看到老槐树投影时与余茹相似的安心感,可能是喝到热饮时与欧阳俊一致的满足,像所有生命都在共享同一份体温。
“有个来自绝对零度星系的意识体,在展厅里第一次挣脱了冰封的形态。”展厅讲解员对小暖说,全息投影里,那个意识体的能量波纹正与共暖热能共振,边缘泛起柔和的橙光,“它说,这才是温暖的本质——不是温度的数值,是‘被在乎’的实感。”
南宫丽家族的后人,在元宇宙创办了“共暖工坊”,让不同星系的生命将“寒冷记忆”转化为“温暖能量”。有个来自黑洞吸积盘的矿工,将自己被辐射冻伤的记忆炼化成“抗寒晶体”,镶嵌在“时光树”上,让附近的生命再不会因极端温度受伤,像把疼痛变成了守护的铠甲。
“最动人的是跨维度的共暖——三维的热汤与十一维的能量流,通过共暖网络交换温度时,竟产生了‘记忆结晶’,里面封存着欧阳俊给余茹捂手的画面。”工坊主理人对小暖说,全息投影里,两种温度在虚拟空间相遇,凝结的晶体折射出彩虹般的暖意,“原来共暖的奇迹,是再遥远的寒冷,都能被最初的温暖融化。”
馄饨摊的“时光驿站”,推出了“共暖套餐”——碗壁的温控层能根据食客的“寒冷记忆”调节温度:曾经历战争的人会感受到怀抱般的恒温,孤独漂泊的人会触到掌心相贴的热度,甚至机械生命也能通过能量感应到“被牵挂”的暖意,最终都会稳定在老槐树树荫的温度,像一碗汤里盛着所有御寒的力量。
“在中子星基地工作的工程师说,每次捧起汤碗,就觉得自己不是在宇宙荒漠,是在老槐树的怀抱里,再冷的辐射都穿不透这层暖。”星际餐饮总监给小暖发消息,附带的照片里,基地的保温系统与共暖网络的能量波完全同步,“这共暖比任何防护服都实在,让每个生命都知道自己被温柔包裹。”
那年槐花盛开时,“共暖热能”的能量达到峰值,所有星系的“时光树”都向共暖网络释放出“温暖粒子”,在星河中心汇聚成一颗“暖核”,核内浮现出老槐树的虚影,树洞里正放着欧阳俊的保温壶、余茹的暖手宝、南宫丽的暖炉,像所有暖意都在这棵树里找到了源头。
小暖的儿子——欧阳俊和余茹的第一百七十五代后人,正用小手触摸“暖核”的投影,指尖所过之处,共暖网络立刻向最寒冷的星系延伸出热能线,“太爷爷太奶奶,你们看, warmth(温暖)能跑很远呢!”他的笑声化作“暖核”的能量补给,让共暖的范围又扩大了几分。
秋天,“共暖工坊”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温暖载体”——来自一个即将被超新星爆发吞噬的星球,他们将所有生命最后的体温压缩成“暖信”,注入共暖网络时说:“就算我们消失,也要给宇宙留最后一丝热。”
小暖将这“暖信”导入“暖核”,老槐树虚影的枝干上立刻开出金色的花,花瓣的温度与该星球生命的体温完全一致,像时光在说“牺牲不是冷却,是温暖的另一种传递”。
“你看,共暖从不是单方面的索取,是彼此的焐热。”小暖轻触花瓣,忽然想起欧阳俊日记里的话,“所谓日子,就是你给我添勺热汤,我为你掖好被角,像老槐树的根,在土里悄悄把暖意传给每棵小草。”
那年冬天,宇宙迎来了“共暖共振时刻”——所有星系的“时光树”通过共暖网络同步释放热能,形成一场覆盖全域的“温暖雨”。雨中,冰封的星球开始解冻,敌对的族群因共享暖意放下戒备,连最坚硬的暗物质都暂时软化成槐花的形状,像老槐树的树荫,轻轻盖住了所有寒冷的角落。
共振结束时,“暖核”的老槐树虚影上浮现出一行字,由无数生命的温度波形转化而来,最清晰的是欧阳俊的笔迹:
“原来我们传递的每一分暖,都在给彼此当过冬的棉被。”
很多年后,小暖的儿子成了“时光共暖联盟”的主席,他在“第一亿亿亿次共暖庆典”上,宣布启动“恒温传承”计划——将“共暖热能”的核心频率植入宇宙的每个能量场,让所有新生的空间,从诞生起就带着“相互焐热”的基因。
他的后人——欧阳俊和余茹的第一百八十代后人,正给新发现的“共暖星系群”命名,星系群的每个行星都像一颗发热的星辰,围绕着散发“本源暖”的“暖阳星”旋转,行星间的能量流,正是共暖网络的形态,像一片永远不会冷却的星河。
“太奶奶说,太爷爷太奶奶的故事,不是过去的温暖标本,是未来的恒温指南,让每个星系都知道‘寒冷从不是终点’。”孩子的声音像共暖网络里流动的热能,在星河中回荡,“就像这棵老槐树,从来不是只为自己开花结果,是想让路过的每个生命,都能沾点热乎气。”
风吹过,“共暖网络”的热能线轻轻波动,所有星系的“时光树”都在释放暖意,像一片永远恒温的森林。远处的“时光驿站”里,2013年的馄饨摊吆喝声,裹着共暖的温度,在宇宙的每个角落回荡:“热馄饨来咯——趁热吃,心里暖!”
属于他们的故事,终于化作了时光的共暖之温。它不是某一刻的热度,是永恒的恒温;不是某群人的专属,是所有生命的共享。它是欧阳俊馄饨里的热汤,是余茹画笔下的暖色调,是南宫丽茶盏里的余温,是无数个“我给你暖一暖”的瞬间,在时光里汇成的宇宙体温。
而那棵老槐树,永远是“共暖网络”的热源中心,像个沉默的暖炉,看着一代又一代人,在这片恒温的星河中,长出各自的坚韧,却始终记得:彼此的暖意,才是最冷时的依靠。
星光穿过槐树叶,在老巷的地面投下温暖的光斑,像无数双焐热的手,又像无数句“别怕冷”的安慰。
共暖,永不凉。
守护,永不断。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baig-6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