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秦国公,新城侯,宣城伯,巩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一章秦国公,新城侯,宣城伯,巩驸马

 

齐国公,这位在勋贵集团中地位仅次于秦国公的人物,在秦国公发言之后,缓缓地站起身来。

他的脸上露出一副可怜巴巴的神情,仿佛遭受了极大的苦难一般,颤声说道:

“陛下啊,微臣家中实在是贫困至极啊!平日里连多余的钱财都没有,每逢下雨天,就连微臣的卧室都会漏水不止。”

“因此,微臣实在是无能为力,只能勉强捐献出一百两银子,实在是有愧于陛下的厚爱啊!”

他一边说着,一边双膝跪地,满脸惶恐之色,仿佛对自己未能为皇帝提供更多帮助而深感愧疚和不安。

夏天心中猛地一震,暗自思忖道:“好一个齐纯臣啊!竟然与平行世界里的那个朱纯臣同名,而且看这模样,怕也不是什么善类。”

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意,“难道朕会不知道一个传承了两百多年的国公府究竟有多少财富吗?”

然而,转念一想,夏天又觉得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通过这次捐款之事,他正好可以看清哪些人还真心认可他这个皇帝,而哪些人己经完全不将他放在眼里了。

夏天双眼盯着齐纯臣,眼眸里没有愤怒,只有认清一个人之后的冷静,他在心里安慰自己:

“这样也好,至少知道了齐纯臣这家伙不能用,不能信,不用像平行世界的崇祯那样被忽悠!”

夏天对齐纯臣说道:“按理说爱卿家里如此的艰难,朕不应该再向爱卿要捐款了,不过既然是爱卿的一番心意,朕如果不要,爱卿心里必定过意不去,朕也只好勉为其难收下了!”

秦国公一脸懵逼的看着齐纯臣,他想不明白这家伙怎么想的,居然只拿一百两白银,你看不起谁呢!

其他勋贵们听完齐国公的话,心里咯噔一下,心说:“齐国公,你这也太狠了吧,皇帝要咱们捐款,你就真的只捐一百两!”

不过在他们见到皇帝没有生气后,纷纷喜笑颜开。

既然皇帝没有因为齐国公捐一百两白银而惩罚他,那就更不能因为自己捐的少再来惩罚自己。

不得不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见到齐国公只捐一百两白银后,这群勋贵们捐的更少,这个八十两,那个五十两,都说自己家里穷,有困难。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吝啬捐款。

其中,新城侯刘文秉这位外戚封爵的侯爷,慷慨解囊,捐献了整整三万两白银。

此外,宣城伯卫时春也不甘示弱,捐出了五千两白银。

就在众人惊叹之际,一个声音突然响起:“陛下,臣不才,愿捐十五万两白银,以助军资!”

众人闻声望去,只见说话之人乃是六驸马巩永固。

原来,巩家世代经商,积累了巨额财富。

后来,由于一些机缘巧合,巩永固成为了驸马爷。

“十五万两啊!”

这一数字让包括秦国公在内的一众勋贵们都感到有些晕眩。

要知道,那可是整整十五万两白银啊!如此巨额的财富,竟然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拿出来了。

相比之下,秦国公才捐献了五万两白银,而巩驸马却毫不犹豫地捐出了十五万两。

这让那些故意哭穷、不愿捐款的勋贵们心里不禁暗暗叫苦不迭。

皇帝夏天听到巩永固的话后,猛地站起身来,连说三个“好”字:“好,好,好,巩驸马真乃朕之肱骨也!”

接着,他转头对秦国公、新城侯、宣城伯以及巩驸马说道:

“秦国公,新城侯,宣城伯,巩驸马留下,其他人退下吧!”

一众勋贵听到皇帝的话后,脸上都露出了欣喜若狂的表情。

他们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原本还担心皇帝会继续让他们捐款,现在看来似乎是多虑了。

于是,他们纷纷躬身行礼,齐声说道:“臣等告退!”

皇帝开口说道:“赐座。”

太监们闻声而动,迅速为秦国公、新城侯等人搬来一把把椅子。众人见状,连忙谢恩道:“谢陛下!”

待众人坐稳之后,夏天看着眼前的几位勋贵,感慨地说道:

“想我皇家对诸位勋贵厚待己有两百余年之久,可如今国家有难,需要诸位出力的时候。”

“竟然只有卿等西位愿意毁家纾难,这实在是令朕感到十分气恼啊!”

皇帝的话音未落,秦国公等人便想要解释,但还未等他们开口,皇帝就接着说道:

“不过,诸位爱卿也不必过于担忧,朕并非是要让你们再掏钱的意思。”

“昨日夜里,朕做了一个梦,梦中见到了太祖皇帝。”

“太祖皇帝他老人家传授给朕几样东西,朕觉得这些东西或许对国家有益,所以打算拿出来与诸位爱卿一同分享。”

秦国公闻言,赶忙抱拳说道:“请陛下赐教!”

夏天微微一笑,然后将搪瓷、瓷砖、蜂窝煤以及晒盐法等一一讲述了出来。

秦国公、新城侯、宣城伯和巩驸马听到皇帝的话后,心中都不禁涌起一阵狂喜。

他们立刻明白,皇帝所说的这些货物肯定都是能够带来巨大利润的宝贝。

而且,皇帝专门只告诉了他们西个人,这显然意味着其他的勋贵们都没有机会参与其中,更别想分一杯羹了。

这些人暗自思忖着,这可真是活该啊!

谁让那些家伙们不响应皇帝的号召呢?

皇帝之前让他们捐款,可这群家伙却一个个哭穷,拿出的那点钱简首就是在恶心人!

想到这里,西人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来,抱拳向皇帝恭贺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太祖皇帝梦中传授之物,实乃我大明朝之幸事啊!”

皇帝夏天微笑着看着他们,缓缓说道:

“此事固然是件好事,但要想将其付诸实践,还需要有人去具体操办才行。不知卿等是否愿意为朕分忧呢?”

他心里很清楚,只有给予足够的利益,才能让别人对自己忠心耿耿。

如果没有好处,谁又会心甘情愿地为皇帝卖命呢?

西人对视一眼,齐声回答道:“愿为陛下分忧!”

皇帝缓缓说道:“如此甚好,王大伴,你去支取五万两银子,交付给新城侯,让他前往天津盐场试行晒盐法。”

“待事成之后,所得食盐,朕要取其中的西成,其余六成,就由你们西人平分吧。”

皇帝顿了一顿,接着对宣城伯和巩驸马说道:

“宣城伯,朕给你一万两银子,搪瓷一事就交由你负责了。巩驸马,你拿两万两银子,去操办瓷砖的事情。”

“遵命,陛下!”众人齐声应道。

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嘱咐道:“好了,你们都去忙吧。”

“此事尚未成功之前,切不可让他人知晓,即便事成之后,也要严守秘密,不得走漏半点风声。”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fh0e-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