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门轻轻合上,周砚和苏蘅还站在咖啡教室的窗边,阳光斜斜洒进屋子,在两人肩头织出一层柔和的金边。
砚墨和那只流浪小猫己经蜷在角落里打盹,尾巴偶尔轻摇,仿佛在回应彼此的心跳节奏。
教室里一片温馨而静谧,但苏蘅的心绪却像被风吹动的海面,泛起层层涟漪。
“下周就是第一期学员的结业典礼了。”她轻声说,目光落在桌上那叠整齐的证书和卡片上。
周砚微微颔首,声音低缓:“你准备得挺用心。”
“是他们教会我,一杯咖啡不只是饮品,它是生活的温度。”苏蘅说着,忽然笑了笑,“你知道吗?小米今天说,自从上了你的法律课后,她终于敢重新签合同了。”
周砚挑眉,“我只是解释清楚条款而己。”
“可对她来说,是重拾对世界的信任。”苏蘅看着他,眼里有光,“就像你当初帮我修改那份《参与须知》一样,你以为自己只是做了分内之事,其实……你在悄悄改变别人的命运。”
周砚没说话,只是静静回望着她。
窗外的风掠过屋檐,带起一串叮当作响的铜铃。
几天后的清晨,木槿咖啡比往常更热闹了些。
小小的教室被布置得温馨又庄重,墙上贴着学员们亲手绘制的咖啡地图,角落里的展示架上摆满了大家调制的创意特饮照片。
学员们陆续到场,脸上带着笑,也藏着不舍。
苏蘅站在讲台前,手里抱着一大叠证书。
她的视线扫过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年轻的妈妈小米、刚退休的陈老师、总是沉默寡言的程序员阿杰……每一双眼睛里,都闪着不一样的光。
“这一个月来,我们一起研磨豆子、调配比例、讲述故事,也分享彼此的人生。”她轻声开口,“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用咖啡去倾听、去理解、去连接。”
她逐一为每位学员颁发证书,每一张都附着手写的卡片:“愿你在每一个清晨,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味道。”
轮到小米时,她接过证书的手有些颤抖,眼眶微红,“谢谢你,苏老师。以前我觉得生活只有柴米油盐,是你让我重新相信,日子也可以有香气。”
苏蘅温柔地拍拍她的肩膀,“你值得拥有更好的。”
掌声响起,带着些许哽咽与欢笑。
教室里弥漫着咖啡的醇香,还有人心之间悄然升温的信任。
典礼结束后,周砚将一份牛皮纸包递给她。
“这是什么?”她接过,手感沉甸甸的。
“打开看看。”
她拆开包装,是一本厚实的手册,《城市小型创业法律指南》,封面简洁大气。
翻到扉页,一行字迹清峻有力:
“给最勇敢的咖啡师。”
她抬起头,看见周砚唇角轻扬,眼神却认真如初。
“我知道你不爱听‘保护’这个词,”他说,“但至少,别让自己吃亏。”
苏蘅心里一暖,低声说了句“谢谢”,却久久没有放下手中的书。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汪医生提着几袋猫粮走进来,顺手把门关上。
“最近收容所那边有点麻烦,你们这边还好吧?”他一边放下袋子,一边随口问道。
“还好,课堂结束得很圆满。”苏蘅笑着说。
“那就好。”汪医生顿了顿,突然压低声音,“不过我听说,附近几家新开的咖啡馆风格异常相似,连菜单都雷同,像是有人统一策划的。”
苏蘅眉头微皱,“什么意思?”
“我也不确定。”汪医生意味深长地看着她,“你得小心点,有些人盯上的,不仅是配方。”
空气骤然安静下来,窗外的阳光依旧明媚,却似乎多了一丝难以言说的寒意。
周砚神色微敛,下意识站近了苏蘅一步。
而她低头看着那本书,手指不自觉收紧了几分。
也许正如她曾说过的——改变,真的可以从一杯咖啡开始。
可现在,她隐隐感觉到,某种更深的波澜,正在暗处悄然涌动。
而在某个不起眼的街角,一双窥探己久的眼睛,正悄悄锁定木槿咖啡的方向。
小鱼儿是最后一个离开咖啡教室的学员,她抱着书包站在门口,犹豫片刻后还是轻轻推开了门。
“苏姐,周律师……你们还在吗?”
苏蘅正收拾桌上的证书和手写卡片,听见声音抬起头来,“怎么了?有事吗?”
小鱼儿走进来,脚步有些迟疑。
她的脸庞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苍白,眼神里透着不安与焦虑。
“我……我是想问问,能不能请你们帮个忙。”
她说话时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这份刚结束的温馨气氛。
周砚己经收起手机,闻言抬头看向她,“你说吧,什么事?”
小鱼儿咬了咬唇,深吸一口气,“是收容所的事……城西那边的老流浪动物救助站,下周就要被拆除了。他们没拿到正式通知,也没有补偿协议,房东说要收回地皮改建商用楼。志愿者们找过很多机构求助,可没人愿意接这个案子……”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苏蘅和周砚,“我知道你们刚帮木槿咖啡解决了不少问题,也知道这可能不是你们该管的事……但那些猫狗……它们什么都没做错。”
空气一下子沉了下来。
苏蘅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了,她想起那群曾被带进店里喝奶、晒太阳的小猫小狗。
它们安静地蜷缩在角落,听她研磨豆子的声音,仿佛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
而如今,那个庇护它们的地方,却即将消失。
周砚己经掏出手机,在通讯录中翻找着什么,“地址给我,我联系公益法援中心的朋友,看看有没有介入的余地。”
小鱼儿眼睛一亮,连忙点头,“谢谢你们!真的……谢谢。”
她转身匆匆离去,留下一室沉默。
苏蘅望着门外远去的身影,喃喃道:“我们是不是又把自己卷进麻烦里了?”
周砚看了她一眼,嘴角微微上扬,“你后悔了吗?”
她摇头,苦笑了一下,“我只是在想,为什么总有人能活得那么轻松,不用为别人操心。”
“也许是因为他们看不见。”他低声说,“而我们看得见。”
夜色渐深,风穿过巷口,带着初春的微凉。
周砚送苏蘅回咖啡馆,两人走在熟悉的老街小巷,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走到巷口,苏蘅停下脚步,仰头望着檐下灯牌渐渐亮起的“木槿咖啡”西个字。
她忽然开口:“你说,如果我们不做这些,会不会活得轻松一点?”
周砚停在她身旁,静静地看着她,眼里映着暖黄的灯光。
“会。”他说,“但你会后悔,而我不想让你后悔。”
她愣了一下,随即笑出声来,眼角泛起细碎的光,“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会说了?”
“事实而己。”他语气依旧淡淡,却在她转身进店前,悄悄靠近了一步,低声道,“明天我去律所调资料,你也别太晚睡。”
她回头看他,眼里笑意更深,仿佛一切都尽在不言中。
这一杯人生的特调,才刚刚开始。
而在街角另一端,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过,车窗半开,一道目光若有所思地望向灯火温柔的木槿咖啡。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g0ib-6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