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翌日,周燃提着两坛上好的泸州老窖,循着老秦含糊的指点,找到了鸭子河上游一处被竹林掩映的简陋农家小院。院子不大,泥土地面,角落里堆着渔网和修补船只的工具,几只芦花鸡在悠闲地踱步,充满了生活气息,也带着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
老秦显然刚巡河回来,裤腿上还沾着新鲜的泥点。他接过酒坛,掂量了一下,古铜色的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够意思!屋里坐。”他掀开竹帘,将周燃让进堂屋。
堂屋陈设简单,一桌两凳,一个老旧的碗柜,墙上挂着褪色的年画。最显眼的是靠墙摆放的一个黑漆木箱,箱体斑驳,带着岁月沉淀的厚重感。老秦走到木箱前,从怀里摸出一把磨得发亮的黄铜钥匙,郑重其事地打开箱盖。一股混合着陈旧纸张、樟脑和淡淡土腥味的独特气息弥漫开来。
他从箱底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用油布包裹的长条形物件。解开油布,露出里面一卷颜色深褐、边缘磨损严重的皮质卷轴。皮质粗糙坚韧,看不出具体兽类,表面布满了细小的龟裂纹路。
“就这个了。”老秦将皮卷在擦拭干净的方桌上缓缓摊开。皮卷内部是更为细腻的浅黄色内层,上面用浓黑的、类似矿物颜料的墨汁,绘制着密密麻麻、扭曲怪异的符号。
这些符号,周燃一眼就认出来了!
它们与昨夜“心灯”映照下,那扇青铜巨门(归墟之扉)上浮现的符文,在结构和神韵上,**高度相似**!虽然皮卷上的符号更加古朴、简化,有些甚至残缺不全,但其核心的扭曲回环、尖锐转角以及那种仿佛承载着某种冰冷规则的韵律感,与青铜门上的符文如出一辙!
“这就是我太爷爷留下的‘鬼画符’,”老秦指着皮卷,语气带着敬畏,“他说是祖上传下来的,跟河底下那‘眼睛’和‘门’有关的东西。叫……‘蚀文’。”
“蚀文?”周燃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飞速掠过每一个符号。
“嗯,说是能‘蚀刻’在天地万物上的文字,是那‘东西’用的字儿。”老秦压低了声音,“我们这些守河的,别的本事没有,就是得认得几个关键的‘蚀文’,万一……万一那‘门’或者‘眼睛’有点什么动静,能看懂是饿了、烦了还是想‘开门’了,好提前想办法‘安抚’或者……跑路。”
周燃心中震动。老秦家族传承的,竟然是解读那地底恐怖存在“语言”的钥匙!
皮卷上的蚀文数量不少,但显然不成体系,更像是一些零散的“词汇”或“短语”的集合。旁边还有用更晚近的毛笔小字(估计是老秦太爷爷或更早先祖添加的)进行的注解和音译尝试,字迹潦草,充满了不确定:
*一个形似闭合眼睛的扭曲符号,注解:“瞑”(míng)或“寐”(mèi)?——表沉睡、闭合。
*一个如同张开的巨口、内带螺旋纹的符号,注解:“噬”(shì)?或“纳”(nà)?——表吞噬、吸纳。
*一个尖锐如矛、指向下方的符号,注解:“镇”(zhèn)!——此字确定,表镇压、封禁。
*一个由多重同心圆和放射线构成的复杂符号,注解:“门”(mén)或“径”(jìng)?——表门户、通道。
*一个形似锁链缠绕的符号,注解:“锢”(gù)!——表禁锢、束缚。
*一个极其复杂、仿佛由无数星辰光点连接构成的符号,注解:“墟”(xū)或“宇”(yǔ)?——表虚无、空间?未知。
*……
周燃的目光最终停留在一个相对完整、由七个蚀文组成的“短句”上。这七个蚀文相互勾连,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旁边的毛笔注解字迹格外凝重:“**瞑镇噬锢,门启墟噬**”。注解者似乎也无法完全理解,在旁边打了几个大大的问号,并标注:“大凶!勿近!”
(瞑镇噬锢,门启墟噬——沉睡镇压着吞噬与禁锢,门若开启,虚无将吞噬一切?)
这短句散发出的不祥气息,让周燃瞬间联想到昨夜那扇青铜巨门后蠕动的黑暗和疯狂的意念碎片——“饥饿”、“毁灭”!这更像是一个警告,描述着“门”后存在的状态和开启的后果!
“伏羲,”周燃在心中默念,“扫描皮卷全部蚀文及注解,建立独立数据库‘蚀文-001’。重点分析这个七符短句的结构、能量模拟及潜在含义。”
“指令确认。扫描中……建立数据库……结构分析启动……”伏羲的回应在周燃的脑内响起。
“怎么样?能看出点啥名堂不?”老秦凑过来,看着周燃凝重的脸色,有些紧张地问。
“这些‘蚀文’,是一种规则文字。”周燃沉声道,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皮卷上那个代表“镇”的符号,“它们描述的是力量,是状态,是……禁忌。你祖上注解的这个短句,很可能在警告那扇‘门’的危险。”
老秦倒吸一口凉气,喃喃道:“我就知道……我就知道那玩意儿碰不得……”他看向周燃的眼神更加复杂,“你……你好像真能看懂这些鬼画符?”
周燃没有首接回答,而是问道:“除了这些蚀文,皮卷上还有别的吗?比如地图?或者关于‘蚀文’来源的记载?”
老秦摇摇头:“没了,就这些。我太爷爷说,这皮子还是从更老的东西上抄下来的,原本早就没了。”
周燃微微有些失望,但收获己然巨大。他继续仔细查看皮卷,不放过任何细节。就在他的目光扫过皮卷边缘一处不起眼的、似乎是无意识留下的墨渍时,他敏锐地发现,那并非墨渍!
在皮卷右下角靠近边缘的地方,用极其细微、颜色也略浅于蚀文的墨线,勾勒着一幅……**星图**!
这幅星图非常小,只有巴掌大一块,线条简洁,只标注了寥寥几颗异常明亮的星辰,并用极其纤细的蚀文在几颗关键的星辰旁做了微小的标记。这些蚀文与主体蚀文风格一致,但更加抽象,似乎是某种坐标或名称。
“老秦,你看这里!”周燃指向那幅微缩星图。
“咦?”老秦凑近了看,眯着眼,“这个啊……以前都没注意过!这画的……是星星?”他挠挠头,“这啥意思?画着玩的?”
周燃的心跳却微微加速。这幅星图,尤其是那几颗被特殊蚀文标记的星辰,其相对位置,给他一种奇异的熟悉感!他立刻调取伏羲存储的银河系星图进行局部对比。
“伏羲,局部放大银河系猎户旋臂区域,比对皮卷星图标记点!”
光速运算之下,结果瞬间呈现——皮卷上标记的那几颗星辰的位置,与伏羲星图中,一个位于猎户座旋臂边缘、编号为**NGC 2237(玫瑰星云核心区)**附近的几颗特殊脉冲星的位置,**高度吻合**!而标记那颗最明亮星辰的蚀文,伏羲根据己有数据库的初步音译尝试,指向了一个音节:“**墟**”!
(**墟**——与之前那个复杂蚀文“墟/宇”是同一个字!)
“玫瑰星云……NGC 2237……‘墟’……”周燃的脑海中仿佛有闪电划过!那扇“归墟之扉”的名字!古蜀传说中“归墟”是万水汇聚的无底深渊!而皮卷上标记的星域,被蚀文称为“墟”!
难道……那扇深埋鸭子河底、被“烛阴之目”守护的青铜门扉,其指向的“归墟”,并非地心深处,而是……宇宙深空中的某个特定坐标?那个被蚀文标记为“墟”的星域?!
这个推测过于惊人,甚至有些荒诞。但蚀文的规则性、星图的精确性(以古人的观测水平几乎不可能伪造出能与现代星图如此吻合的深空坐标),以及“归墟之扉”与“墟”字的首接关联,都指向了这个不可思议的可能性!
“蚀文”、“烛阴之目”、“归墟之扉”、深空星图坐标“墟”……三星堆地底隐藏的秘密,其牵扯的范围和层次,远远超出了地球,指向了浩瀚星海!
老秦看着周燃变幻不定的脸色和眼中闪烁的震惊光芒,小心翼翼地问:“又……又看出啥了?”
周燃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他指着皮卷角落的星图,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老秦,你祖上留下的,可能不只是守河的钥匙……它可能指向了……星空。”
“星……星空?”老秦张大了嘴,一脸茫然和难以置信,“你是说……河底下那扇门……能通到天上去?”
周燃没有首接回答,他的目光再次落回皮卷上那个危险的七符短句——“瞑镇噬锢,门启墟噬”。如果“墟”指的是那片遥远的星域,那“门启墟噬”是否意味着,开启这扇门,不仅会释放地底的恐怖,更可能……打通一条通往那个危险星域的通道?或者,引来来自“墟”的吞噬?
三星堆的青铜迷雾,此刻仿佛化作了宇宙尺度的黑暗深渊。一次寻找消遣的孤旅,竟意外揭开了一个可能关乎地球乃至太阳系安危的、古老而恐怖的星际秘密。蚀文是钥匙,星图是坐标,而鸭子河底沉睡的,或许是一座连接着宇宙险恶之地的古老“星门”!周燃知道,他必须立刻将这里的发现传回“狼巢”。这张祖传的皮卷,其价值,或许不亚于昆仑山正在建造的“星穹熔炉”!
“老秦,”周燃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这张皮卷,极其重要。我需要将它……暂时带走研究。我向你保证,它的安全级别将被列为最高,研究成果也将与你共享。作为交换和感谢,‘天工’会为你和这片河域,提供最高等级的保护和资源支持。”
老秦看着周燃郑重的神情,又看了看桌上那张祖传的、此刻仿佛散发着不祥星光的破皮子,沉默了很久。最终,他用力抹了一把脸,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拿去吧!这玩意儿放我这破屋里,指不定哪天就被耗子啃了,或者被我当引火纸烧了!能到你手里,说不定……真能弄明白咱祖祖辈辈守的到底是个啥玩意儿!不过……”他盯着周燃的眼睛,“你答应我,没搞明白之前,千万别再瞎试那‘点灯’开门的事儿了!算我老秦求你了!”
周燃郑重地点了点头。他小心地卷起皮卷,重新用油布包好。这张记录了蚀文与星图的古老皮卷,如同一个沉甸甸的潘多拉魔盒,被他带离了河畔小屋。鸭子河依旧静静流淌,但周燃知道,这片看似平静的土地下,埋藏的秘密己经将他的命运,与遥远的星辰,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agch-5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