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校园里的梧桐叶开始泛黄,风一吹,便打着旋儿落下来。
我抱着书本穿过林荫道,踩在厚厚的落叶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周婷走在我旁边,嘴里叼着一根棒棒糖,含糊不清地说:“哎,文学社招新,你真不去?”
我摇摇头,把围巾往上拉了拉,遮住半张脸。北方的风干燥冷冽,吹得我脸颊发疼。
“可是你文笔那么好,”周婷撞了撞我的肩膀,“上次现代文学课你的作业不是被老师当范文念了吗?”
我没吭声。那篇作业写的是高中时的事,关于紫堇花,关于那篇《写给自己的情书》,关于我们三个人的约定。写的时候,我几乎能闻到南方潮湿的空气,能听见孟瑶的笑声和白梦蝶画笔在纸上沙沙的声响。
“去吧去吧,”周婷拽着我的胳膊往招新摊位走,“就当陪我!”
文学社的摊位前围了不少人。一个戴着圆框眼镜的男生正在登记表格,抬头看见我们,眼睛一亮:“新同学?有兴趣加入文学社吗?”
周婷笑嘻嘻地把我往前推:“她写东西可厉害了!”
我窘迫地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围巾的流苏。男生递来一张表格:“填一下基本信息吧,下周有面试,不过别紧张,就是聊聊。”
表格很简单,姓名、专业、联系方式,最后一栏是“最喜欢的作家”。我犹豫了一下,写下“张爱玲”。
“张爱玲?”男生凑过来看了一眼,笑了,“巧了,我们社长也喜欢。”
我匆匆填完表格,拉着周婷逃离了人群。
面试那天,我差点临阵脱逃。
周婷硬是把我拖到了文学社活动室门口。我站在走廊上,透过玻璃窗看见里面己经坐了几个人,正热络地聊着天。我的手心沁出细密的汗,心脏跳得厉害。
“苏然然?”一个温和的女声从身后传来。
我转身,看到一个扎着低马尾的女生,怀里抱着几本书。她穿着米色针织衫,嘴角挂着浅浅的笑:“来面试的?”
我点点头。
“别紧张,”她推开门,“我是社长林小雨,进来吧。”
活动室比想象中温馨。墙上贴满了手抄的诗句,角落里堆着几摞旧杂志,窗台上摆着一盆绿植,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林小雨给我倒了杯热水,问了些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想加入文学社?平时喜欢读什么书?有没有写过作品?
我的声音越来越小,到最后几乎变成了耳语。她耐心地听着,突然问:“你最喜欢张爱玲哪本书?”
“《半生缘》。”我下意识回答。
“为什么?”
我攥紧了杯子,温热的水汽氤氲在眼前:“因为……里面的人总是错过。”
林小雨的眼睛亮了一下。她没再问什么,只是递给我一本社刊:“下周有读书会,来聊聊?”
回宿舍的路上,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孟瑶发来的照片:她站在广州塔下,比着夸张的V字手势,身后是绚烂的夜景。“广州的夜生活太棒了!”她写道,“下次一定要带你来!”
我笑了笑,正要回复,另一条消息弹出来,白梦蝶的邮件。
附件是一张素描,画的是巴黎圣母院前的广场,角落里有三个模糊的背影,依稀能认出是我们三个。她在邮件里写道:“今天写生时突然想到,如果我们三个能一起来这里该多好。”
我的手指悬在键盘上,不知该怎么回复。说我很想她?说北京的风很大,我总是一个人走在校园里?说我在努力适应,但有时候还是会躲在被子里哭?
最后我只回了一句:“画得真好。”
文学社的读书会定在周西晚上。
我提前半小时就到了活动室,却发现林小雨己经在布置场地。她看见我,招了招手:“来得正好,帮我挂一下这个。”
那是一串手工做的枫叶书签,用红线穿着,在灯光下泛着温暖的光泽。我踮起脚,小心地把它们挂在窗边。
“你上次说喜欢《半生缘》,”林小雨突然开口,“其实我觉得,曼桢和世钧的错过,不全是因为命运。”
我愣住了。
“他们都有机会挽回的,”她轻轻晃了晃手中的书签,“只是谁都没勇气迈出那一步。”
红线从我指间滑落,书签哗啦啦散了一地。我慌忙蹲下去捡,眼前突然模糊起来。
林小雨也蹲下来,递给我一张纸巾:“想家了?”
我摇摇头,又点点头。
“我刚上大学时也这样,”她把书签重新串好,“后来发现,有些路总得一个人走。”
陆续有人进来,读书会开始了。大家围坐成一圈,讨论着《半生缘》里的细节。我缩在角落,听着他们热烈的争论,突然想起高中时周老师念我的作文,全班寂静无声的样子。
“苏然然,”林小雨突然点名,“你觉得曼桢最后的选择是对的吗?”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我。我的喉咙发紧,声音细如蚊呐:“她……只是太害怕了。”
“害怕什么?”
“害怕重蹈覆辙,害怕再次受伤。”我不知不觉提高了声音,“有时候,错过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太爱了。”
活动室突然安静下来。我窘迫地低下头,却发现林小雨的眼睛亮晶晶的。
“欢迎加入文学社。”她笑着说。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
梦里我站在巴黎的街头,白梦蝶在画架前冲我招手,孟瑶举着冰淇淋向我跑来。远处,陈墨站在塞纳河畔,手里拿着一本书,阳光在他的肩头跳跃。
我想喊他们,却发不出声音。
醒来时,窗外己经大亮。梧桐叶的影子投在窗帘上,随风轻轻摇曳。我摸出手机,发现有一条未读邮件,来自陈墨。
只有简短的一句话:“开始降温,记得添衣。”
我盯着这行字看了很久,突然想起林小雨说的话。
有些路总得一个人走。
但至少,在这条路上,我还能收到来自远方的只言片语。
我翻身下床,打开电脑,开始写一篇新的文章。标题是《北国秋叶黄》。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bba00-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