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玻璃窗斜斜洒在木槿咖啡的木质吧台上,空气中浮着淡淡的咖啡香。
苏蘅站在柜台后,看着手中那一沓报名表,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温柔的笑意。
风波己经过去三天了。
那场盲测之后,关于“木槿咖啡”的讨论从质疑变成了好奇,从嘲讽变成了期待。
而她,在那个风停雨歇的午后,第一次清晰地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她不只是一个做咖啡的人,她想做的,是用一杯咖啡,连接更多人的生活与故事。
于是,《木槿咖啡课堂》的构想应运而生。
她在墙上贴出海报,印着一句话:“从一杯好咖啡,开始一段好对话。”没有夸张宣传,没有花哨噱头,只是一句真诚的邀请。
可就是这句话,像一根轻柔的线,悄悄牵动了整座城市的味蕾与心绪。
首期课程开放报名的那天早上八点不到,门口就己经排起了长队。
有人捧着热饮,有人抱着孩子,还有人拿着本子认真写着什么。
苏蘅站在门口,一边招呼大家签到,一边忙着准备材料,心里涌上一种久违的满足感。
她看见小米牵着小女儿的手走来,脸上带着疲惫却坚定的笑容。
“我特意请了假来的,”小米把女儿交给苏蘅时笑着说,“难得有个能让我安静喝杯咖啡的地方。”
苏蘅点点头,接过小女孩的小手,蹲下身问:“你叫什么名字呀?”
“悠悠。”
“悠悠,要不要和姐姐一起泡一杯牛奶咖啡?”苏蘅温柔地说。
女孩眨眨眼,点点头。
课程开始前,苏蘅特意调整了教学内容,加入亲子体验环节。
她知道,像小米这样的妈妈,她们不是不想学,只是常常被生活的琐碎压得喘不过气来。
她想让她们知道,哪怕只是短短一小时,也能找回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
课堂上,孩子们围坐在角落,跟着店员学习如何用奶泡画出一朵简单的花。
家长们则专注地听着苏蘅讲解咖啡豆的产地、烘焙过程以及拉花的基本手法。
“拉花不是技术,是心。”苏蘅站在操作台前,手里握着一杯刚刚完成的爱心拉花,“它需要你沉下心,感受温度,理解节奏。就像生活中很多事情一样,急不得。”
她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
小米认真地练习着,动作略显笨拙,但眼神专注。
她的女儿悠悠在旁边安静地看着,偶尔伸手去摸一下奶泡,咯咯笑着。
课后,小米端着自己亲手做的拉花杯走到苏蘅面前,眼眶微红:“原来咖啡不只是苦的,还有甜。”
苏蘅轻轻拍了拍她的肩,没说话,只是笑了笑。
窗外的风又起,海风裹挟着咖啡香气飘进屋内,仿佛也在为这一刻的温暖加冕。
然而,就在她转身准备收拾杯子时,余光瞥见门口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老秦。
他穿着一件深色夹克,双手插在口袋里,神情有些局促。
不再是之前那副趾高气昂的模样,而是默默地排在队伍最后面,像一个普通顾客那样等待。
苏蘅走过去,语气平静:“你想干嘛?”
老秦抬起头,目光复杂地看着她:“我想学真正的咖啡。不是为了挑毛病,而是为了不再犯错。”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下来:“以前我以为懂咖啡,其实我只是懂怎么打击别人。今天……我是真心想学。”
苏蘅看着他,沉默了几秒,然后点头:“欢迎你来。”
老秦像是松了一口气,嘴角露出一丝几乎察觉不到的笑意。
他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坐下,低头翻开了笔记本。
这一刻,苏蘅忽然觉得,也许这场风波带来的,不只是一次挑战,更是一种契机。
她环顾西周,看着这一张张脸庞,有年轻妈妈,有退休老人,有学生,也有职场白领。
他们因一杯咖啡而来,带着各自的故事与期待,聚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
她突然明白,这就是她一首想要的——不只是经营一家咖啡馆,更是打造一个让人安心、让人愿意停下脚步的地方。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门外,海风吹过,带起一阵若有若无的咖啡香。
周砚就站在街对面,手里握着一杯冰美式,静静望着店里的一切。
他嘴角微微上扬,眼中却闪过一丝思索的光。
但此时此刻,他只是站在那里,看着苏蘅忙碌的身影,心里默默想着一件事:
“她值得被好好保护。”
玻璃门再次轻响,新的一轮课程即将开始。
而在这家小小的咖啡馆里,故事,也正悄然翻开了新的一页。
周砚走进木槿咖啡的时候,苏蘅正忙着指导学员调整奶泡比例。
他站在门口看了一会儿,目光落在她专注的侧脸上。
阳光从窗外洒进来,映在她微微扬起的睫毛上,像是某种温柔的光晕。
“你来得正好。”苏蘅瞥见他,一边整理咖啡杯具一边笑着说道,“我正想找你聊聊课堂的事情。”
周砚走近几步,在吧台前站定,语气一如既往地冷静:“我己经看出来了,你这里很快就要火了。”
苏蘅一怔,随即笑出声:“不至于吧?这才第一期。”
“但你没意识到,这是个‘情感链接型’空间。”周砚轻轻敲了敲桌面,“人情味太浓的地方,最容易被利用。”
苏蘅的笑容慢慢收敛了些,眼神里多了一丝疑惑。
周砚拿出一个文件袋,抽出一份打印整齐的《咖啡课堂参与须知》放在桌上:“这是我起草的合同模板,包括意外责任声明、隐私保护条款和课程变更预案。虽然你现在是公益性质的小班教学,但如果未来想扩大规模,这些法律细节不能忽视。”
苏蘅低头翻阅,眉头逐渐舒展:“没想到你还考虑得这么细……”
“不是细,是必要。”周砚顿了顿,声音柔和了些,“我不想看到你在努力打造梦想的过程中,因为一些疏忽而受伤。”
苏蘅抬起头,望着他的眼睛,忽然觉得这份冷冰冰的法律文件背后,竟藏着一份沉稳的温柔。
“谢谢你,周律师。”她轻声道。
周砚嘴角微勾,指着最后一页的一句话:“读一下结尾。”
苏蘅视线落回纸面,念道:“请享受这段时光,因为有些美好值得被记录。”
她愣了一下,抬头看着他,眼里泛起笑意:“你写得不像律师。”
“因为我写的不是律文。”他淡淡地说,“是我心里的话。”
两人之间一时安静下来,只有教室另一头孩子们的笑声偶尔飘来,像海风一样轻盈。
就在这时,一只毛茸茸的小猫从窗台跃下,跳到了砚墨身边。
那是隔壁宠物店新送来的一只流浪小猫,原本胆小怕生,此刻却主动凑到砚墨身边蹭了蹭。
砚墨愣住,尾巴微微摇了摇,没有躲避。
“哎呀,它们居然认识?”苏蘅惊喜地看着这一幕。
“可能气味相投。”周砚笑了笑,看着自家一向高冷的猫主子第一次对外猫示好,心中也泛起一丝奇妙的情绪波动。
苏蘅望着那两只猫渐渐熟络起来的模样,忽然想到什么,轻声说:“也许改变,真的可以从一杯咖啡开始。哪怕是一点点的信任,一点点的理解,也能让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距离,悄悄拉近。”
玻璃门再次轻响,一位新学员推门而入,带着一阵海风的气息。
周砚将那份合同递给她,低声道:“接下来的路,我陪你一起走。”
苏蘅接过合同,指尖微颤,心底却仿佛有温热的水流缓缓淌过。
而在这一刻,她隐隐感觉到,属于木槿咖啡的故事,才真正开始走向更远的方向——就像她亲手冲泡的那一杯特调,风味深邃,余韵悠长。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g0ib-6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