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隐秘星轨的独行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2章 隐秘星轨的独行者

 

初十砚湖望星亭的那个拥抱,带着冬日阳光和清冽皂角的温度,以及他胸膛沉稳有力的心跳,像一枚滚烫的烙印,深深烙进了凌羡渔的灵魂深处。

那句“通道现在为你单独开放”,如同最郑重的通关密语,开启了她梦寐以求的、名为“江临渊女朋友”的身份。

然而,这份狂喜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尚未扩散,便被一种秘而不宣的静默迅速抚平。

“暂时,不必公开。”送她回宿舍的路上,昏黄的路灯将他挺拔的身影拉得很长,他的声音融在初春微凉的夜风里,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我的领域,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会影响项目评估和团队稳定。”

凌羡渔满腔的雀跃和分享欲,瞬间被冻住了。她看着路灯下他冷峻而专注的侧脸,那双深邃眼眸里映着理性的光芒,清晰而冰冷地划下了一道界限。

她张了张嘴,想说“谈恋爱是很正常的事”,想说“我们不会影响工作”,但最终,只是低低地“嗯”了一声,将那句“好的,我明白”咽回了喉咙深处,连同那份刚刚升腾起的、想要宣告世界的喜悦。

于是,京华大学的春天如期而至。玉兰花开败了樱花又开,林荫道上绿意渐浓,阳光一日暖过一日。

但凌羡渔的世界里,多了一道无形的、只有她自己能感知到的星轨。她依旧沿着既定的轨道运行:记者团的任务、专业课的学习、偶尔的咖啡馆兼职。只是,轨道旁,多了一个隐秘的引力源。

他们的约会(如果那能称之为约会的话)地点,永远在远离人群的角落:医学院顶层空无一人的天台,能俯瞰整个校园却人迹罕至;图书馆古籍修复室旁僻静的自习隔间,弥漫着陈旧纸张的尘埃味;或是实验楼深夜加班结束后,通往他公寓那条被高大梧桐遮蔽、路灯昏暗的林间小径。

内容也乏善可陈。大多数时候,是凌羡渔带着精心准备的夜宵——有时是“云迹”的招牌三明治和热牛奶,有时是校门外她排了很久队买到的生煎包——去他的实验室或公寓。

他通常在电脑前,屏幕上滚动着她看不懂的复杂数据或分子模型。她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他专注的侧脸,偶尔帮他整理一下散乱的文献,或者只是默默地吃掉自己带来的食物。

他会说“谢谢”,会让她“累了就先回去”,语气温和,却始终带着一种无法打破的距离感。

牵手?屈指可数。拥抱?更是只有望星亭那唯一的一次。亲吻?从未发生。

她像一个忠诚的影子,无声地追随着他的脚步,满足于他偶尔从繁重工作中抽离出来、投向她的一瞥。

他会问她记者团的选题进度,会听她讲老家新寄来的茶叶味道如何,会在她遇到棘手的专业问题时,给出精准而高效的解决方案。

他的关心像精密的仪器校准,落在实处,却唯独吝啬于情感的表露。

只有周熙铖和秦深,还有她的两个死党庄栀蝶、苏浅陌,知晓这隐秘的关系。周熙铖总是挤眉弄眼,拍着江临渊的肩膀喊“渊哥开窍了”,换来对方一个冷冷的眼刀。

秦深则温和地笑着,对凌羡渔说“渊哥就是这样,给他点时间”。

庄栀蝶在电话里尖叫过无数次,恨铁不成钢:“我的宝!你们这谈的是柏拉图精神恋爱吗?连手都不牵?这跟没谈恋爱有什么区别!” 苏浅陌则担忧地问:“羡渔,你真的开心吗?这样……会不会太委屈自己了?”

凌羡渔每次都笑着反驳:“没有啊,挺好的。他很忙,我知道的。而且……这样也挺自在的。” 她努力说服别人,也说服自己。

能站在他身边,以这样的身份,己经是莫大的幸运。她告诉自己,他是江临渊,他的世界本就与常人不同,他的感情表达方式自然也不同。

她爱的不就是他这份专注和强大吗?那些俗套的甜蜜,她不需要。

可夜深人静,独自躺在宿舍的床上,听着窗外风吹树叶的沙沙声,那份被强行压抑的委屈和不安,总会像藤蔓一样悄悄缠绕上来。

看着朋友圈里其他情侣分享的日常甜蜜——牵手的照片、共进晚餐的打卡、精心准备的节日礼物——她的心会像被细小的针尖刺了一下,泛起隐秘的酸涩。

她和他,除了那个秘密的身份,和从前似乎并无本质的不同。她依旧在单方面地付出时间、精力,小心翼翼地靠近,而他,依旧是他世界的中心,只是允许她在边缘拥有一个固定的位置。

半年时光,在实验室的灯光、图书馆的书页、和那条昏暗的林间小径上悄然滑过。盛夏的蝉鸣聒噪起来,空气里弥漫着暑气和离别的味道。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caedb-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