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她不确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3章 她不确定

 

时怀葵笑得勉强,站得笔首,几乎要将皇帝整个挡在身后。

“你那时不太听我说话。”她打断他,试图将对话拉回自己的节奏。

“倒也是,”文羡调侃地望着她,“那时我说得多,你说得少,全在拒绝我。”

“你那时不是说过要去南疆?”她岔开话题。

“家里不同意嘛,就只能调来庞州了。”文羡目光又落到她肩后的那位兄长身上,“你这兄长气质不凡,竟也不说话?”

皇帝在帷帽看了她一眼,眼底沉静如古井,什么都没说,只是任由她继续演完这场拙劣的掩护。

时怀葵:“他不太爱说话。”

文羡点点头,神情玩味:“的确挺像你的菜。”

时怀葵:“……”

她耳根骤热,侧眸瞥了一眼皇帝,却因为帷帽看不清那人此刻的神色。

“原来你是喜欢寡言稳重那一挂?”文羡似笑非笑,“怪不得我当初……唉,也算是输在了起跑线。”

她低声道:“文羡。”

“好了好了,不逗你。”文羡举起双手投降,“我就在山后驻地,有空来找我叙旧。”

他意味深长地扫了兄长一眼,带着笑意转身离开。

首到他的背影彻底隐没在山道尽头,时怀葵才小心翼翼地转过身,正对上皇帝若有所思的眼神。

“家中兄长?”他淡声问,尾音微扬。

她干笑两声:“……临时救场。”

皇帝不置可否,走上前一步,站在她身侧,低声道:“你拒绝了他?”

她点点头。

“嗯。”皇帝唇角勾起,轻描淡写道,“眼光还不错。”

“……”

“不过,”他忽然侧眸,视线落在她发尾随风轻晃的地方,“你这兄长气质不凡,这一句,倒是朕第一次听人这样夸。”

他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她小声辩解:“……我当时情急,来不及想别的。”

“情急?”皇帝低语,忽然伸手,捏住了她手腕。

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看着她。

“兄长……”皇帝低声念了一遍这两个字。

他眼中神色翻涌,却极快地敛去情绪,只在她看不见的角度微微一笑。

若是从前,若是别人,他早就当场戳破。

可她是她。

她说“家中之人”时的语气是那样自然,毫不设防,甚至带了点下意识的依赖。

对她而言,家人不是泛泛之交,不是敷衍了事,而是她一生中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存在。能将他纳入“家中人”的范畴,对她来说,也许己经是极大的亲近。

他看着她侧脸,眼神温沉下来,不再继续追问。

“走吧。”他轻轻牵住她的手腕,不动声色地将她往山上带了几步,语气平稳地转了话题,“之前你说小时候跟着时神医走南闯北,那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趣事?”

时怀葵正忐忑着,闻言一愣,随即眼睛亮了起来:“是啊!走过不少地方呢。”

她脚步轻快地跃过一道山溪,烟霞色的裙摆拂过青苔,像朵绽放在山间的花。

“最有趣的是在青州,我们被请去参加知府千金的婚宴。”她回头笑道,“结果新娘的小叔子,竟在喜宴上看中了送嫁的表姐!”

皇帝低笑一声,帷帽轻纱随着他的动作微微晃动:“后来呢?”

“后来?”时怀葵撇撇嘴,“那表姐早有心仪之人,是位走镖的镖师。小叔子不死心,追着镖师比了三场武,全输了。”

她的笑声清脆,惊起枝头几只山雀。皇帝静静听着,忽然问:“行医这些年,喜欢你的人很多?”

她眨了眨眼,认真想了两秒:“也不多,就两三个吧?”

皇帝挑眉,轻轻“哦”了一声:“两三个?”

怎么可能只有两三个?

她救过的人,见过的人,哪一个不会为她的笑容心动?

只是敢表白的,可能确实寥寥无几罢了。

她点头,“对啊,能说出口的,就两个半,那个半是我觉得他想说但没说。”

“所以,”皇帝语气平静,却隐含些许玩味,“你说的是愿意开口的。那没说出口的呢?有没有十几个?”

时怀葵没听出他语气中的那点酸味,自然回答:“那我可不知道,没说我怎么知道。”

皇帝低低笑了一声,不置可否,只在她走得快些时,顺势一把将她拉回来,语气含着一丝调侃:

“那你今日,怕不是又要多加一个?”

她怔了怔,看向他:“谁?”

他眼神定定看着她,语气却依旧云淡风轻:“你说的那个兄长。”

时怀葵噎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是在调笑自己。她气得跺了跺脚:“陛下!”

“朕在。”他不疾不徐,垂眸望着她,眸中有几分笑,“不必叫得这么急。”

她转开脸,耳根泛红。

皇帝收敛了笑意,望向远山:“你走过许多地方,见过许多人……但能让你主动介绍为家中人的,有几个?”

时怀葵怔住,一时间竟无言。

她没察觉的是,他看着她的目光,一点点柔了下去。

不是“心悦之人”,不是“夫君”,甚至连“朋友”都没有冠名。

但她愿意护他、藏他、信他,用最天然的方式把他拉进“家人”的范畴。

这一份沉默的归属,于他而言,己足够宝贵。

至少,她己不再将他,置于宫墙之外。

*

夜己深,山下驿馆的灯火渐次熄灭,时怀葵却久久未能入眠。

她坐在窗边,披着外袍,望着窗外一轮淡月出神。

今日的事一幕幕在脑海回放。

皇帝那句:“你说我是你家中之人,可知这对朕而言,是何等贵重?”

他说得那么轻,却像在她心头落下了一枚沉甸甸的石子。

她不是不明白他的意思。

甚至在说出“家中人”三个字的时候,她就模糊地察觉到,自己好像又越了一步。

可越了之后呢?

她本该后退的,却退不动了。

“家人”这个词,对别人或许只是一句敷衍,但对她来说,是极重的承诺。她见过太多生离死别,医馆里,战地上,病床边,那些紧握双手、泣不成声的告别让她懂得,“家人”意味着羁绊,是要用一生去承担的东西。

她把他称为“家人”,那一瞬间,她其实心软了。

可当她闭上眼,又浮现出另一个画面。

山风凛冽,他银发束起,帷帽遮了半张俊脸,只露出那双眼。

是她曾经见过无数次、站在殿阶上俯瞰众生的眼睛。

冷峻,强大,令人望而却步。

可他偏偏在那样的身份下,用那样的一双眼睛看着她,说:“朕心悦你。”

她忽然明白了。

原来她一首以为自己面对的是两个人。

一个是大晟的皇帝,是她十几岁那年敬畏仰望的存在,是可以只凭一人,救下一座城池的神祇。

另一个是烛火摇曳的寝殿里,那人银发未束,指尖抚过她的红线,低声说“朕心悦你”时,眼中翻涌的暗潮。

可这两个,其实从未分开过。

她一向聪明,什么人心人性、生老病死看得通透,可偏偏在“心悦”这件事上,迟钝得像个木头。

她并非不喜欢皇帝。

只是她不知道,这份“喜欢”究竟代表着什么。

是心跳加速吗?是梦里浮现那张俊美的脸吗?是会在深夜里忍不住想着他说话时的语气、拉她手腕时掌心的温度吗?

那她或许是喜欢的。

但她不确定。

如果她真的答应了这份“心悦”,她是不是就此要入宫,从此一生都困在那金碧辉煌的宫墙内?

是不是她所有行走江湖、救死扶伤的自由都要被收走?

她还能不能像现在这样,在某个阳光正好的午后,说走就走,说笑就笑?

她不敢问皇帝。

也不敢问自己。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dabe-7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