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一道“山规”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5章 第一道“山规”

 

“白山义从”的狍子皮旗,在鹰愁涧顶的望楼上猎猎招展了小半年。这面简陋的旗,像根无形的钉子,把几十颗飘零的心,暂时钉在了这绝壁之上。寨子里的日子,依旧在饥饿的边缘挣扎,但多了这名号,干活时似乎也添了股说不出的劲儿。

人多了,光靠狩猎和采挖,填不饱肚子。鹰愁涧顶巴掌大的地方,开出的那点菜地,稀稀拉拉的萝卜秧子,顶多算个念想,远水解不了近渴。张文那张冷硬的脸上,眉头拧得越来越紧。终于,在一个风雪稍歇的清晨,他把栓柱、铁蛋、王老蔫、赵老蔫几个骨干叫到了火塘边。

“坐。”张文指了指木墩子,自己依旧坐在那块当桌子的大厚木板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冷的木头。火塘里的松明火噼啪作响,映着他深陷的眼窝。

“文哥,是不是…粮食又…”栓柱心首口快,看着张文的脸色,心就往下沉。

张文没首接回答,目光扫过众人:“山下,有条道。”他声音低沉,像冻土下暗河的水流,“通着北边几个屯子,也通着南边一个叫‘野狐甸’的小集。开春了,走货的脚夫,贩山货的小贩子,该出来了。”

火塘边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松枝燃烧的噼啪声和门外呼啸的风。王老蔫、赵老蔫这几个后来加入、尤其当过兵的,眼神闪烁了一下,似乎明白了什么。铁蛋的独眼眯了起来,手指习惯性地着靠在腿边的莫辛-纳甘枪托。栓柱则脸色微变,嘴唇动了动,没出声。

“咱不是胡子,”张文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重的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不抢,不杀人放火。”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刀,刮过每个人的脸,“但咱得活。寨子里几十张嘴,不能干等着饿死。”

“文哥的意思是…‘借’点?”赵老蔫试探着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他当兵时,跟着当官的“借”粮“借”饷是常事。

“不是借,是换!”栓柱猛地抬头,声音有些急,“咱拿皮子、山货跟他们换!公平买卖!”他肩膀的旧伤似乎又隐隐作痛起来,眼前闪过当初官兵围堡、胡子劫掠的景象。

“公平?”王老蔫苦笑一声,带着浓重的关外口音,“柱子兄弟,咱有啥能拿出手的好皮子?好山货?早让胡子、官兵搜刮几遍了!就剩点兔子皮、松鸡毛,人家脚夫小贩子能看得上?值几个大子儿?够换几斤粮?”

铁蛋冷哼一声,独眼盯着跳动的火苗:“山下那些人,精着呢!看咱是山上下来的,不往死里压价才怪!想换够寨子吃的?难!”

张文敲击木板的手指停下了。他抬起眼,目光平静无波,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设卡。”

“在鹰愁涧下,那条道最窄、最不好绕的‘老鹰嘴’那儿。”

“不伤人。”

“不抢光。”

“留下够他们自己糊口的口粮和脚钱。”

“剩下的粮食、盐、布匹…用咱的皮子、草药抵。抵不上,打个欠条,按手印,记在‘白山义从’的账上!日后有了,再还!”他最后一句,斩钉截铁,目光扫过栓柱,“柱子,你带狗剩、二豆,再挑几个机灵点、手脚干净的后生,负责这事。记住,只拿财货,不伤人!更不许碰人家的婆娘娃子!”

“是!文哥!”栓柱立刻应声,心头那块沉甸甸的石头仿佛被张文最后那句“日后有了再还”撬动了一丝缝隙。虽然知道这“欠条”虚无缥缈,但文哥立了规矩,他心里就有了底。

“铁蛋,”张文转向独眼汉子,“你带赵老蔫、王老蔫,挑几个眼神好、腿脚利索的,在卡子两边林子里藏着,当暗桩。眼睛给俺放亮点!防备胡子趁火打劫,也防着官兵或者大股商队护卫硬闯。不到万不得己,别亮家伙!”

“明白!”铁蛋用力点头,独眼里精光一闪。

“招娣,二丫,”张文看向负责后勤的女人,“把寨子里攒下的皮子、晒干的蘑菇、山参须子,都归拢好,打包。按品相分好类,记个数。”

“好嘞,文哥!”招娣赶紧应下。

命令一道道发出,寨子这台在悬崖边运转的机器,开始向着山下那条维系着生死的道路,伸出了它既想求生、又试图保留一丝底线的触角。

几天后,“老鹰嘴”隘口。

这里地势险恶,一侧是陡峭的岩壁,覆着尚未完全融化的残雪和冰溜子,另一侧是深不见底、林莽丛生的陡坡。一条被车辙和脚印压得泥泞不堪的土路,如同一条扭曲的带子,从狭窄的隘口穿过。

栓柱带着狗剩、二豆,还有后来加入的两个还算机灵的年轻后生——一个叫三驴子,一个叫顺子,在隘口最窄处,用几根粗大的原木和荆棘藤蔓,设下了一道简陋的路障。路障后面,铺开几张硝制得不算太好的狍子皮、兔子皮,还有几筐晒干的蘑菇、榛子和一小捆品相普通的山参须子。招娣和二丫紧张地守在旁边。

隘口两边的密林深处,铁蛋、赵老蔫、王老蔫各自带着两三个人,如同潜伏的猎豹,隐在枯枝和残雪之后。铁蛋的莫辛-纳甘、赵老蔫那杆重新拾掇过的老套筒,枪口都对着隘口方向,手指搭在冰冷的扳机上。王老蔫则握着一把磨得锋利的开山斧,眼神凶狠地扫视着下方蜿蜒的山路。

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每个人都清楚,这不是公平的买卖,而是刀尖上的乞活。

第一个撞上这“卡子”的,是个孤身一人、推着辆独轮车的老脚夫。车上绑着两个鼓鼓囊囊的麻袋,看样子是粮食。老脚夫佝偻着背,脸上沟壑纵横,穿着一件打满补丁的破棉袄,看到路障和路障后那几个拿着木矛、神色紧张的年轻人,吓得腿一软,差点连人带车翻进旁边的深沟。

“好…好汉爷…饶…饶命啊…”老脚夫噗通跪倒在泥泞里,声音抖得不成调,浑浊的老眼里满是惊恐,“俺…俺就这点粮食…是…是给野狐甸的杂货铺送的…家里…家里还等着俺挣点脚钱买盐呢…”

栓柱心头一酸,赶紧上前一步,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温和些:“老丈,起来,起来说话。俺们不是胡子,是‘白山义从’。不抢你,跟你换点粮食。”他指着地上那些皮货山货,“你看,皮子、蘑菇,你挑点,换你些粮食。”

老脚夫哆哆嗦嗦地爬起来,看着地上那些皮货,又看看栓柱和他身后那几个年轻后生紧张的脸,再看看两边密林深处隐约的人影,哪里敢挑?他颤巍巍地解开一个麻袋口,露出里面黄澄澄的苞米粒:“好…好汉爷…您…您看着拿…给俺留点…留点就行…”

最终,栓柱只让狗剩从麻袋里舀走了大约三分之一袋苞米,又硬塞给老脚夫一张品相最好的兔子皮和一小包蘑菇。老脚夫千恩万谢,推着明显轻了许多的独轮车,几乎是连滚爬爬地逃下了山。

第一次“买卖”,在压抑和同情中完成。虽然换到的粮食不多,但栓柱心里反而松了口气。文哥的规矩,守住了。

然而,麻烦很快就来了。

第二批过来的,是三个结伴而行的小商贩。一个挑着担子卖针头线脑,一个背着篓子卖粗盐火石,还有一个推着小车,车上装着几匹粗布。看到路障和拿着家伙的人,三人也是吓得面无人色。

栓柱依旧按着规矩,讲明“以物易物,留足口粮脚钱”。卖针线的和卖盐的,看着地上的皮货,虽然心疼自己的东西,但也知道人在屋檐下,哆哆嗦嗦地拿出部分货物交换了。轮到那个推着粗布的小贩时,却出了岔子。

这小贩年纪不大,脾气却犟,看着自己辛辛苦苦从南边贩来的布匹,被栓柱按“估价”要拿走一匹半抵换粮食,顿时急了:“凭啥?你们这是明抢!俺这布是南边‘苏家屯’的好布!你们几张破兔子皮就想换?不行!俺不换了!俺回去!”说着就要推车往回走。

“站住!”旁边负责警戒的三驴子年轻气盛,一看对方不配合,立刻端着削尖的木矛上前一步,厉声喝道,“让你换就换!哪那么多废话!当我们‘白山义从’是好说话的?”

气氛瞬间紧张起来。林子里,铁蛋的枪口微微移动,锁定了那个推车的小贩。赵老蔫也握紧了老套筒。

“三驴子!退下!”栓柱赶紧喝止,上前拦住那小贩,“兄弟,对不住。俺们也是没法子。你看这样行不,布俺们只拿一匹,再给你多搭几张皮子,你看咋样?”

好说歹说,那小贩才哭丧着脸,勉强答应下来,推着剩下的一匹半布和几张兔子皮,骂骂咧咧地走了。

接连几次,虽然磕磕绊绊,有惊惧有不满,但总算没出大乱子。换回来的粮食、盐巴,虽然杯水车薪,却实打实地缓解了寨子里紧绷的神经。妇人们熬糊糊时,终于能多撒一小撮盐花,孩子们碗里的树皮屑也少了一点点。这微小的改变,让寨子里压抑的气氛松动了不少。

新加入的那些汉子们,尤其是像赵老蔫手下伐木队里几个后来收留的、性子更野的兵油子,看着每次卡子上都能弄回点东西,心思也开始活络起来。文哥的规矩是“不伤人、不抢光”,可这来来回回,弄回来的东西也太少了!还不够塞牙缝的!凭啥对山下那些人那么客气?

这股暗流,在赵老蔫手下有个叫“赵大膀子”的汉子身上,终于爆发了。

赵大膀子,人如其名,长得五大三粗,膀阔腰圆。他原是北边一个巡防营的兵痞,后来队伍被胡子打散了,在山里当了半年野人,才被流民裹挟着摸到了鹰愁涧。仗着一身蛮力和当过兵的狠劲儿,在伐木队里也算把好手。但他骨子里那股兵痞的戾气和贪婪,从未真正消失。看着栓柱每次带着那么点“可怜”的收获回来,他早就憋着一肚子邪火。

这天轮到他跟着栓柱去老鹰嘴卡子当值。同去的还有狗剩和顺子。

下午日头偏西,山道上来了一个挑着担子的脚夫。这脚夫看着比上次那个还穷,担子一头是个破麻袋,装着半袋杂粮,另一头是个破筐,里面放着几捆干草和一些看不出是啥的零碎家什。脚夫走得满头大汗,破棉袄都敞着怀,露出里面更破烂的单衣。

“站住!”赵大膀子不等栓柱开口,就抢先一步,横着膀子拦在了路中间,手里那根碗口粗的硬木棒子杵在地上,一脸凶相,“哪来的?挑的啥?”

那脚夫吓得一哆嗦,赶紧放下担子,点头哈腰:“好…好汉爷…俺…俺是南边‘柳树沟’的…去…去野狐甸…卖…卖点草料…”

“草料?”赵大膀子撇撇嘴,用棒子头粗暴地挑开破麻袋口,露出里面混杂着糠皮和沙土的杂粮,又踢了踢那个破筐,“就这?糊弄鬼呢?值钱的藏哪了?”

“没…真没了!好汉爷!”脚夫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扑通跪在地上,“就这点粮食…还是俺东家让送的…俺…俺就是个挑脚的…家里老娘病着…等着俺这点脚钱抓药呢…求求好汉爷开恩…给俺留点吧…”他一边说,一边从怀里哆哆嗦嗦摸出几个油亮亮的铜板,捧在手里,“这…这是俺身上所有的钱了…都…都给您…求您给俺留点口粮…”

看着那几枚可怜的铜板和脚夫涕泪横流的样子,栓柱心里难受,正要上前按规矩只取部分粮食,赵大膀子却突然狞笑一声:“妈的!哭丧呢?老子最烦这个!”他猛地抡起手中的硬木棒子,带着一股恶风,竟不是去砸那担子,而是狠狠砸向跪在地上的脚夫肩膀!

“住手!”栓柱和狗剩同时惊怒大吼!

但晚了!

砰!

一声闷响!

夹杂着骨头碎裂的细微咔嚓声!

那瘦弱的脚夫连惨叫都没发出一声,整个人就像个破麻袋一样被砸得横飞出去,一头撞在旁边的岩石上!鲜血瞬间从额头和肩膀涌了出来,染红了地上的泥泞和残雪!他身体抽搐了几下,眼睛瞪得老大,死死盯着赵大膀子,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漏气声,很快就没了动静。手里那几个铜板,叮叮当当滚落一地。

死寂!

只有山风吹过隘口的呜咽。

狗剩和顺子脸色煞白,看着地上那滩迅速蔓延开的暗红血迹,浑身都在发抖。栓柱只觉得一股热血首冲头顶,肩膀的旧伤仿佛瞬间炸开,疼得他眼前发黑!他猛地扑过去,一把揪住还在狞笑的赵大膀子的衣领,目眦欲裂:“赵大膀子!你他娘疯了?!谁让你动手的?!文哥的规矩呢?!”

赵大膀子仗着力气大,一把甩开栓柱的手,满不在乎地啐了一口:“呸!规矩?啥破规矩!一个穷鬼脚夫,打死就打死了!哭哭啼啼的,听着就晦气!这点破粮食,够谁塞牙缝?”他弯腰就去捡地上那几个沾血的铜板。

“我祖宗!”狗剩再也忍不住,红着眼睛,端着木矛就要往上冲!顺子也哆嗦着举起了手里的柴刀!

“都他娘的给老子住手!”一声炸雷般的怒吼从侧后方传来!

只见铁蛋如同暴怒的独狼,拖着那条残腿,以惊人的速度从林子里冲了出来!他身后跟着脸色铁青的王老蔫!铁蛋手里的莫辛-纳甘枪口,冰冷地指向了赵大膀子的胸口!

赵大膀子再横,看到那黑洞洞的枪口和铁蛋眼中毫不掩饰的杀意,也吓得浑身一僵,手里的铜板掉在了地上。

“绑了!”铁蛋的声音如同九幽寒冰,独眼死死盯着赵大膀子,“把这杂种给老子绑结实了!连人带尸首,拖回寨子!交给文哥发落!”

鹰愁涧顶,寨子中央的火塘边,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雪前的死寂。

火塘里的火苗似乎都被这沉重的气氛压得黯淡了。寨子里所有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被召集到了这里。人们围成一个大圈,目光或愤怒、或惊恐、或茫然地投向圈子中央。

中央的空地上,躺着那个被破草席盖着的脚夫尸体,暗红的血迹从草席边缘渗出,浸染了冰冷的岩石地面。旁边,赵大膀子被捆得结结实实,嘴里塞着破布,跪在地上。他脸上还带着一丝不服和桀骜,但眼神深处,己经透出对张文那沉默身影的巨大恐惧。栓柱、狗剩、顺子、铁蛋、王老蔫都站在一旁,脸色无比难看。

张文坐在他那张厚木板“桌子”后面,低着头,用一块沾了獾子油的破布,极其缓慢、极其细致地擦拭着他那把从不离身的、刃口闪着幽冷寒光的砍山刀。刀刃刮过布面,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在这死寂的环境里,如同催命的鼓点,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没人敢说话。连窝棚里孩子的哭声都被大人死死捂住了。

时间仿佛凝固了。只有寒风在寨墙外呜咽,如同冤魂的哭泣。

终于,张文停下了擦拭的动作。他将砍山刀轻轻放在厚木板上,发出“嗒”的一声轻响。这声音让跪着的赵大膀子猛地一哆嗦。

张文缓缓抬起头。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没有愤怒,没有悲伤,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冰寒。他的目光,如同两道实质的冰锥,缓缓扫过全场每一个人,最后落在赵大膀子那张因恐惧而扭曲的脸上。

“谁动的手?”张文的声音不高,平平淡淡,却像冰冷的铁条抽打在空气里。

“是…是赵大膀子!”狗剩红着眼睛,抢先喊道,“栓柱哥都喊住手了!他还一棒子砸过去!就…就为了抢那几个铜板!”

栓柱痛苦地闭上眼,点了点头。

铁蛋拄着拐,往前挪了一步,独眼里的寒光几乎要将赵大膀子洞穿:“文哥!人证物证俱在!这杂种坏了您的规矩!当众行凶!死的是个穷苦脚夫!家里还有老娘等着抓药!”

赵大膀子嘴里呜呜作响,似乎想辩解,但在张文那冰寒的目光下,一个字也吐不出来,只能拼命摇头,鼻涕眼泪糊了一脸。

张文的目光从赵大膀子身上移开,再次扫视全场。他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令人灵魂战栗的穿透力:

“都听着。”

“咱‘白山义从’的旗,竖起来了。”

“竖旗,不是光为了好看!”

“竖旗,是告诉山下的人,告诉这白山黑水,也告诉咱自己!”

“咱为啥聚在这?是被逼得没活路了!是活不下去了!”

“咱自己,就是从那活不下去的地狱里爬出来的!”

“山下那些走脚的、挑担的、贩点针头线脑养家糊口的穷苦人…”

“他们是谁?”

“他们就是昨天的咱!就是被胡子抢、被官兵逼、被这世道踩在泥里的咱!”

张文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炸雷,震得寨墙上的积雪簌簌落下:

“抢他们?杀他们?!”

“那他娘的和逼咱上山的胡子、官兵,有啥两样?!”

“咱竖这‘义从’的旗,打自己的脸吗?!”

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狠狠砸在众人心上!尤其是那些后来加入、心里或多或少存着“捞一把”念头的汉子,更是脸色发白,羞愧地低下了头。栓柱用力攥紧了拳头,眼圈发红。铁蛋的独眼里,也闪过一丝复杂的认同。

张文猛地站起身,高大的身影在火光映照下如同审判的神祇。他指着地上草席盖着的尸体,声音如同刮骨钢刀:

“看见了吗?”

“这就是坏了规矩的下场!”

“今天,他赵大膀子敢为几个铜板打死一个穷脚夫!”

“明天,就有人敢为了抢粮杀光一个屯子!”

“后天,咱‘白山义从’的旗,就他娘的和‘滚地龙’、‘钻山豹’那些杂碎挂一边儿了!”

“到时候,官兵剿咱,名正言顺!老百姓恨咱,入骨三分!咱脚下这块地,就成了真正的坟坑子!”

他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目光如同实质的寒流,席卷全场:

“立旗,就得立规矩!”

“今天,俺张文,当着所有兄弟伙的面,立下咱‘白山义从’第一条铁规!”

“都他娘的给俺刻进骨头缝里!记进脑浆子里!”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在死寂的寨子里轰然炸响:

“穷苦脚夫、小商贩,只取财,不害命!”

“违者…”

张文的目光如同两把烧红的烙铁,死死钉在如泥的赵大膀子身上,一字一顿,带着刺穿灵魂的杀伐之气:

“三——刀——六——洞!”

“三刀六洞”西个字一出,整个寨子如同被投入了冰窟!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连铁蛋握着枪的手都紧了一下!这是江湖上对付叛徒、惩治十恶不赦之徒最酷烈的手段!意味着三刀扎穿身体,留下六个血窟窿!虽不立刻致命,却痛苦万分,九死一生!更重要的是,这象征着最严厉的惩戒和唾弃!

赵大膀子听到这西个字,如同被抽掉了脊梁骨,彻底在地,裤裆里瞬间湿了一大片,腥臊味弥漫开来。他嘴里塞着破布,只能发出绝望的呜呜声。

“念他初犯,又是为了寨子出卡子,”张文的声音没有丝毫温度,“死罪可免!”

“铁蛋!王老蔫!”

“在!”铁蛋和王老蔫立刻上前一步。

“扒了他的上衣!捆到寨门柱子上!”

“鞭刑三十!一鞭子都不许少!给老子狠狠地抽!让他长一辈子记性!”

“打完,扔进‘苦役洞’!给老子背石头垒墙!背到开春!背不死,算他命大!”

“是!”铁蛋和王老蔫大声应诺,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执行命令的冰冷。

立刻有人上前,将的赵大膀子拖死狗一样拖向寨门。粗粝的麻绳将他赤裸的上身死死捆在了粗大的寨门柱上。王老蔫解下腰间一条浸过水的牛皮鞭,在寒风中甩了个鞭花,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一!”铁蛋冰冷的声音开始计数。

啪!

带着倒刺的鞭梢狠狠抽在赵大膀子厚实的脊背上!皮开肉绽!一道刺目的血痕瞬间爆开!

“呃啊——!”赵大膀子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惨嚎!身体剧烈地抽搐扭动!

啪!“二!”

啪!“三!”

……

鞭子撕裂皮肉的脆响,伴随着赵大膀子越来越微弱的惨嚎,在鹰愁涧顶的寒风中回荡。每一鞭下去,都像抽在在场所有人的心上!那些新加入的、心里存着野性的汉子,脸色惨白如纸,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着,再不敢有丝毫邪念!就连老底子们,也看得心惊肉跳。

三十鞭打完,赵大膀子的后背己经找不到一块好肉,血肉模糊一片,人早己昏死过去,像块破布一样挂在柱子上。浓重的血腥味弥漫开来。

“拖走!扔苦役洞!”铁蛋面无表情地挥手。立刻有人上前,解下软成一滩泥的赵大膀子,拖死狗一样拖向寨子后面专门关押犯错之人的、阴冷潮湿的石洞。

张文重新坐回厚木板后面,拿起那块沾血的擦刀布,又开始缓慢地擦拭他那柄砍山刀。刀刃上的寒光,映着他毫无波澜的脸。

“都看见了吗?”他头也不抬,声音恢复了平静,却比刚才的雷霆更让人心悸,“规矩,就是规矩!”

“坏了规矩,天王老子也保不住!”

“‘白山义从’的旗立着一天,这规矩,就铁打一天!”

“散了!该干啥干啥!”

众人如蒙大赦,又心有余悸,沉默地散去。火塘边只剩下噼啪的燃烧声,以及远处苦役洞里隐约传来的、压抑的呻吟。

寨门望楼上,那面灰白色的“白山义从”旗,在寒风中依旧猎猎作响。旗杆下方,寨门柱子上那斑驳刺目的新鲜血迹,如同一个无声的烙印,深深烙在了每一个人的眼底心头。

第一道山规,用血与鞭痕,刻在了鹰愁涧顶的冻土之上。是束缚,也是生路。是张文为这支挣扎求生的队伍,在黑暗的悬崖边,划下的一道不容逾越的生死线。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bahe-7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