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秦晋就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4章 秦晋就国

 

朱标在中都完成祭祖大典后,不敢多做停留,星夜兼程赶回应天。因为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即将启程,前往各自的封国就藩了。

回到应天后,朱标第一时间入宫向朱元璋复命。刚巧朱元璋在坤宁宫逗弄朱雄英,朱标向朱元璋和马皇后简要汇报了行程顺利、祖陵安然。朱元璋听后拍了拍朱标的肩膀,语气带着些许赞许:“嗯,一路辛苦,平安回来就好。先去歇息吧,明日再细细说给咱听。” 朱标恭敬行礼告退,朱雄英也请命和朱标同回东宫,朱元璋允许。

回东宫的路上,朱雄英问了中都是什么样子的,朱标笑着讲述了中都的情况。常洛灵得到消息后,在东宫大门等着夫君和儿子回来。一家三口再次相见,朱标左牵媳妇儿,右牵好大儿,步入寝宫,画面说不出的温馨。

翌日,朱标来到乾清宫,将沿途所见所闻,尤其是中都及周边州县的风土人情、吏治民生、卫所军士的勤勉与艰辛,详细地向朱元璋做了禀报。朱元璋听得非常认真,时而追问细节,时而陷入沉思,显然朱标带回来的这些“奏章之外”的信息,对他至关重要。

当晚,为了给即将远行的弟弟们送行,朱标特意在东宫设下家宴。听闻消息,朱雄英也闹着要参加。疼爱孙子的马皇后笑着应允:“去吧去吧,跟你父王和叔叔们好好聚聚,替你皇爷爷和皇奶奶也送送叔叔们。”

东宫正殿灯火通明,气氛却带着浓浓的离愁。朱标坐在主位,朱樉、朱棡分坐左右,朱雄英敬陪末座。常洛灵安排好酒菜就退下了,太子兄弟聚餐,她一妇人在此多有不便。

酒过三巡,朱标举起酒杯,看着两位英气勃勃却即将远行的弟弟,眼神中充满了关怀与嘱托:“二弟、三弟,此番就国,路途遥远,山河阻隔。到了封国,你们便是那里的主君,责任重大。首要之事,务必善自珍重,照顾好自己和妻儿。”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恳切,“北地苦寒,多与江南不同,饮食起居皆需慢慢适应。若有任何难处,无论大小,定要写信告知为兄。”

朱樉性情首率,闻言举杯一饮而尽:“大哥放心!弟弟省得。大哥辅佐父皇,日理万机,更要保重身体。我在西安,定当谨守藩篱,勤练兵马,不负父皇与大哥期望!”

朱棡郑重地说:“谢大哥教诲与关怀。此去太原,必当恪守祖训,亲贤爱民,用心经营,守好北疆。大哥在京中也不宜万事亲办!”

这时,朱雄英嘴里塞着饭菜,嚼得吧唧吧唧响,含含糊糊地说道:“二叔、三叔,你们能不能不走啊?我舍不得你们!你们走了,就没人陪我骑马射箭,没人给我讲凤阳演武的故事了。” 朱标笑骂道:“君子食不言。你小子嘴里包着饭都在说话,对你二叔和三叔也太不敬了吧。”朱雄英边嚼边说:“我是小子,不是君子。”经朱雄英这么一闹,离别的愁绪淡了许多。

朱樉心头一暖,用手轻轻摸了下侄子的头,笑道:“好雄英,二叔是去镇守咱大明西边的门户,那是大丈夫该做的事!等雄英长大了来西安,二叔带你去打猎,看大漠黄沙!”

朱棡也抚摸着朱雄英的头,温言安慰:“雄英乖,三叔是去太原,替你皇爷爷守好北边。你想三叔了,就写信来。三叔在太原给你寻最好的小马驹,等你来骑。你在宫里要好好读书习武,听皇爷爷、皇奶奶、父王和母妃的话,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等雄英学有所成,三叔亲自回来接你去太原玩,好不好?” 朱雄英听着叔叔们的许诺,点了点头,小脸上满是依恋。

看着儿子与弟弟们如此情深,朱标心里感动不己。这场饯行宴,在浓浓的兄弟情、叔侄情和对未来的期许中,一首持续到宫里落钥。

---

第三天,朱元璋正式下诏:秦王樉、晋王棡正式离京就藩。秦王护卫三千七百西十八人,晋王护卫三千二百八十一人。随行的还有王府长史、护卫指挥使、审理正、典簿等各级属官,负责王府日常运作、工程营造、后勤保障的各色人员。对上述所有人员,朝廷都根据其身份、职级不同,给予了不同等级的赏赐,以壮行色,激励其在新藩地恪尽职守。

同时诏书命令:“燕王棣及周王橚、楚王桢、齐王榑还驻凤阳。” 这几位亲王又回凤阳继续锻炼,同时也为后续就藩做准备。

因太子朱标在汇报中特别提及了中都留守将士的辛苦与忠诚,朱元璋感念其功,特下恩旨:赏赐给驻守凤阳各卫所的官兵们数量不等的宝钞和布匹,以示慰劳和嘉奖。这既是对将士的体恤,也是对朱标体察下情的肯定。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f0hc-5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