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番外12:if线番外(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7章 番外12:if线番外(完)

 

广州老城区的巷子里,藏着家开了三代的钟表店。谢云琅跟着楚明昭推开雕花木门时,铜铃叮当地响了起来,柜台后戴老花镜的老人正用镊子夹着齿轮,阳光透过天窗落在他花白的头发上。

“周师傅,我们来取修的钟。”楚明昭指着墙角的落地钟,钟面上的航海图纹样己经修复一新。

老人抬起头,看见谢云琅时愣了愣:“这位姑娘看着面熟,是不是来过?”

谢云琅的目光落在墙上的旧挂钟上,钟摆的形状像艘小帆船,来回摆动时像在波浪里航行。“这钟……”她忽然想起当年在岭南商栈的座钟,也是这样的船型摆锤。

“民国时的洋货,”周师傅放下镊子,“机芯是瑞士的,外壳是本地工匠做的,上面的航海图是照着老船长的日志画的。”他忽然笑了,“楚教授说你懂老船,果然没说错。”

落地钟被小心地搬到车上时,谢云琅忽然发现钟底座刻着行小字:“1937年,赠望海兄,愿海不扬波。”“是祖父的钟,”楚明昭轻声说,“他当年在‘海圻号’上用它记时,后来传给了我父亲。”

回去的路上,钟摆的滴答声在车厢里回荡。谢云琅想起当年在“望远号”上,陈默做的沙漏总被海浪晃得漏沙不均,楚明昭就用香来计时,一炷香燃尽,正好是半个时辰。“现在的时间,”她笑着说,“准得没脾气。”

楚明昭把钟摆在客厅的窗边,夕阳透过钟面的玻璃,在墙上投下旋转的光斑。“你看,”她指着光斑里的航线,“从广州到罗马,正好走一圈。”

谢云琅忽然注意到钟摆的背面刻着半块铜镜的图案,和她颈间的吊坠严丝合缝。“周师傅特意加的,”楚明昭转动钟摆,“他说这样‘才算完整’。”

晚饭时,楚明昭做了清蒸鲈鱼。谢云琅挑鱼刺时,忽然想起第一次在岭南吃鱼,楚明昭也是这样,把刺挑得干干净净才放进她碗里。“你总说我笨手笨脚,”谢云琅笑着说,“现在还是没长进。”

“没关系,”楚明昭给她夹了块鱼腹,“我帮你挑一辈子。”

窗外的落地钟敲响了八点,钟鸣里混着远处港口的汽笛声。谢云琅走到窗边,看着钟面上缓缓移动的指针,忽然想起当年在商栈的油灯下,她和楚明昭算完最后一笔账时,正好也是这个时辰。

“楚明昭,”她轻声说,“你说时间到底是什么?是钟摆,是沙漏,还是……我们一起走过的路?”

楚明昭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肩上:“是我们。只要我们在一起,时间就不算流逝,只是换了种方式存在。”

落地钟的钟摆还在轻轻晃动,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随着光斑慢慢旋转。谢云琅看着那圈不断扩大的光痕,忽然明白,所谓永恒,从不是凝固的瞬间,而是像这钟摆,像这航线,像她们紧握的手,在时光里反复印证着——只要方向不变,终会一次次相遇。

夜深时,谢云琅被钟鸣惊醒。她走到客厅,看见楚明昭正对着落地钟发呆,月光透过钟面,在她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在想什么?”谢云琅轻声问。

“在想,”楚明昭回头,眼底映着钟摆的影子,“我们的故事,会不会也像这钟摆,在某个时空里,正被另一个我们听着。”

谢云琅握住她的手,放在钟摆上。木质的纹理带着温热的触感,钟摆的震动透过掌心传来,像极了彼此的心跳。“不管在哪个时空,”她笑着说,“我们总会找到对方。”

钟摆又一次划过最低点,带着惯性向上扬起,像艘正要启航的船,载着满舱的星光,驶向没有尽头的远方。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aifdb-4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