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迷迭茴”究竟是何来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6章 “迷迭茴”究竟是何来历?

 

巳时,苏禾挎着竹篮穿过晨雾,竹篮里码着三层食盒,最底层的腌菜坛口用粗麻布裹着,里头藏着加了 “迷迭茴” 的腌萝卜,表面浮着层暗红油花,散发着令人不安的香气。她特意绕远路经过醉仙楼后厨,听见伙计们正议论李掌柜今早脸色惨白,连走路都打飘。

茶楼二楼临窗的雅间,李掌柜己经候着了。他换了件褪色的灰布长衫,鬓角新添了几缕白发,桌上摆着两盏碧螺春,热气袅袅升起,在两人之间织起一道朦胧的屏障。“苏姑娘今日好雅兴。” 他勉强挤出笑容,目光却紧盯着苏禾手中的竹篮。

苏禾掀开食盒,将蜂蜜糕推过去:“李掌柜尝尝,这是寻了新配方做的。” 见对方犹豫着只捏起一小块,她又打开腌菜坛,酸香混着奇异的辛味瞬间弥漫开来,“还有这个,我照着西域食谱做的腌萝卜,您品鉴品鉴。”

李掌柜的筷子在半空顿了顿,才夹起一筷子萝卜。入口的瞬间,他瞳孔猛地收缩,喉结剧烈滚动。苏禾端着茶盏的手纹丝不动,却敏锐捕捉到对方袖口微微颤抖。“这味儿…… 竟有些像西边军营里的秘制酱菜!” 李掌柜声音发涩,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

“军营?” 苏禾挑眉,茶盏与杯托相碰发出轻响,“李掌柜何时去过西边?我记得醉仙楼的采买,向来只在方圆百里内。” 窗外忽然传来小贩的叫卖声,惊得李掌柜打翻了茶盏,褐色的茶水在红木桌面上蜿蜒,如同一条扭曲的蛇。

李掌柜慌忙用衣袖擦拭,嘴里嘟囔着:“年轻时跟着商队跑过几趟,不过是偶然尝过。” 他避开苏禾的目光,抓起一块蜂蜜糕塞进嘴里,却被噎得首咳嗽。苏禾默默递过茶水,目光扫过对方颤抖的手指,指甲缝里还沾着香料匣的青蓝色粉末。

辞别李掌柜后,苏禾沿着河边往回走。寒风卷起枯叶,在空中打着旋儿。路过村口老槐树时,正巧碰上挎着菜篮的周大娘。老人眯起眼睛打量她手中的竹篮:“丫头,你身上这味儿不对劲儿。”

苏禾心头一跳,凑近低声道:“大娘,您可认得这味道?” 她掀开腌菜坛,周大娘闻了闻,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老人警惕地左右张望,拽着苏禾躲进墙角:“这是‘迷迭茴’!当年打仗时,军需官用它腌制军粮,能让臭肉放半个月不腐!”

周大娘布满皱纹的手紧紧攥着苏禾的手腕:“现在这东西早该绝迹了,除非是从旧军械库流出的货。丫头,你从哪儿弄来的?” 苏禾将李掌柜送来香料种子的事简略说了,老人倒抽一口冷气:“怪不得!城西那座废弃的将军府,听说前些日子总有人半夜进出……”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马蹄声。两匹快马扬尘而来,马上的汉子身着玄色劲装,腰间佩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周大娘脸色大变,一把将苏禾推进路边的柴房:“快躲起来!这些人看着像退役的军汉!”

柴房的门缝里,苏禾看见那两人在老槐树下勒住马缰。其中一人掏出块碎银递给路过的孩童:“见过个拿竹篮的姑娘没?” 孩童指了指相反的方向,两人立刻策马狂奔而去。

待马蹄声远去,苏禾浑身发冷地从柴房出来。周大娘颤巍巍地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拿着,这是我自制的避邪香包。记住,天黑前别回家!” 老人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担忧,“那李掌柜背后的人,怕是比你想得还要可怕。”

苏禾攥着香包,指节泛白。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与老槐树扭曲的枝桠交织在一起。她忽然想起账本上那些被篡改的数字,想起李掌柜见到 “迷迭茴” 时的失态,一个可怕的念头在脑海中成型 —— 醉仙楼恐怕只是个幌子,那些来历不明的香料,那些腐烂的肉,背后牵扯的或许是个庞大的地下交易网。

夜色渐浓,苏禾躲在破庙的神龛后。寒风从漏风的窗棂灌进来,她抱紧双臂,听着远处传来的梆子声。第三声梆子响过,破庙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她屏住呼吸,摸起手边的半截砖,心跳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if0h-3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