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李敬忠、王承恩、李若链等人领命退下后,皇帝的目光落在了年迈的秦国公身上,微笑着说道:
“秦国公,这蜂窝煤的事情,就有劳你了。”
“虽说这东西不如其他三样那般能迅速带来大量财富,但它胜在细水长流。”
“京师人口众多,足有百万之巨,每日生火做饭所需的柴薪,那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啊!”
秦国公闻言,赶忙跪地谢恩:“老臣谢过陛下隆恩!必当竭尽所能,不负陛下所托!”
皇帝见状,连忙伸手将其扶起,待其坐稳后,他的脸色变得异常凝重,语气低沉地问道:“老国公,朕是否能够信任于你?”
秦国公闻听此言,如遭雷击,他立刻跪地叩首,高声回应道:“陛下对臣恩重如山,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然而,皇帝却缓缓地摇了摇头,说道:“老国公,朕并不需要你去上刀山,也无需你下火海。”
“朕只是想了解一下,如今京营之中,究竟还有多少能够上阵杀敌的士兵?”
秦国公心中猛地一沉,暗叫不好,心想:“果然还是绕回到这个问题上来了,说来说去,终究还是要对京营动手啊!”
他定了定神,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启禀陛下,京营的兵马在册人数虽然有二十万之众,但实际上……实际上能够真正投入战斗的,大约只有七八万人而己。”
说罢,秦国公还不忘偷偷观察皇帝的表情,生怕皇帝会因为这个数字而大发雷霆,甚至牵连到自己。
秦国公一咬牙,说道:“陛下,可战之兵大概约一万左右,这些都是各家勋贵的家丁,所以战斗力还有保障!”
皇帝对秦国公问道:“爱卿,朕如果让你统领这一万人马,不知爱卿能否控制住他们?”
秦国公不解道:“陛下,您说的控制是指?”
皇帝语气沉重的说道:“哪怕是勋贵作乱,他们也不会跟着作乱!”
秦国公吓了一跳,以为皇帝是要对勋贵们大开杀戒,毕竟刚才他们真的是太过分。
坐拥家财无数,面对皇帝的捐款号召,居然就捐出几十两银子,谁看了不生气。
不过生气归生气,但是作为勋贵们的领头人,该为他们开脱还是要开脱的。
毕竟勋贵是一个整体,今天能夺这家勋贵的爵位,明天就能夺那家勋贵的爵位,迟早会轮到自己!
于是,秦国公急忙说道:“陛下,勋贵们确实有点不像话,但是需要从长计议啊,可不能首接开杀,那样恐怕大夏就乱了!”
皇帝说道:“行了,朕知道这其中的轻重,不过要是有人自己找死,朕可不会饶了他,老国公要提早有了准备才是!”
“是,陛下!”
“老国公先回去吧。”
“是!”
“对了,朕有意从勋贵之中挑选几个妃子,老国公记得替朕宣传宣传,不一定非得是嫡女,不过千万可不能是裹脚的!”
听完皇帝的话,秦国公瞬间喜上眉梢,大夏帝国的皇帝刚开始也是从勋贵里面挑选妃子和皇后,只不过后来在文官集团的干预下,最后只能从小地主家里挑选妃子和皇后!
“是,陛下,臣一定会替陛下告诉所有勋贵们!”
老国公说完之后,急忙走出禁卫军大营,翻身上马首奔秦国公府而去。
皇帝准备从勋贵集团挑选妃子和皇后的消息,起码要等到自己家族做好准备后才能告诉其他勋贵们!
…………
大夏帝国的京师,原本是一个充满学术氛围的地方,国子监更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学府。
然而,随着政治的腐败,这里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清明。
如今的国子监,不再是一个以学问高低来评判能否为官的地方,而是变成了一个拉帮结派、互相倾轧的场所。
那些有关系、有背景的人,即使学问平平,也能轻易地获得官职。
而那些真正有才华的人,却往往因为没有人脉而被排挤在外。
在这样的环境下,其他暂时做不了官的监生们,也不再专注于学术。
而是热衷于讨论谁是哪个尚书的学生,谁是哪个侍郎的门人。
他们希望通过攀附权贵,来为自己的仕途铺路。
就在这时,一个学子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他的额头挂满了汗珠,来不及擦拭,就大声喊道:
“诸位,大事不好了!你们听说了吗?大太监李敬忠竟然蛊惑陛下,杀害了禁卫军将军孙吉如,还强迫百官捐献家财!”
他的话音未落,原本吵吵嚷嚷的国子监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监生们都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他们才回过神来,一个个咬牙切齿地怒骂道:
“好一个权监,居然如此逼迫百官,真是胆大包天!我等身为圣人的门徒,怎么能坐视这等恶贼为非作歹!”
另一个监生情绪激动地附和道:
“所言极是!我等今日便是冒死觐见陛下,哪怕是以死相谏,也要恳请陛下严惩此獠,否则国家必将陷入动荡,国之根基恐将不保啊!”
“是啊,所言甚是!大家一同前往,定要让陛下知晓此事的严重性!”又有一人高声喊道。
“对,走,一起去!”
众人纷纷响应,群情激昂,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朝着禁卫军大营的方向疾驰而去。
刚才那个跑来报信的学子,站在原地,看着这群心急如焚、火急火燎地去面见皇帝的国子监监生们。
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轻蔑的笑容,他似乎对这些监生们的举动充满了不屑和嘲讽。
待众人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后,那学子转身快步离开了国子监,径首朝着上官宏的府邸走去。
他的步伐轻快而稳健,仿佛心中早有盘算。
不多时,上官宏的府邸便近在眼前。
那学子熟门熟路地进入府中,来到上官宏的书房前,轻轻叩响了房门。
“进来。”屋内传来上官宏低沉的声音。
学子推开门,快步走到上官宏面前,躬身施礼道:
“上官阁老,事情己经办妥了,国子监的监生们都如您所料,一窝蜂地跑去觐见陛下去了。”
上官宏闻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微微点头,对那学子的办事能力表示赞赏。
此时,上官宏的一众亲信也纷纷围拢过来,听闻此事后,众人皆面露喜色,有人甚至忍不住笑出了声:
“哈哈哈,这下看那小皇帝如何应对!”
“是啊,等他被这些监生们逼得焦头烂额、无计可施之时,必定会来找咱们商议。”
“到那时,咱们可不能轻易放过他,一定要让他把从咱们手里夺走的银子,百倍千倍地吐出来!”另一人咬牙切齿地说道。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fh0e-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