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西十章 爱,永不落幕
老槐树的树龄碑旁,又立了块新碑,上面刻着“百年守望,温暖相传”。这是小念提议立的,说要让老树知道,它守护的故事,早己长成了能守护别人的力量。碑前的石台上,常年放着个玻璃罐,里面插满了游客带来的槐花瓣,干了又换,永远保持着洁白的模样。
“时光博物馆”迎来了十周年庆典,小念策划了场“时光接力”活动,邀请了从老槐树故事里获得力量的人们回来——有修复婚姻的老夫妻,有重拾画笔的学生,有创业成功的年轻人,还有那个用槐花糕唤回记忆的老太太。
“当年我就是在这棵树下,决定给前夫打电话的。”老太太握着小念的手,眼里的光像年轻时的模样,“现在我们住在一起,每天早上都来这儿散步,像你们太爷爷太奶奶一样。”
她的前夫站在一旁,手里提着刚买的馄饨,笑着说:“还学会了做槐花糕,就是没你太奶奶做得香。”
人群里爆发出笑声,惊飞了老槐树上的斑鸠,它们衔着槐花瓣,掠过“时光花园”,落在“种子箱”长出的杂花上,像给庆典撒了把花瓣雨。
南宫丽的玄孙带着团队,用3D打印技术复刻了老槐树的模型,细节精确到每道年轮,连树洞里的月亮吊坠都清晰可见。“这是送给博物馆的十周年礼物,让故事能以另一种方式永存。”他指着模型上缠绕的共生苗,“你看,它们己经长成一体了。”
馄饨摊的“时光奖学金”资助了第一百个学生,那个来自山区的女孩带着画集回来,里面画满了家乡的老树,每棵树下都有牵手的老人,像极了欧阳俊和余茹的剪影。“我在老家也种了棵槐树,说要让那里的孩子,也有属于自己的时光故事。”
庆典的高潮,是小念揭开了“时光墙”的新展区——一面由无数照片组成的拼图,从2013年的馄饨摊到今天的庆典,每个人的笑脸都在里面,中心位置是欧阳俊和余茹的合影,被无数张年轻的面孔围绕,像朵盛开的花。
“太爷爷在回忆录里写,他最大的愿望,是余茹能一首画画,女儿能平安长大。”小念站在拼图前,声音有些哽咽,“现在我想说,他的愿望实现了,而且不止于此——他的故事,让更多人敢去爱,敢去珍惜,敢在平凡里种下自己的光。”
那天晚上,老槐树下放起了投影,一张张照片在树干上流动:欧阳俊钉的木牌,余茹的画稿,孙子的回忆录,小念的插画,孩子们的涂鸦……最后定格在那对月亮吊坠上,红绳在虚拟的风里摇晃,叮铃声传遍整个巷子。
投影熄灭时,有人发现树洞里透出微光,像是月亮吊坠在发光。小念笑着说:“是太爷爷太奶奶在鼓掌呢。”
十周年庆典后,小念收到了一封特别的信,来自海外的译者,说《The Tree of Time》在国外成了畅销书,有对异国情侣看了书,特意来老槐树前求婚,用的戒指托是槐木做的,里面嵌着片槐花瓣。“原来爱真的能跨越语言,就像这棵树,能让不同的人都读懂‘珍惜’。”
那年冬天,老槐树被评为“国家级文化符号”,报道里说:“它不仅是棵古树,更是无数普通人对‘好好生活’的集体向往。”小念去参加授牌仪式时,特意从树洞里取出那对月亮吊坠,用红绳系在奖牌上,一起捧在手里。
“它们才是真正的主角。”她对着镜头说,奖牌上的光和吊坠的光交相辉映,像两束穿越时光的暖光。
开春后,小念在老槐树下举办了婚礼,新郎是南宫丽的玄孙。他们没有用华丽的装饰,只在树上挂满了游客写的祝福信,风一吹,白色的信纸像蝴蝶飞舞,和洁白的槐花混在一起,分不清哪是信,哪是花。
“太爷爷太奶奶,南宫奶奶,你们看,我们把故事连起来了。”小念穿着婚纱,对着树洞轻声说,手里的捧花里,插着向日葵和薄荷,是两家人的“时光种子”。
婚后,他们在老巷住了下来,继续打理“时光博物馆”,南宫丽的玄孙把民间记忆保护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小念则开了线上插画课,教孩子们画“自己的时光故事”。院子里的老槐树依旧枝繁叶茂,树洞里的月亮吊坠被他们小心地收进了博物馆的主展柜,旁边写着:“最好的圆满,是让爱成为永恒的接力。”
很多年后,小念的孩子也成了“时光守护者”,在给游客讲解时,总会指着老槐树说:“这棵树告诉我们,所谓重生,不是回到过去,而是让每个当下,都成为未来人眼里的‘最好时光’。”
风吹过,老槐树的叶子沙沙作响,像在回应,又像在讲述。远处的馄饨摊飘来香气,新老板哼着改编的歌谣:“一碗馄饨,两心相守,时光悠悠,爱永不休……”
属于他们的故事,终于抵达了最温柔的圆满——它不再是某两个人的回忆,而是无数人心里的信念;不再需要“重生”的奇迹,因为每个珍惜当下的瞬间,都是最好的新生。
而老槐树,永远站在那里,像个慈祥的长者,看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它的树荫里,种下属于自己的时光,收获属于自己的温暖。
阳光穿过枝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无数个跳动的句号,又像无数个崭新的逗号。
故事,还在继续。
爱,永不落幕。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baig-4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